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亦菲去世,蔣翼回國,六人組裡的四個人,都在清醒地面對失去好友的痛苦,只有黃瀛子,沉浸在她幻想的美好裡,一直不願意面對現實,這一逃,就是十二年。
本來,一切都在蔣翼的計劃裡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他冒充藍亦菲,用後者的郵箱給黃瀛子寫信,默默地陪伴了黃瀛子十二年,但是丁也的出現,讓計劃出現了偏差。
丁也找到藍斌,黃瀛子看到擺在藍斌屋裡的藍亦菲的牌位,那些碎片化的記憶漸漸湧上心頭,黃瀛子再一次昏倒過去。
等到她再次甦醒,方明雨立刻覺察到不對勁。此時的黃瀛子,情緒已然接近臨界點,如果不及時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蔣翼熬夜加班將自己的迷宮遊戲趕了出來,並且邀請黃瀛子作為第一個玩家進行試玩。
進入遊戲的黃瀛子,看著熟悉的杭天城的街道、店面、人物,做起任務來自然是歡快又得心應手。直到她一步一步接近真相,親眼目睹了藍亦菲痛苦的經歷和悲慘的結局,瞬間悲傷到不能自已。
所幸,遊戲裡的藍亦菲即使在死後,依然不遺餘力地安慰受傷的黃瀛子,她用自己的笑容和溫柔撫平了黃瀛子內心的傷痛,也填補了她多年的思念。這一次,黃瀛子沒有崩潰,她終於走出了自己的心魔。
從劇中我們知道,蔣翼這個用遊戲來重現當年藍亦菲之死的真相,藉以刺激黃瀛子恢復記憶的辦法,其實成功率是很低的,連他自己都不敢保證一定會是有效治療,為什麼黃瀛子玩過之後,一次就成功了呢?
一切的答案,都歸結為兩個字——時間。
十二年前,黃瀛子突然在片刻之間失去好友,她接受不了刺激,被迫選擇了失憶。她在腦中重建了一個美好的回憶體系,所有關於藍亦菲的片段都與幸福相關。
基於這一點,蔣翼在遊戲中特意將現實中的不完美與缺憾都補齊了。現實中,藍亦菲家庭破碎,而遊戲中,藍家父母恩愛;現實中,藍亦菲特意買給爸爸的手套,在遊戲中獲得了藍斌的好評。
蔣翼把黃瀛子自己構築的,關於亦菲的美好,在遊戲中重現了。接著,他又進一步引導黃瀛子,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再去經歷藍亦菲當年經歷的一切。
如此一來,有了之前的鋪墊、轉折、衝突打底,黃瀛子再去經歷這一切,縱然依舊痛徹心扉,卻不至於走火入魔。因為有了強大的心理建設在前面支撐著,又借了遊戲這個載體,黃瀛子的理智始終能保持線上,不至於在遊戲中迷失了自我。這,也正是蔣翼的高明之處。
蔣翼用了十多年的時間來醞釀這個遊戲,卻一直遲遲沒有將遊戲呈現出來,直到在合適的時機遇見了合適的人,那個人,就是丁也。
蔣翼用三言兩語就將《迷宮》想要表達的意思一針見血地指了出來,並不是他的眼神有多犀利,文學水平有多高,而是丁也與石小浣的故事,正以另一種形式在黃瀛子與藍亦菲之間上演。
黃瀛子十二年沒有再發病,多虧了蔣翼善意的謊言。如今,當五人組重聚,一切彷彿又回到了從前。黃瀛子勸說丁也放下執念,而自己又有愛人相伴,儘管心底的創傷還在,但是經過歲月的洗刷,她的心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脆弱。
成長的代價,就是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18歲的黃瀛子,當局者迷;30歲的黃瀛子,旁觀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