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彭的燦爛筆記
編輯|小彭的燦爛筆記
【前言】
在一直以來的求職大潮之中,鐵飯碗可以說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經久不衰的追求,特別是近幾年的考試人數更是暴漲,競爭激烈。
但是在河北,有這樣一個人的,為了自己的心中的熱愛,放棄了自己擁有的鐵飯碗,用13年學會了一項我國失傳千年的傳統手藝。
在這13年當中,他全身心都放在這個手藝上,焚膏繼晷,在這個世界上都沒有第二個人會,而這項手藝的出現,也讓網際網路時代下的逐漸沒落的實體書籍有了一席之地。
那這一手藝究竟是什麼?它的存在又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呢?
【全世界最美的書:龍鱗裝】
在1924年的時候,清代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在倉皇的逃竄中,他也帶走了一些奇珍異寶,而在這奇珍異寶之中,有一本書。
這本書就是當時唯一的一本龍鱗裝藏書——《刊謬補缺切韻》,這是我國古代書籍的一種裝幀形式。
因為唐朝佛教文化發展蓬勃,為了便於傳播與翻閱,所以僧侶們就會把卷軸裝中註疏的佛經浮簽鱗次粘在底紙上,這就是龍鱗裝的雛形。
再者因為其音韻詩詞文化也盛行,所以在這一形式書籍的音韻檢查上就一場嚴格,而為了檢閱方便,因此當時裝裱的工匠就以長紙做底,把首頁全裱穿在卷首。
從第二頁開始向左一頁一頁貼在底端的長紙上,龍鱗裝就形成了,這樣的形式不僅僅節約了紙張,而且也方便了查閱和讀取。
龍鱗裝的頁面鱗次櫛比,當有風的時候,就會自己隨著風舞動,美不勝收,能隨風舞動的同時也意味著背後造紙和接縫的手藝,不管是從哪方面來說,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比如紙與紙之間的粘合距離需要控制在0.3釐米之內,與底紙的貼上也是這個要求,除了高超的技術之外,其不管是紙質還是書法也都是上乘的。
所以龍鱗裝即使是在當時的朝代也是稀有之物,一般都是皇室用書,或者是用來收藏的,因為對相關的技術要求很高的,所以民間很少有人能夠效仿。
不過在後來的發展過程當中,雖然製作技術很少有人掌握,但是龍鱗裝後來還是傳入了民間,不過是以一種更加簡易的方式。
就是用木棍或者是竹棍來黏連頁面,然後打眼穿線,之後再裝訂,雖然沒有龍鱗裝精美,但至少排序是規整的,這一形式被稱之為旋風裝。
後來在不斷的發展下,旋風裝跟著時代演變發展成為冊裝書,開始盛行於世,龍鱗裝這一精美的技術工藝徹底失傳。
作為中間過度過程的時代產物,龍鱗裝在時代長河當中雖然之存在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但是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從卷軸逐漸演變成冊裝,龍鱗裝在中間節點有著豐厚的歷史價值,而且這一裝幀形式在極大程度上展現了東方神韻之美。
其承載著非常厚重的審美文化,也表徵著當時朝代的審美特點與審美,不過遺憾的是,發展到清朝末期,龍鱗裝也只剩下了溥儀從紫禁城之中帶出來的那本《刊謬補缺切韻》。
【放棄鐵飯碗,80後理工男跨界做書】
但是命運總是無解且神奇的,這一中華文化的瑰寶在歷經了數千年的沉寂之後,再次被撿起來,重回到大眾的視野當中,讓現代的人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底蘊的深厚。
張曉棟與這一傳統工藝的結緣是在2008年的時候,當時他在一本泛黃的古籍當中,看到了其中對於龍鱗裝的描述。
“遇風則靈動翻飛,宛如真龍舞動。”
彼時的他是一位印刷協會的工作人員,這裡的工作安穩,按部就班,沒有意的話,是可以幹一輩子的工作。
但是他卻在這安穩之中覓得一絲乏味,他覺得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他熱愛書籍,因此雖然畢業於航空航天大學,但是他還是毅然決然選擇了進入北京印刷協會。
但是當時的工作環境讓他感覺不到一絲的創造力,而命運的轉折點就在他開啟這本泛黃的古籍的時候,猝不及防到來了。
他為古籍上對龍鱗裝的描述而感到震撼,因此渴望瞭解更多,但是在查閱了諸多資料之後,他卻發現這一古籍裝幀形式只存在於文字記載當中,這項傳統工藝也已經失傳很久了。
於是他心中就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要復原這項工藝,當時現代很少人知道龍鱗裝究竟是什麼,有著怎樣的價值和意義,前路茫茫,困難也是萬重的,但是他依舊堅定地要做第一人。
