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民法典規定,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封建時代的男人是可以有很多妻子的,但是她們的地位和用途各不相同。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妻”與“妾”都是男人的妻子,地位卻是不平等的。
三妻四妾 非為享受
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
意思是堯命令兩個女兒嫁給舜,又令九個兒子服侍舜。
從這條記載可以看出,在尚未形成封建王朝的年代,我國已經有了一夫多妻制的情況。
堯是當時的人皇,他聽人說舜孝順,可以接手自己的皇位,所以將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他,這兩個女兒就是娥皇女英。
這婚姻更像是一種契約,是一種權力交接的信物。
在此後的很多年,婚姻對於上層階級來說,意義一直如此。
不過因為權力而結合的婚姻似乎產生了愛情。
舜繼承皇位後,死在了南巡的路上,娥皇女英找到了舜被埋葬的地方,那裡長滿了翠綠挺拔的竹子。娥皇女英抱著柱子失聲痛哭,最終哭死在竹下。
竹子身上沾染滿了娥皇女英的淚痕,被後世人稱為湘夫人。
說起來,當時堯的兩個女兒嫁給舜帝時,是沒有妻妾之分的,屬於一夫二妻的情況。這種平等的雙妻關係在歷史上被稱為“平妻制度”。
真正的妻妾制度始於周代。
周朝,封建社會已經很成規模,人與人之間也愈發被劃出了明晰的三六九等,即使是在家庭之間。
周天子和各位王侯都有很多的女人,這些人不能被統稱為妻子,便被分成了不同的品級,這在《周禮》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和安排。
不過,大部分的王侯都只有一個地位最尊貴的正妻,其他的女人都要聽從正妻的指令。
等到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人類的慾望被戰爭放大,有一些人就開始不遵從周禮了。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是其中的翹楚,他娶了三個妻子,是“三妻四妾”的原型。
後宮無數 色慾燻心
齊桓公這個人生來好色,後宮中納了無數妃嬪。
正妻有三人,妾室有六人。
由此可見,古代人並不只是可以三妻四妾,而是可以擁有很多妾室。
齊桓公的這三個妻子分別是王姬、徐姬和蔡姬。能夠在齊桓公的後宮中成為正妻的女子自然出身不簡單,王姬是周王的女兒,徐姬是徐國公室之女,而蔡姬則是蔡國蔡哀侯的妹妹。
可見,齊桓公雖然色慾燻心,內心卻很精明,並沒有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
他娶的這三位妻子都是有利於自己籠絡權力的,周王、徐國、蔡國,三個妻子背後是三方勢力。
不過,這三個妻子都沒有為齊桓公傳承後代,他的六個妾室反倒給他生了很多孩子。
長衛姬和少衛姬都是衛國公室之女,給他生下了無詭和元兩個兒子。鄭姬是正國公室之女,生下來兒子昭,此外還有葛國、密國、宋國公室之女,都各自為他生下一個兒子。
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代權貴納許多的妾也不止是為了美色,還為了傳承後代。
不過孩子太多也有煩惱,齊桓公死後,齊國的諸位公子們開始兄弟相殘,爭奪王位,甚至顧不上安葬父親的屍體。
最終,公子無詭做了王,將已經暴屍六十七天的齊桓公裝殮入棺。
但是公子昭找到了宋襄公,聯合其他諸侯攻打齊國,這場戰爭持續到了第二年八月,公子詭被殺,公子昭成為齊國國君。
停靈了一年多的齊桓公才終於可以入土為安了。
古人常說多子多福,權貴們為此娶妻納妾,生下很多孩子。
可是,倘若不好好教化孩子,他們日後成長為沒有出息的人,只會啃食父母、坐吃山空,那多多的孩子簡直就是多倍的災難。
不知道齊桓公在九泉之下可否明白這個道理。
妻妾制度 階級分明
雖然現代人常說古代人有三妻四妾,但在古代,像齊桓公這樣荒唐的人畢竟還是少數。一般來說,即使是皇上,也只有一位皇后。
從漢唐開始,妻妾的制度一直不太穩定,雖然一般規定妻子只有一個,但是對妾室數量的要求一直在變。
唐高宗時期,曾經頒佈了《永徽律疏》,在《戶婚》這篇規定,男子有妻子還要再娶是要判刑的。可見,封建王朝時期,維護的不是一夫多妻制度,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不過大多數尋常人是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娶多位妻妾的,在周朝時期,關於各個階級的人可以納幾個妾就有嚴格規定。
經歷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後,封建王朝又重新拾起了對人的管束。
漢代規定,對朝廷和國家擁有特殊貢獻的人可以納八個妾室,其他人納妾就是一種僭越。大多數官員只有一妻兩妾,而平民百姓一般是沒有資格納妾的,只能娶一個妻子。
畢竟對於封建時期,女人意味著生育後代,也是一種資源,倘若所有男人都納妾,那麼必然會有一部分男人有很多妾室,而有一些男人一個妻子都娶不到,這會造成社會混亂、人口減少,這是統治階級不允許的。
直到元代開始,普通男人也有了納妾的權力。
明朝時期,對於各個階級的男人納妾的數量又有了較為嚴格的規定,親王級別的可以納妾十人以下,郡王和世子則只有四個妾室的名額,普通人依然不可以納妾。
在封建王朝時期,一夫多妻制既是對女人的壓迫,也是對平民的壓迫。當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時,女人被劃為資源,又被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便是赤裸裸的壓迫。
好在如今國家人人平等,無論是一夫多妻還是三妻四妾都是違法的。婚姻也不再是權力締結的工具,而是愛情的歸宿。
此後便是海晏河清、萬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