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作家毛姆81歲。
此時,毛姆功成名就,早已是聞名世界的作家,一家報紙正在採訪毛姆,問他喜不喜歡別人給他作傳。
毛姆說不喜歡。
在他看來,這是一種無意義的做法。
所以,他不屑一顧地說:
現代作家的生活本身都是無趣的,我自己的生活必然是乏味的,而我不喜歡跟乏味搭上關係。
事實上,毛姆的一生,與乏味毫無關係,這世間有趣的靈魂不多,但毛姆絕對當之無愧。
01
多年之後,毛姆的作品為他帶來巨大的名聲,同時也為他帶來鉅額的財富,他一個人,就是一個貴族。
他不是靠祖上的榮耀,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成了精神和物質上的貴族。
毛姆出生的時候,祖上三代,都投身法律界,但都是默默無聞,到了毛姆父親這裡,才憑藉自己的才華,將律師這一職業幹得風生水起,還將家傳企業幹得有聲有色的。
這一成功,使毛姆家的社會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863年,毛姆的父親三十九歲,娶了十九歲的妻子,並於1873年生下毛姆。
毛姆的母親,有教養,有個性,還很浪漫。
所以在毛姆的兒時記憶裡,他們一家出行,坐的是私人馬車,閒下來的時候,就看歌劇或者話劇,家裡還經常會開舞會,家裡總是擺放著最新鮮的花,也總有最新鮮的水果。
這些都是大戶人家的日常生活。
等到毛姆稍微大一點,哥哥們全都出去上學了,毛姆一人,獨得父母的寵愛。
可能是上天覺得一切都太好了,所以就給毛姆降下一個口吃的毛病。
這就是毛姆童年唯一的陰影,也是此後很多年,一直困擾著他的東西。
然而,隨著毛姆漸漸長大,母親的身體也漸漸垮了,在他剛過完8歲生日沒幾天,母親就去世了。
原本幸福溫馨的家庭,突然之間就一去不復返了。
毛姆簡直不敢相信,房間裡還有母親的香水味,以至於小毛姆覺得,母親跟以往一樣,只是出去散步了。
不同的是,這次散步,母親再也沒有回來。
母親去世兩年,年邁體衰的父親也跟著去世了,雖然一輩子都在拼命工作,但留給幾個孩子的遺產還不到5000英鎊。
家散了,但毛姆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02
父母雙亡,十歲的毛姆跟著叔叔嬸嬸一起生活。
毛姆的叔叔,是一個刻板嚴肅的牧師,他留著長鬍子,總是面色嚴肅。
他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因此在家裡,總是規規矩矩,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
毛姆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可是他不能反抗,只能接受,因為此時的他,還是一個孩子。
叔叔的牧師宅邸裡,總是氣氛陰鬱,吝嗇的牧師,嚴肅的牧師,總是讓毛姆膽戰心驚。
他嚴肅、木訥、又拘謹,做事死板,不知變通,讓年幼的毛姆背誦他壓根就理解不了的祈禱文。
有次毛姆學著學著就哭了,嬸嬸問他怎麼了,毛姆哭著說:
這些話我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嬸嬸說,這是為你好,然後將祈禱書拿到一邊,也不給毛姆解釋。
而毛姆這樣的行為,讓叔叔大為惱怒。
後來,大概是嬸嬸說服了叔叔,毛姆才得以擺脫殘酷的背誦祈禱文。
在這樣的生活裡,毛姆覺得孤獨。
幸好,叔叔也給毛姆規定了一些消遣活動,他允許毛姆在書房裡看書。
他沒有玩伴,如同和外在隔離了,最關鍵的是,他得不到理解,更得不到關愛。
但他很快就學會了隱藏,他不喜歡讓別人看見自己哭,最關鍵的是,口吃讓他自卑,讓他離群索居,他不想讓人嘲諷自己的殘疾。
因為口吃,他在學校受盡白眼,遭受了很多嘲笑,隨後變得越來越內向。
幸好,毛姆是變得內向,也更加向內,他喜歡上了閱讀。
他知道,與人相處,人們會看到他自身的殘疾,會嘲笑他,但和一本書相處,他會看到自己的豐富。