因為自己對這項技藝也知之甚少,古籍的記載又是隻言片語的,所以他就一個一個去拜訪當時頂級的書籍設計專家和故宮博物院的古籍修復專家,還有中國印後專家以及國家圖書館的版本學家等等。
拿著自己在出租屋當中製造出來的成品,不厭其煩地找他們檢驗,詢問他們的意見,然後再去更改,前前後後廢掉的紙甚至能堆滿整個出租屋了。
他在復原這項工藝的同時還希望能夠給人們帶來新的認知和閱讀體驗,他希望其所展現出來的鱗口相錯的空間是一幅完整的畫卷。
因此在製作的過程中,其頁與頁,頁與底之間的距離就變得更加精細,要求也更高,過程中的設計的50道工序,每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
因此其成功的過程就無限延長,而在這一過程當中,張曉棟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打翻重來,功虧一簣,前功盡棄的時刻也數不勝數,但是他都沒有放棄,對成品的渴望讓他勇敢的堅持了下來。
【獨家中國手藝】
最終在經過長時間的埋頭鑽研之後,他的第一部作品《三十二篆金剛經》終於誕生了,在製作書籍的過程中,他沒有任何的收入,就只能靠餅和鹹菜充飢,捱過一天又一天。
但是對書籍的熱愛讓他覺得這些苦都不叫苦,第一部作品一經展示,就驚豔了世界各地的人,他們震撼於中華文明之美和其蓬勃的生命力,也因此這部作品獲得了中華印製大獎金獎。
就這樣本來以為會在歷史的長河當中逐漸銷聲匿跡的皇家工藝,被張曉棟一槳一槳地送到了現代人的面前,隔著歷史遙遙對望,是時代的交流,與聖賢的對話。
在復原這項工藝的時候,他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做了更貼合現代人閱讀喜好的設計,他在每個頁口處都加入了插畫的片段。
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龍鱗裝的觀賞性,也讓人們欣賞起來更有意思,這是一個絕佳的精妙設計。
後來張曉東又用了四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對紅樓夢的裝幀設計,不過這一作品他採用了一個新的形式,那就是千頁。
這一偉大的作品在他用剪刀不斷的修建下,形成了光影和空間,讓人們感受到了時光的流轉,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到了中華文明之美。
在十幾年的鑽研當中,他的成就也獲得了大家共同的認可,被官方認定為唯一的一個龍鱗裝非遺傳承人。
他也曾先後獲得了2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帶著自己的作品先後在世界各地參加過國際藝術展,驚豔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的人,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偉大選擇】
在談及為什麼會有復原這一技藝的動力時,張曉棟是這樣說的,在當時的時代下,網際網路的發展給實體書籍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
人們能夠在網上更方便快捷獲取到自己想看的東西,但是在他看來,他覺得紙質書的意義遠不止於人們看到的那些。
“書”更是一種空間形式的存在,實體書能夠給人們帶來電子書永遠不能帶來的六識感知的感受。
他不想讓實體書籍沒落,想讓其在時代的更迭當中佔據一席之地,因此選擇了制書,他說書籍的形式會演化,但絕對不會消失,只不過應該用一個新的形態讓其存在下去。
於是在看到龍鱗裝之後,他就知道承載書籍的形態找到了,當然內在的驅動力,肯定還是張曉棟本身對書籍的熱愛。
只有熱愛才能讓人在千難萬苦當中執著地堅持下去,願意承擔其興衰的責任,想看它任時代更迭變幻,只盡情綻放其應有的色彩。
往期精彩連結
讀者、知音、故事會,曾經爆火的雜誌,為何如今卻風光不再了呢?
“8小時睡眠論”是錯的?65歲以後,每天睡多久好?告訴你答案
參考資料:
1、廣東共青團——《他花13年掌握的中國手藝,全世界沒有第二個人會…》
2、央視網——《人物·故事:“復活”龍鱗裝·張曉棟》
3、澎湃新聞——《放棄鐵飯碗,全世界只有他了,把書變成舞動飛龍》
4、央廣網——《千年“龍鱗裝”重現 百米紅樓夢首次驚豔雅昌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