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什麼都能找到“電子版”平替。
從在短影片裡雲養寵物,到在虛擬遊戲裡雲養娃,主打的就是一個花錢找精神寄託。
堪稱賽博朋克版的畫餅充飢。
最近的網際網路上,又誕生了新的“雲”種類。
這次,命運的指標指向了“電子爸媽”。
他們透過第一人稱的視角,透過螢幕將你重新帶回到童年,陪伴你一起做一些生活中很常見的小事
不曾有過“完美”童年的網友,似乎在網路上用另一種方式圓夢了。
“原來和父母一起逛超市,是這種感覺。”
被父母無條件寵愛,
是種怎樣的體驗?
博主@和女兒分享日常 走紅,其實是一場意外。
他們只是對著鏡頭說了一些誇讚和關心的話,卻收到了幾百萬人的點贊。
一聲聲“寶貝”和一句句“女兒”,對於網友來說,簡直就是一顆顆“催淚炸彈”。
當你在生活上受到委屈,不開心的時候,他們會說:
“你每天開心地笑,你媽媽才會開心一點。”
“只要我女兒幸福,爸爸媽媽也就幸福了。”
當你考試沒考好,猶猶豫豫不敢回家時,他們會說:
“不管考沒考好,都要回家嘛。”
“你考不好,還不要爸爸媽媽了啊。”
不僅如此,為了安慰你,他們還會帶你去買可愛的包包,回家也給你準備了一份驚喜——一架電鋼琴。
“但是玩歸玩,不能把學習忘記了哦。”
當你工作求職不順心,對人生開始感到迷茫時,他們會說:
“工作找得不太順利的話,老爸養你。”
“你倆換衣服,爸爸請你吃最好吃的烤肉,你最愛吃的烤肉。”
他們會帶你逛超市,像小孩子一樣把你放在購物車裡,給你買各種花花綠綠的小零食。
會坐很久的車,從他們的城市奔赴到你的城市去看你,怕你冷給你帶了棉襖,買了你最想要的粉色尤克里裡。
下班回到家,他們會做好你最喜歡的飯菜等你。
當你把朋友帶回家時,他們也會給足你面子,尊重你和你的朋友,甚至買回了漂亮的小蛋糕。
在他們的影片裡,你永遠都感受不到戾氣。
無論發生什麼事,他們總是儘可能地站在你的角度看待問題,會笑著跟你說沒關係,無條件地給你撐腰。
除此之外,這對爸爸媽媽的感情也很好。
他們常常一起跳當下流行的可愛舞蹈,會在影片結束的時候說要去約會,爸爸會在媽媽生日的時候準備驚喜。
也會鬧彆扭,但爸爸會一直很耐心地哄媽媽,直到把她哄好。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日常,對很多網友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網際網路上的“雲父母”試圖修補好童年破碎的陌生小孩。
“不敢想象,我要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能有多樂觀。”
“我是什麼很值得的人嗎?”
“我像只路邊的流浪狗突然莫名其妙被抱起來親了一口。”
在“電子父母”這裡,他們似乎想要告訴每一個小孩:
你很值得。
被困住的孩子和掃興的父母
前段時間出現了一個年輕人都很能共鳴的詞:掃興父母。
考了99分會責怪你為什麼沒能拿到滿分,受委屈了會說別人都這樣怎麼就你矯情,有其他親戚朋友誇獎一句,也會引來他們“打壓式”的表揚。
就好像深陷什麼“家庭規則怪談”裡,只有小心翼翼地選擇正確選項,才能成為父母眼裡的“乖孩子”。
最常見的是自我感動式付出。父母總是會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正確的東西給孩子,讓他們在被迫接受的同時,還需要承擔“父母都是為你好”的犧牲感。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說的是:
“有些父母給子女的愛總是‘剛剛好’,沒有好到快樂地長大,沒有感受到滿滿的愛意,又沒有差到讓兒女不孝、狠心對待,剛好能讓我們擰巴地過一生。”
在電影《涉過憤怒的海》裡,老金遠在日本留學的女兒小娜,身中17刀後死亡。
他憤怒、氣惱,想要向殺死女兒的人復仇。
最後卻被警方告知,小娜是自殺。而造成這場悲劇最初的源頭,就是他自己。
圖源:電影《涉過憤怒的海》
小娜的家庭,從小父母離異,自己被判給父親。
老金平時很忙,忙著開漁船撈魚,負擔起一個家庭的全部開支,他不在意女兒的想法,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將她撫養長大。
小娜怕水,老金就把她丟進水裡,逼著她學會游泳,直到快窒息了才把她救上來。
小娜發燒,老金將沾了水的毛巾蓋在她臉上物理降溫,哪怕喘不過氣來小娜也沒有掙扎。
平時老金出海徹夜不歸,怕黑的小娜就會躲進衣櫃裡畫太陽,畫到迷迷糊糊睡著。
但老金卻可以說出,“我一輩子活個什麼,就活個閨女”這種話。
圖源:電影《涉過憤怒的海》