於是,他拿起書,一讀就是幾個小時,忘我而沉迷。
多年後,毛姆還感慨:
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他很小的時候,就逃進這個避難所,試著和自己的靈魂相處。
世界兵荒馬亂,人們的內心兵荒馬亂,他要在書裡,找到內心的安穩。
上帝為人們關上一扇門,也必然會為他開啟一扇窗。
03
有句話說,投資自己最不費力的方式,就是讀書。
讀書,可以讓我們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讀書,會讓我們的內心更有力量,更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生活,從而去探索生活的種種可能。
最重要的是,讀書,可以讓人看到自由。
在學校,毛姆是一個尖子生,學習優秀,也很有個性。
他想考劍橋大學,就連校長都覺得,他一定可以考上,可是他因為討厭某個老師,就想逃離學校,哪怕因此考不上劍橋,也在所不惜。
“我完全知道要做什麼。我在同齡人裡確實個子小,身體弱,但我腦子靈。”
於是,他退學了。
退學後,毛姆覺得,從此之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然而,現實很快就打臉了。
他滿懷期待地走出去,可是沒有多久,他就像鬥敗了的公雞,帶著一大堆迷茫回到了叔叔家。
他本以為自己已經知道最想要的是什麼,可是走出去後路,他才明白,他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此時,他已經十六歲。
但人生也不能一直這樣荒廢下去,他決定出去留學。
1890年5月,毛姆帶著簡單的行李,到了德國。
此時的毛姆,雖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但他大量閱讀,不斷豐富自己,他一邊學習德語,一邊大量閱讀。
拉辛、司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莫泊桑,這些偉大的作家一個個走進他的生活,他還研讀叔本華的哲學。
他決定寫作。
他寫得野心勃勃,可是作品慘遭拒稿,心高氣傲的毛姆,一把火燒了稿子。
但他並沒有放棄寫作,而是打算曲線救國,他打算進行戲劇翻譯,因為他喜歡戲劇。
在翻譯上,他不選那些高大上的作品,不翻譯莎士比亞,而是去翻譯一些八卦的戲劇。
作家要寫出精彩的故事,一定是因為自己是精彩的,要寫出一本豐富的書,一定是因為自己是豐富的。
04
翻譯也沒給毛姆帶來收益,而他年紀卻越來越大,不得不開始思考,到底應該怎麼生活?
叔叔是牧師,但毛姆知道,自己不適合做牧師,他口吃,還內向,不善於誇誇其談,這一碗飯肯定吃不了。
有人建議說,去學醫,肯定能混一碗飯吃。
於是,迷茫的毛姆,為了這一口飯,進了醫學院。
在醫學院裡,大部分人都庸俗低俗,他們上完課,就開始談怎麼泡妞,談論性愛,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毛姆覺得,自己都一把年紀了,還是一個處男,簡直是丟臉。
為了去掉自己處男的身份,他花了一英鎊,找了一個妓女,破了童子身。
可是事後,毛姆染上了花柳病,不得不偷偷跑去醫院治療。
然而,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常常拿出來向別人炫耀。
有時候,毛姆覺得自己是不正常的,因為他不止喜歡女人,也喜歡男人,他是雙性戀者。
但他總是努力讓自己正常,竭力隱藏自己的同性戀行為。
有次解剖課堂上,他埋怨某條神經的位置不正常,老師石破天驚地說:
正常才是稀罕事。
這世間,太多事情不正常,所以正常才那麼稀罕。
毛姆學醫,只是為了生活,他對醫學並不感興趣,可是短暫的醫師經歷,讓他看到了人性的幽微和陰暗。
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這些經歷對於毛姆來說,就是積累寫作素材。
