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一段呢,徐遊說這個東西的外在的名號,我是不在乎的,對於我來說是沒有用的。
下面呢我們看:“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就說生活在這個樹林中的小鳥啊,他在森林之中需要一個巢穴,就是一個樹枝而已,你給他一大片森林,他也不需要那麼多東西。鼴鼠呢去河邊飲水,也不過是喝飽自己的肚子就行了。
透過這兩點,徐由又進一步地拒絕了堯,告訴堯帝,他自己個人的慾望沒有那麼大,沒有那麼大的貪慾。從這一點更加告訴堯帝自己,不是那種特別膨脹自己慾望的人。透過這樣去告訴堯帝,自己不會接受他這種禪讓的皇帝之位。
緊接著:“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透過這之前的兩點的拒絕,就告訴堯帝“歸修乎”這一種。跟這個現存最早的郭向所註解的,他把後面的君放到 “歸修乎”之後,斷到了前面,這是不對的。因為“歸修乎”就已經完全形容了它的意義,就說你走吧,你回去歇吧。“君虞無所用”,你給予我的這種名號,以及這種東西,對於我來說我沒用。而且我還沒有貪慾。
下面,再進一步地去否定堯帝的這種禪讓。是怎麼否定的呢?他還評論了一下,天下呀,就像《老子道德經》中容一樣來形容,是“治大國,若烹小鮮”,天下就像去炒一盤菜。“人雖不治庖”世上的人呢,即使呢很難去把這盤菜炒好,去治理好這一盤菜,即使是治不好。“尸祝”,主持古代主持這種祭祀的主持人,“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樽俎”在這裡很重要,樽俎呢就是擺在貢案上的酒和肉,在古代祭祀上所用到的祭祀用品。這個越用的很形象的,主持這種祭祀的主持人,他不能自已跳到這個供案上去,當祭祀的酒肉啊,更進一步告訴堯帝,自己不會去做皇帝。來更加的否定了我們堯帝的邀請。
整個最後一句話的斷句,和之前郭向所作註解的斷句,是完全的不同:
“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他整個的這一段話,在他之前的註解之中,所形容的那種意境,跟原文逍遙之意無關,更與徐由去拒絕堯帝更無關。只有透過這樣的斷句,他有且只有這一種,才能正確的形容許由的想法,無論是前文和後文的呼應,以及這個這個多重的反問。這個“越樽俎”在這個古書中出現過很多次,很多的後人都沒有整明白它的意義。這個“越尊祖”整個的意義,必須得符合許由,去拒絕堯帝,而不是現在後人所謂的各種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