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麻煩手動點選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援和鼓勵,希望能帶給您舒適的閱讀體驗。
世人都知道飛奪瀘定橋是一項壯舉,卻少有人知道瀘定橋本身就是一項壯舉。
這不僅是因為在它表面看起來搖搖欲墜,實則穩定無比,能從清朝存在到如今。
還因為它獨特的建造。
這座一百米的長橋,由一萬個鐵環環環相扣而成,總重量超過四十餘噸,使得來往的許多人紛紛好奇:
在300年前,沒有機械參與的康熙年間,這座橋樑是怎樣建起來的呢?
皇帝有令,奮力建橋
瀘定橋所在的地區,並非人口密集,也算不上富饒,還不是什麼交通要道。
因此,這裡自古就沒有橋樑。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想要渡過大渡河,靠的只有坐船。
奈何,大渡河水流湍急,波濤洶湧,乘船渡河意味著隨時面臨翻船的危險。
不過,考慮到少有人會渡過大渡河,因此這裡長久沒有建橋。
然而,到了康熙三十九年,康熙皇帝平定了這裡的叛亂後,又起了收復藏區的雄心。
這時,大渡河阻擋的就是清軍進藏的腳步。
此時,如果讓士兵坐船渡河,他們還沒順利抵達對岸,遇上敵人,就被河水沖走了好些,實在很不值得。
康熙皇帝一生與人鬥、與困境鬥,志在建功立業,哪裡願意被一條大渡河阻擋進藏的機會?
同時,他又雄才大略,絕非魯莽之輩,不會拿士兵性命開玩笑。
於是,他傳下旨意:要在大渡河上架一座橋樑。
皇命難違,有關官員立刻行動起來,沿著大渡河勘察地形,很快就發現了一處平臺,向對岸凸出。
在那個平臺建橋,能夠使得橋樑跨度得以縮短。
並且該平臺是堅固的基岩,不會發生崩裂、垮塌等現象,將橋樑的兩頭固定在那裡相當安全。
不久後,康熙皇帝就批准了這個選址,接著又定下建設“鐵索橋”的方案,眾人便馬不停蹄開啟了橋樑的建設。
建設瀘定橋,製作鐵索是關鍵。
每一根鐵索由900個鐵環連結而成,建造者在製作期間,既要保證每個鐵環的堅固程度,又要確保它們能緊密相連,還要保證鐵環與鐵環之間大小基本相同。
因此,這座橋的建設難度,堪比如今的超級工程。
為了完成這些工程,建設過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難:本地不生產鐵,甚至沒幾個鐵匠鋪,於是他們就到一百里開外的產鐵地滎經縣煉生鐵、造鐵索,再運到建橋地。
為了保證進度,官府就將能功鐵匠聚在一起,開重價請他們加班加點趕製。
製造過程中,工程質量是官員最關心的問題。
為確保萬無一失,康熙皇帝親自下令:誰鍛造的鐵環,就在上面加上他的名字,方便日後出現問題後,能找到責任人。
有了這種貫穿終身的監督制度,工人們不敢怠慢,打出來的鐵索堅固無比,有一些直到今天仍然能使用,堪稱古代工程的匠心典範。
鐵鏈做好後,如何讓其連通兩岸,成為眾人考慮的問題。
傳說,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叫噶達的年輕壯士站了出來。
此人身壯力大,直接將13根鐵索綁在腰上,划著小船,渡到對岸。
奈何,十三根鐵索的重量,即使強壯如他也難以承受,待鐵索到達對岸後,噶達就因用力過猛直接當場累死。
顯然,這只是一個經不起推敲的說法。
事實上,古人征服大渡河,靠的不是蠻力而是智慧。
當時的做法,具體來說,就是把一根足夠粗的繩子連線兩岸,再穿上短竹筒,依次把鐵鎖送入竹筒內,對岸拉動繩子,鐵鎖自然就劃到對岸去了。
鐵鎖被拉到對岸之後,工匠又花費大力氣把鐵鎖拉緊並且錨固牢靠,橋能承受足夠的壓力,擁有較大的安全係數。
最後是固定鐵索的環節,就是將拉到對岸的鐵索固定在鐵樁上。
這鐵樁又叫“將軍柱”,在它周圍修建有柱石,這些柱石能夠保證扶手鍊之間的的間隔高度。
為了確保安全,柱石之間石塊與石塊的連線也非常考究,專門用糯米、石灰和蛋清等材料粘連。
以上工序完工後,十三根鐵鏈赫然縱貫兩岸。
它們間隙均勻,粗壯有力,將兩岸連在一起,人們又在上面鋪滿板子後,就能自由通行無阻,“天險變坦途”的壯舉就此實現。
教訓慘痛,悉心維護
瀘定橋建成後,經歷時間的侵蝕與風雨的洗禮,逐漸出現破損的跡象。
然而,人們最開始,並不重視瀘定橋的維修,因此吃了大虧。
光緒二十三年間,有10個人像平日一樣,走上瀘定橋,想要通行到對面。