他隨時都在構思寫作,腦子裡隨時都裝著小說的大綱,還有隨時浮現出來的故事。
想到了,他就寫下來,一頁又一頁地寫。
他如此坦誠自己:
“我寫作是因為忍不住。
看書累了,寫作累了,他就出去找女人,找男人,但他安慰自己說:
“每次回家都和出門時一樣純潔。”
那時候,同性戀不被允許,毛姆得知王爾德的悲劇,他心有慼慼,甚至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因此身敗名裂。
於是,他認真寫作,小心翼翼地隱藏著自己的同性戀行為。
1897年,經歷了無數次退稿,《蘭貝斯的麗莎》終於得以出版。
於是,他打算放棄醫學,專業寫作。
朋友勸他:
“靠寫字吃飯可不易啊,寫作是非常好的事業,卻是非常糟糕的營生。”
然而,想到自己已經出版了一本書,毛姆覺得,其實沒那麼難。
05
離開學校後,毛姆給自己做了大量的計劃。
他想要成名,想要錢,想要愛。
於是,為了找到創作的靈感,他去了西班牙,並且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留著八字鬍,抽菲律賓雪茄,還學彈吉他,看鬥牛,喝酒。
春天,他就帶著手槍,裝著剃鬚刀,去荒原打獵。
幾個月後,他帶著一疊稿子,回到倫敦。
對於物質享受,他不避諱,更不會覺得庸俗:
“我覺得感官需求並不比精神魅力更低階。美酒,佳餚,情慾,我決心抓住一切機會,從社交與交往中獲取滿足。”
年輕的毛姆,性慾旺盛,隨時留意可獵取的物件,他和單身漢拼床睡覺,自然而然地發生關係,他說:
性關係通常是很愜意的。
他的生活,很露骨。
然而,在寫作上,毛姆也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這些露骨的題材,他寫《克雷杜克夫人》,講女性的慾望。
然而,作品完成後,因為寫得太黃,尺度太大,也描寫得太真實,許多出版社都不敢出版。
然而,這本書最終出版後,卻讓毛姆一舉成名,不僅贏得了巨大的名聲,還獲得了大量的金錢。
有評論說:
“如果你害怕直面生活,最好不要去碰毛姆的書。”
小說很成功,可此時的毛姆,一心只想當劇作家,因為劇作家賺錢更快。
他花大量時間進行戲劇創作,可是全都沒有被接受,有人甚至說:
“有人靠寫劇本當然賺了大錢,但是你,小夥子,你不屬於這種人。”
但毛姆不願放棄,他說:
“他不瞭解狀況。我年輕,貧窮,而且有決心。”
是的,他確實很有決心,也很有耐心。
《一個體面的男人》這部戲劇作品,終於為他的戲劇生涯殺出一條血路。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不溫不火,直到戲劇《弗雷德裡克夫人》大獲成功。
毛姆名利雙收。
此時,他終於靠戲劇創作贏得了金錢和名聲,此後,錢財源源不斷地滾進他的錢包,他甚至覺得,以後就當一個劇作家算了。
毛姆成功了。
他的戲劇作品,為他帶來了大量財富,他不無炫耀地說:
兩年寫了四部劇,上演了八部,我覺得自己有權利放鬆幾個月。
他似乎找到了門路,覺得戲劇寫作是很簡單的事情。
“我認為寫劇本的難度被大大高估了,我腦子裡隨時都裝著五六部戲。一個主題浮現出來,它自己就會分出幕和場,每一張‘幕布’都緊緊盯著我。於是,我剛完成一部,第二天馬上就能寫新劇本,這沒什麼難的。”
然而,如果他的人生只是這樣按部就班地過下去,那或許就跟我們無關。
06
毛姆是風流的,也是不甘寂寞的。
有錢之後,他更是到處沾花惹草,也是四處尋歡作樂。
他和不同的女人交往,也有自己的同性戀情人,都是一個個漂亮的小夥子。
他喜歡王爾德說的:
“任何人都無權譴責另一個人的作為,每個人都應該走自己的路,去他選擇的任何地方,按照他選擇的方式生活。”
他在作品中寫女人,如同女性的知心朋友,很多女人甚至將他當成模範丈夫。
他不僅有錢,還英俊瀟灑,十分討女人喜歡。
功成名就後,毛姆突然又想寫小說了。
“我花了幾年時間寫求快的話劇,現在只想到寬廣的小說天地裡自由發揮。”
此時的毛姆,已經決定,一定要寫出一本重量級的小說出來。