電影裡的另一組家庭,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景嵐因為在兒子很小的時候選擇離婚,遠走德國,所以一直在心理上覺得虧欠兒子李苗苗。
所以她對李苗苗的愛,是一種過度的溺愛。
不論李苗苗闖了什麼“滔天大禍”,景嵐不僅不會怎麼責怪,還會想盡辦法幫他收拾爛攤子。
在景嵐眼裡,李苗苗永遠都是一個需要保護的、長不大的小孩。
哪怕是面對“殺人”的指控,她也會說“咱們這麼大的時候,就沒犯過錯嗎”。
圖源:電影《涉過憤怒的海》
在電視劇《都挺好》裡,觀眾能更直觀地看到一個家庭,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
從小就不被家裡重視的蘇明玉,無法反抗重男輕女的母親,父親雖然有心幫她,但面對蘇母時過於懦弱。
哥哥們早飯有火腿有雞蛋,輪到她了,只有一碗簡單的泡飯。
她從小就要承包家裡的家務,哪怕二哥已經上了大學,還將一堆髒衣服帶回來讓她洗。
她成績很好,想要衝擊清華,遠遠離開自己的家庭,但母親卻一意孤行,想讓她報考師範,實在不行去她的醫院工作。
而這一切只是因為她是個女孩。
直到去世,母親都沒有向她表達一句歉意,說一句“對不起”。
圖源:電視劇《都挺好》
《以家人之名》裡的李尖尖說:
“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珍惜、彼此愛護的人,一定可以。”
很多網友在成年後才發現,原來正常的家庭是可以給人帶來溫暖的。
原來“重男輕女”並不是普遍現象,女孩子可以被父母寵得像是公主。
原來打碎家裡的東西是可以不被罵的,反而會關心你有沒有割破手。
原來心情不好是可以和父母說的,情緒穩定並不存在於“科幻片”裡。
原來,原來。
學會重新養育自己一遍的年輕人,需要用很久的時間來調養精神。
原生家庭不一定是迴圈
關於原生家庭,網際網路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張圖片:
“世代的創傷可在我這裡終止。”
然而原生家庭對一個人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哪怕明知道不能說出這樣的話,但在某一瞬間因為本能而說出了一句重話。
就像在《搖滾狂花》裡的彭萊和白天。
彭萊沒有一個完整的童年,父母離異後的她跟著一直單身的姑媽長大。
姑媽酗酒、暴怒,在這樣的影響下,彭萊也養成了和姑媽相似的性格。
後來的她在女兒白天6歲的時候,拋下女兒,遠走他鄉。
始終怨恨母親曾經拋棄自己的白天,在彭萊回國之後,兩個人的關係就像針尖麥芒,處處針對。
電視劇總有美好結局,最終兩人消除隔閡,冰釋前嫌,但在現實生活裡,這樣的創傷仍在繼續。
現實中很多曾經自己沒有享受過幸福童年的孩子長大了,曾經沒有傘的人,後來總是想要為淋雨的人撐一把傘。
於是他們開始學著從網際網路上汲取經驗,試圖成為“完美”的父母。
然而就像人生這張答卷沒有正確答案一樣,他們發現,一味的模仿並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幸福的童年。
就像華師大心理學博士劉頲頲在《這樣和孩子相處》的自序裡說的:“現在很多父母都注重‘靠知識養孩子’。為了能夠更好地教育孩子,大家會去聽很多親子課、看很多育兒書;遇到困難的時候,會主動求助於專業人員。那麼有了這些知識,是不是養育孩子、和孩子相處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面對這樣的問題,這本書裡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與孩子相處時,不必刻意尋找滿分選擇,而是創造一種「空間感」。
父母需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必被“為孩子奉獻一生”束縛。
但同時,他們需要有和孩子“共情的空間”和“分享的空間”,也應當給予孩子“引領的空間”和“發展的空間”。
當你學會耐心地傾聽孩子所說的話時,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他的內在世界,並與之建立正向聯絡。
那些在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支援下長大的孩子,他們在人生的第一課就學會了怎樣去愛人,也學會了什麼是愛。
而不是要用盡一生去尋找那個答案。
作者:慄慄;來源:微信公眾號咪咕閱讀(ID:cmread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