突然,橋面上一聲巨響,一根鐵鏈赫然斷成兩截,眾人一時之間陷入慌張之中。
沒想到,這一根鐵鏈的斷裂,讓整座橋樑失去了平衡。
緊接著,另外的鐵索斷裂響聲一聲接一聲發出。
眾人來不及逃跑,其他8根鏈子就先後斷開了。
當場,十個人,齊刷刷地全部落到河中,在江水的裹挾下全部身亡。
有了這次慘痛教訓,朝廷再不敢大意,就公佈規定要求瀘定橋必須每年小修,將木橋板更換,每三年大修,卸下鐵索修繕維護。
在大修之時,官府會組織人手,將所有鐵鏈拆除,又把一萬多個鐵環分派給各人手,命他們仔細檢查質量,並要求他們對疑似有質量損壞的鐵環必須做好記號。
如果整個鐵索,沒多少鐵環有問題,那麼只更換部分鐵環即可。
如果某根鐵索上損壞的鐵環太多,乾脆再重新做一根鐵索。
在高標準、嚴要求的推動下,瀘定橋再也沒有出現過安全問題。
既要小修,也要大換,瀘定橋的維護堪稱麻煩。
因此,很多人覺得,如果瀘定橋不是鐵索橋、不用拆卸來檢查、不用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維護就好了。
其實,在造橋這個領域,中國有好多經驗,尤其是造石拱橋。
事實上,中國的很多石拱橋,都能夠達到建好一座,能管千百年的標準。
那麼,為什麼不把瀘定橋建成石拱橋呢?
其實,早在瀘定橋的設計階段,就有很多人提出將其建設石拱橋的建議,他們想著能發揮中國代代積累的石拱橋技術經驗,一勞永逸。
奈何,當他們前往大渡河測量橋樑引數時,直接被100米寬的河面難住了。
當時,要想測量橋樑寬度,就必須乘小船往返穿梭在河水之中,一不小心就會發生翻船的危險。
連前期測量都那麼高風險、高壓力,再進行其他步驟的難度可想而知!
相比之下,建設鐵索橋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打造鐵鏈,工人們完全可以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將鐵索打造完畢再送往對岸。
同時,鐵索橋比石拱橋能更快搭建好,能節約很多時間,用時少了,意味著風險大大降低、意味著清軍能早日從此橋通向西藏。
考慮到以上種種因素,鐵索橋的方案脫穎而出並順利完工,見證了中國歷史的鉅變。
飛奪瀘定橋,紅軍顯神威
如果說瀘定橋之於中國歷史的最大意義是什麼,這個答案當屬見證了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1935年5月,國民黨幾路大軍,堵在紅軍前行的各個方向,一度將紅軍逼入絕境。
那時,如果紅軍選擇硬碰硬、殺出一條血路,大機率是打不過裝備精良、人數更為佔優的敵人。
甚至等到幾路敵軍相互靠近,紅軍會落入被包餃子的風險。
此時,紅軍唯一的出路,就是迅速透過瀘定橋,突破到敵人力量最弱的大渡河對岸。
但是,狡猾的敵人看穿了紅軍的意圖。
他們既不想紅軍過橋,又不想將鐵索炸燬,斷絕他們通往其他地方的道路。
因此,他們提前派人將鐵索橋上100米左右的木板,拆除到只剩20米,使得大部分橋面除了鐵索就是光禿禿的,紅軍過河看似變成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形勢緊急,催著紅軍趕緊想辦法,不多久就拿出一個方案:抽出22個先先鋒,直接掛在鐵索上,迎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一邊匍匐到對岸,一邊對敵人進行打擊。
他們後面計程車兵,則抱著木板,抓緊時間就用木板往前鋪路。
戰鬥打響後,前面的戰士一手頂著頭盔、鐵鍋等防護用具,擋在身體前面;一手拿著武器,一點一點往對岸推進。
期間,中彈的戰士掉在湍急的大渡河中,後面的戰士就趕緊補上。
靠著這樣的勇氣和決心,紅軍硬是打敗了敵人,大部隊得以透過瀘定橋,並且北上抗日。
如今,瀘定橋已經由一個交通要道,演變成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而人們,已經不需要像以前一樣,需要走在搖擺的鐵索橋上渡大渡河。
可瀘定橋作為凝聚古人智慧的古蹟,作為紅軍精神的見證地,依然值得人們保護、傳承。
參考文獻
師澤,李榮發.淺析瀘定橋的歷史作用[J].牡丹,2019(1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