說幹就幹,毛姆推掉了其他工作,專心寫作。
這部小說,就是《人性的枷鎖》。
寫著寫著,寫累了,毛姆又寫寫劇本,劇作《卡洛琳》大獲成功,在此道上,毛姆可謂志得意滿。
他不無得以地吹噓說,每週進賬兩千英鎊,錢就像水一樣流進來。
或許小說創作是艱難的,所以毛姆在生活上,可一點不甘寂寞,他和熱戀的情人分手後,轉身就上了另一個情人西莉的床。
西莉是一個有夫之婦,而毛姆與西莉被人捉姦在床,毛姆因此被起訴,陷入一起通姦案。
毛姆不是一個規矩的人,勾引有夫之婦,這還不能讓他滿足,他又勾搭了一個漂亮的小夥子。
《人性的枷鎖》出版之後,作為小說家的毛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部小說,成為毛姆作品裡最具有代表性的存在。
毛姆看到了人性的枷鎖,可這世界,也人人都在枷鎖之中。
07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的生活,一眼就可以看到頭。
然而,毛姆拒絕這樣的生活。
他已經的知名作家,然而,他依舊渴望不同的生活,情報機構找到他,希望毛姆成為國家間諜。
這是一份很危險的工作,毛姆的作家身份,就是很好的掩護。
然而,毛姆答應了。
他積極投入間諜工作,直到身體出了問題,才終止工作,帶著同性情人出去旅行。
這一次旅途,毛姆意外得到了高更生前的一幅畫,他去了高更生前隱居的島旅遊。
後來他靈感迸發,決定以高更為原型,寫一本小說,這就是《月亮和六便士》。
在到處都是六便士的生活裡,他抬頭看見了月亮,無關對錯,只是選擇不同而已。
這本書出版後,毛姆的名聲再次得到擴大,他的財富也跟著上漲,連他之前的作品銷量也被帶動起來。
毛姆一躍成為世界最有名的作家之一。
在《月亮和六便士》裡,毛姆探討了人生的種種可能。
他寫孤獨時說: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裡,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
因此我們只能孤獨的行走,儘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瞭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瞭解。”
他寫人生的選擇時說:
“我承認這種生活(世俗眼中的安穩)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他告訴我們,一個人應該怎樣生活,應該由他自己決定。
對於這本小說,作家蔡崇達(《皮囊》的作者)讀後說:
“這本書(《月亮與六便士》)讓我明白,如果我一輩子不忠於自己內心的聲音的話,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開心。”
08
毛姆賺錢越來越多,名聲也越來越大,可是他的感情生活卻越來越糟糕。
自從當年被人捉姦在床,毛姆迫不得已,娶了西莉。
可是他和西莉,壓根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西莉庸俗,不理解毛姆,她在意物質享受。
最為關鍵的是,她花錢無所節制,沒有錢,就偷偷變賣各種東西,就連毛姆最愛的書桌,也被西莉變賣了。
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淡,夫妻關係名存實亡。
各種不理解,讓這段關係終於走到了盡頭。
再說毛姆,他也不是一個可以在感情裡安身的人,成名之後,他總是帶著年輕漂亮的小夥子,其中有一個,就是傑拉德。
傑拉德跟著毛姆的時間最長,他跟隨毛姆出國旅行,充當紐帶為毛姆結交其他年輕漂亮的小夥子,然後將這些人帶到毛姆的床上。
這樣的生活,讓毛姆很享受。
他覺得自己需要性關係,需要大量的性生活,這讓他感覺愉快。
他和男友看春宮圖,看到圖上的男女以傳教士的體位做愛,毛姆感嘆:兩個男人不能這樣做愛,真是可惜!
