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古詩詞和文章成為我們學習的瑰寶。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我們便接觸到了文言文,一直學到上大學都無法擺脫。儘管這些文章短小精悍,只有幾十個字,卻因其拗口難讀而讓無數學生痛苦不堪。然而,當我們瞭解到古人日常交流並非使用文言文時,或許會對這種古老的語言有新的認識。
古人說話和記錄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文言文主要是在記錄之時使用的,尤其是在先秦時期,紙張尚未普及,人們大多使用竹簡來記錄各種事項。這些竹簡需要經過烤、削、編等工序,並非隨手可得。古人對大自然懷有敬畏之心,希望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更多的事,同時也為了讓世人更容易理解。因此,文言文應運而生,往往三五個字就能表達一件事,即便時過境遷,意思也不會發生改變。
在《左傳》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晉景公做了一個夢,算命的人告訴他活不過今年吃新麥子的時間。在新麥成熟之時,晉景公特地將其喊來,並想將這算命的殺了。在晉景公要吃新麥粥的時候,忽然感覺肚子不舒服,上廁所時居然掉下去死了。這樣一個複雜的故事,在歷史上只用了“將食,漲,如廁,陷而卒”八個字進行表達,可謂是言簡意賅。
古人日常交流時,並非使用文言文。以皇帝為例,一國之君的日常說話也是通俗易懂的。據《齊東野語》記載,當時趙匡胤寢宮的樑柱壞掉,需要更換。相關人員就說,要截斷一根巨木,其他的可能不太行。趙匡胤聽到後,直接批語“截你爺頭,截你娘頭”!如此可見,皇帝在一怒之下,也會說髒話。再看看雍正是如何批閱奏摺的,其實也都是大白話,和現在的並無區別。
雍正在位期間,想要將北方的小米拿到南方去賣,田文鏡認為這樣不妥,表示南方人不吃小米,若是小麥或許行得通。不過張廷玉卻說,只有試過才知道,果不其然小米真的沒賣掉。雍正就對田文鏡一通表揚,田文鏡知道後,自然要上個摺子表達感謝。不過雍正的批語真是有意思:“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其實雍正許多批語都是這樣,並且康熙、乾隆也差不多都是這樣,康熙甚至還有錯別字。
由此看來,古人說話也並沒有文言文,只有記錄之時才是這樣。文言文的存在,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古人
的思想和智慧,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沉澱。然而,對於現代人來說,文言文的學習確實是一項挑戰。讓我們共同努力,探尋文言文的奧秘,揭開古人的說話與記錄之間的神秘面紗。各位看官,你見過最難懂的文言文是什麼呢?不妨分享一下你的經歷,讓我們一起感受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