前言
在三國曆史的烈火烽煙中,關羽堪稱一位威震河山的大將,他的武勇和威名令人聞風喪膽。然而,就在這位桃園三結義的英雄背後,隱藏著他自己心中的顧慮與畏懼。有六位大將,讓關羽感到真正的害怕,四人使他難以勝任,兩人更是讓他望而卻步。
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六位讓關羽敬而遠之的大將,揭示他們在三國時期的獨特魅力與過人實力。四人或許已經足以讓關羽感到力不從心,而另外兩位更是在他面前展現出無可匹敵的威勢。這是一個英雄豪傑之間相互制約、權謀智謀的武林傳奇,一個引人深思的關羽內心獨白的篇章。
一、打不過的四大戰神
呂布,不世出的奇才
呂布,身長八尺有餘,膀闊丈二,威風凜凜。他生得目若懸星,螓首蛾眉,雙目電射,有如夜叉。關羽第一次見到呂布時,還是個莽撞的小頭目。當呂布的目光投過來時,關羽只覺一陣寒意襲上心頭,不由自主地輕輕打了個冷戰。
在關羽還是下級軍官時,曾與劉備、張飛一同投奔過呂布軍中。當時的呂布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功力深湛。關羽曾親眼見過他在一百五十步開外射中戟頭上的小枝,箭無虛發,力大無窮。更見過呂布單手舉起四五百斤的巨石來當箭靶射擊,膂力驚人。每每張飛與呂布起爭執時,關羽都極為謹慎,甚至稱呼呂布為“布公”,周旋應對。
直至今日,提起呂布,關羽仍是心有餘悸。因為在他看來,呂布的箭無虛發,力能舉千鈞,神勇無比。就算是換做當世數一數二的猛將,也未必能取勝。何況,呂布性情乖戾,殺人如麻,絕不留情。這讓關羽更加忌憚三分。他知道,如果真與呂布反目為敵,自己怕是難逃一死。所以,關羽對呂布,隻字不提,深自忌諱。
趙雲,出奇制勝的武狀元
趙雲出生於長安縣西,家境貧寒。他從小便過著遊俠般的生活,四處歷練武藝。幼時的趙雲身材矮小,長相併不出眾,常被人嘲笑“美猴王”。但他性情堅韌,自強不息,終成大器。趙雲比關羽小上七歲,正是壯年時期,而關羽也步入中年。這七年的差距,讓二人的體魄狀況有天壤之別。
趙雲擅長運用長槍,槍法靈活萬變。他平生最得意的武功便是自創的“七探龍盤槍法”。這套槍法怪異多變,進可攻,退可守,左衝右突,槍槍到位,勝算極大。關羽使用的青龍偃月刀雖重,但持久戰下,體力和速度終究難敵趙雲。在數次交手後,關羽不免有些忌憚起趙雲來。
再加上,趙雲為人正直仗義,行事光明磊落,深得民心。和性格桀驁的關羽相比,趙雲的人望要更高一籌。這也是關羽忌諱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武藝,還是年輕人更佔優勢;人心,才是戰爭的勝利之本。面對趙雲,關羽難免有些自慚形穢。
典韋,單臂力挽狂瀾的猛將
典韋與關羽同年,卻有著迥然不同的人生經歷。典韋自幼家貧,靠打獵為生。少時的他身材瘦弱,為人沉默寡言。典韋性格堅毅,有勇有謀,從不計較名利。他為曹氏效力多年,屢建奇功。尤其在曹軍淪陷、潰不成軍之時,典韋往往力挽狂瀾,為大軍保駕護航。
典韋的膂力更是讓關羽驚歎不已。他曾單手舉起千鈞重的大旗手持筆直。那旁觀的將士無不大吃一驚,紛紛側目相看。擅使雙戟,左右鐵戟各四十餘斤,旁人甚至舉不動。但在典韋手中卻能將其揮舞自如,威力奇大。
關羽對典韋的武力與膽識都心生忌憚,畢竟自己的青龍刀需要雙手揮舞,很難在力量上與之抗衡。再加上,典韋為人耿直,毫無虛偽做作,也很能獲取部下的擁戴。這種率真坦蕩的性格,也令關羽自嘆弗如。
黃忠,老當益壯的武林前輩
黃忠,字漢升,東漢末年已是白髮蒼蒼的老當益壯之輩。但他弓馬嫻熟,身手敏捷,仍是關羽的心腹大患。黃忠笑口常開,性情爽朗。每每上戰場,都揮舞著他的大破天弓,彷彿返老還童。箭無虛發,力大無窮,讓年輕將士無不側目。