他不避諱自己的慾望,他也不斷寫作。
可年紀越大,他也越發喜歡安靜,他徹底結束了劇本創作,只寫自己想寫的。
有人批評他的作品缺乏原創性,不夠深刻,也缺乏洞見。
毛姆說:
我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我從來不假裝自己說別的什麼。
一個講故事的人,故事講完了,深刻簡單,讀者自行理解。
09
年紀越大,毛姆也開始審視這世間的規矩和束縛。
到了七十多歲,他決定寫一本不規矩的書。
此時的毛姆,功成名就,有花不完的錢,名聲也越來越大,他寫作,也不用在意別人怎麼看,而是寫自己想寫的。
小說初稿完成時,毛姆說:
“寫這本書帶給我極大的樂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覺得這本書是好是壞。我終於可以一吐為快,對我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本小說,就是《刀鋒》。
在《刀鋒》裡,毛姆審視了這世間的很多規矩,人們對婚姻的看法,對人生的看法,他寫了一個特立獨行的年輕人拉里。
拉里不願意與世俗苟同,他想要尋得人生的意義,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可是,他的未婚妻因為他不好好工作離開他,他身邊的很多人,都因此而看不起他。
但拉里不為所動,他最終散盡自己的財產,不顧一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無論如何,他也不願出賣自己的靈魂,他都不願意過自己不想過的生活。
1944年,《刀鋒》出版。
裡面有句話說:
“男人就該工作,這才是人生的目的,也才是造福社會的方法”
這也是世俗的認定。
可就像魯迅那句驚天發問:
從來如此,便對嗎?
但規矩就是規矩,規矩不一定是對的,但一定可以壓迫他人。
毛姆在《刀鋒》裡說了一句話:
人生如果不想隨波逐流,就等於是一場豪賭,失敗的人不勝列舉,成功的人寥寥無幾。
然而,失敗又如何,成功又如何?
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一種成功。
如果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算獲得了成功,也是一種失敗。
10
1946年,毛姆設立了毛姆獎,這個獎項針對年輕作家,鼓勵資助他們旅行創作。
1948年,他的最後一部小說出版,此後,毛姆雖然筆耕不輟,但主要是寫回憶錄和文藝評論。
他必須寫作。
毛姆說:
“寫作就跟喝酒一樣,養成習慣容易,戒掉可就難了。”
但他感覺自己似乎有些江郎才盡,於是悲哀地感嘆:
“我明白,當年的才華已經不在了,我不再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作家,我很孤獨,人物都離你而去了。”
他甚至說:
“寫作於我是一種病。”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毛姆不斷琢磨關於死的事情,甚至在思考自己可能會以什麼方式離開。
1965年,91歲的毛姆去世。
他想不到自己死的方式,但他活著的方式,卻如同一盞燈。
回首毛姆一生,若以世俗道德論之,毛姆是同性戀,對婚姻也不專一,或許是很多人眼裡的敗類,就像《月亮和六便士》裡的畫家主角,中年拋妻棄子,只為追隨夢想,很多人也覺得,這人簡直是敗類。
可是人生不是一條軌道,那我們何必用一條標準去要求別人?每個生命都是一朵花,這朵花拼命想要綻放,可是很多人卻將它折了下來,讓它還未綻放就開始枯萎。
這實在是一種悲劇。
於今這個人們喜歡規規矩矩的時代,毛姆最起碼告訴了我們,人還可以這樣活著。
11
毛姆如同一個人生導師,指引我們去探索生命的種種可能。
在《月亮和六便士》裡,他告訴我們,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刀鋒》裡,他告訴我們,不要出賣自己的靈魂,要去跟隨自己的靈魂。
關於人生迷茫,他會鼓勵你:
事情糟到無可再糟的地步,我想總還是有路可走”;
“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過一大片乾旱貧瘠、地形險惡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現實世界。”
對於愛情和女人,他說:
女人對一個仍然愛著她、可是她已經不再愛的男人可以表現得比任何人都殘忍;她對他不只不仁慈,而且根本不能容忍,她成了一團毫無理智的怒火。
如果一個男人無力博得一個女人的愛,那將是他的錯,而不是她的。
對於人生追求,他會說:
我認為一個人能夠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自我的完善。
人生有兩寶,一是思想自由,二是行動自由。
關於生活,他會說:
等你年事稍長,就會發現,要使世界成為一個尚可容忍的生活場所,首先得承認人類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
人,不是一個定式,而是一種種可能。
對於有趣的人來說,生活從來不是用來忍受的,而是用來創造的,他們會將生活創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遺憾的是,對大多數人來說,生活就是用來忍受的,而他們已經習慣了忍受。
然而不管怎樣,如果你是有趣的人,就請你去開創有趣的事業,以夢為馬,義無反顧。
最後,祝所有朋友新春快樂。
文|不有趣靈魂&素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