兩人曾在戰場上數次交手,屢屢打成平手。關羽自知在體力和速度上佔優,但在經驗和判斷力上,遠不如黃忠。這位風燭殘年的老者,經年累月的沙場浴血,早已煉就了一身玲瓏戰技。關羽甚至打算使用計謀,設下陷阱打擊黃忠。由此可見,即使體力和速度上暫佔優勢,關羽也無法在技巧上超越黃忠。
對這樣一位老當益壯的前輩,關羽不禁生出幾分慚愧之心。他也漸感大限將至,未來的日子註定更艱難。想到老去之後的光景,關羽再次打了個冷戰。他不禁慶幸,黃忠不是自己的心腹大患。否則的話,自己恐怕活不過明年。
二、不敢招惹的兩員大將
張遼,軍神再世的奇才
張遼生得目光灼灼,雙目光華流轉,神采飛揚。他不但是武藝高強,才能更勝一籌。用兵如神,深謀遠慮,乃曹營之神勇猛將。關羽曾在張飛面前語重心長地說:“不要出戰,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由此可見,關羽對張遼的才能與手段十分忌憚。
在合肥大戰中,張遼以八百人力擋孫權十萬大軍,大勝而歸。使孫權軍心動搖,士氣受挫。人們皆說張遼用兵如神,蓄勢待發便如餓虎撲食,所向披靡。關羽聽聞後不禁暗暗咂舌,自己要是與之為敵,只怕招架不住。
再加上,張遼為人熱情洋溢,料敵機先,深得下屬擁戴。不同於關羽桀驁不馴的作風,張遼的溫文儒雅讓人如沐春風。關羽與之相較,難免有些自嘆弗如。如果真與之反目,張遼那柔中帶剛、威武內斂的作風,定會讓自己難以招架。
馬超,劍術宗師的當世良材
馬超出生於天水冀氏,自幼遍訪名師,博採眾長。他習得一身絕世武藝,尤其擅長劍術,已經稱得上一代宗師。使出一招快如閃電,詭異多變,攻守兼備。由其自創的“出手法”,變幻莫測,難以捉摸。
關羽一度想與馬超較量較量,後經左右勸阻,才打消這個念頭。因為馬超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性格直率,幾無後顧之憂。他年少失怙,家人被殺,一生報仇雪恨。這樣的人沒有任何牽掛,因此極其難纏。一旦敗下陣來,只怕馬超會玉石俱焚,同歸於盡。
再加上,馬超為人熱情奔放,打虎親兄,重情重義,很得民心。不同於關羽的桀驁作風,馬超率真大方,處事光明磊落,也較為受人擁戴。所以關羽也很忌諱自己和馬超比拼人氣。
關羽不願賭上性命,對這樣的對手,只能忌諱。畢竟馬超劍術了得,又為人豪邁,自己很難佔到便宜。唯有避其鋒芒,才是上策。
三、六大戰神,令武聖心生忌憚
呂布、趙雲、典韋、黃忠,四大戰神中的翹楚。關羽自知難敵,對他們既佩服,又忌諱。張遼、馬超兩人才能出眾,用兵如神,更是關羽不敢輕易招惹。六位戰神各有所長,令武聖關羽也無可奈何,只能忌憚三分。
其實人各有所短,關羽也有自己的優勢。只是這六人中的每一位,都可與關羽一戰。甚至是最佳狀態下的關羽,也未必能夠全身而退。武藝天賦固然重要,但武聖之所以成為武聖,更因為他那堅韌不拔、視死如歸的武人精神。正所謂兵不厭詐,關羽之所以成就輝煌,實乃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人生短暫,英雄難過永恆。但關羽那意氣風發、桀驁不馴的精神已成為千古絕響。雖然武聖心中也忌憚三分,但在他最光輝燦爛的時刻,所有敵人都只能仰視,難以企及。關羽一生不甘平庸,追求極致的武道境界。正是這種騰達恢宏的氣勢,讓他成為傳奇,成為史詩。
結語
六大戰神,或強悍,或睿智,或老成,或豪邁。他們令關羽忌諱,也激勵關羽不斷自我超越。沒有英雄的對立面,便無英雄的輝煌。雖然關羽未能戰勝他心中所有的強敵,但他那不屈的武魂,已經超越了生命的界限,成為千古絕響。這就是武聖的精神所在,這就是英雄的頌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