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4493 字
閱讀時間約:6 分鐘
本文章節:
01、他有極為顯著的“家族史”,但這不是患病原因
02、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是患病的主要根源
03、父母做到這4點,幫助孩子加快康復
圖片為AI生成
明偉從初中起就罹患精神心理障礙,服用精神科藥物,可一直到19歲都未能康復,還因病休學了。
他曾被權威精神科專家診斷為雙相障礙,並懷疑有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另一位權威的精神科專家則認為他小時候有艾斯伯格綜合徵,一種特殊的自閉症。
可經過短短數月的、能深入到內隱記憶層面的臨床精準化心理干預(下簡稱“臨床精準化心理干預”),明偉很快就實現了撤藥,還繼續出國留學了。最近,我們詳細分享了他的康復過程。
昨天,我們還深入分析了明偉的病情,以及他在康復道路上還存在的隱患。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想深入談一下他的所謂“精神障礙家族史”。
明偉直系親屬、近親裡面有多位精神障礙患者,並且也有被診斷雙相障礙的患者。明偉患病是來自於家族基因遺傳嗎?
01、他有極為顯著的“家族史”,但這不是患病原因
從主流精神科的角度來說,明偉的精神障礙家族史非常顯著,尤其是他父親的那一方。
他的大姑被診斷為“雙相障礙”,二姑罹患幽閉恐懼症,他的父親也被診斷抑鬱症(但他懷疑自己得的其實是雙相障礙)。
那明偉的病就是遺傳導致的嗎?他兩位姑姑和爸爸的病,也是遺傳的嗎?
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並不是,他們的病因主要還是後天的心理社會因素,尤其是不良的家庭環境,還有一些時代的原因,可以說是悲劇。
明偉的爺爺是個藝術家,年輕的時候脾氣非常暴躁,進入老年階段了才變得相對溫和。對於明偉的奶奶,我們瞭解甚少。
不過,一個脾氣暴躁的父親就足以讓孩子們心裡很痛苦的了。明偉的爺爺在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年輕時比較簡單粗暴,對3個孩子造成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所以明偉的爸爸、兩個姑姑都罹患了精神心理障礙。
只不過他們的成長經歷不可能完全一致,長大後的際遇也有所差別,3個人後續遭受的心理創傷事件性質和數量有所不同,所以他們呈現出來的精神心理症狀也有不同,被診斷為不同的病。
而且,明偉父親是在兒子患病之後才被診斷抑鬱症的,這更是非常明顯的心理社會因素。
他懷疑自己是雙相障礙,可能是覺得自己的脾氣也非常暴躁,懷疑這是躁狂發作。但其實所謂的脾氣暴躁,其實是從小到大經歷了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有很多“情緒敏感點”,所以日常中很多事情都能啟用他的心理創傷,導致非常激動。這其實是激越狀態。
所以,我認為他得的確實是抑鬱症,不是雙相障礙;並伴有敏感多疑、自以為是的偏執型人格改變,甚至可能到了偏執型人格障礙的程度。
明偉的大姑在事業上也是比較成功的。我們沒有機會詳細瞭解她的病情,不知道她是真正典型的雙相障礙,還是曾有過大發脾氣、打人砸物的激越狀態,才被過度診斷為雙相障礙的。
至於明偉的二姑,她罹患幽閉恐懼症。這是一種在密閉、狹窄環境或空間時,會出現焦慮、恐慌反應的精神心理障礙,屬於恐懼症的一種,其背後主要也是心理社會因素。
明偉母親這邊的親人沒有被診斷為精神障礙的,沒有明顯的精神障礙家族史。但其實,明偉的母親和外婆都有非常明顯的人格異常,只不過她們都缺乏意識,從未到精神科就診。
而她們的人格異常也不是源於遺傳,而是後天經歷所致。
明偉的外婆出生在富足的大家族中,是那個時代的大家閨秀,養尊處優。但後來因為當時的時代悲劇,她被下放到農村,因為“成分問題”遭受大量侮辱和心理傷害。
外婆的性格變得偏執、敏感,多疑,甚至認為這個世上沒有好人,別人都不安好心,嚴重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識和能力。她有一定的反社會人格異常,甚至達到人格障礙的程度。
明偉母親出生後,6歲前寄人籬下,不在明偉外婆身邊。但這未必是壞事,因為當時明偉外婆已經很偏執了,很可能會對幼年的女兒造成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明偉母親6歲後回到了明偉外婆身邊,從此在明偉外婆的否定、貶低、語言暴力下長大,還經常聽到明偉外婆抱怨別人和社會。久而久之,她也變得敏感多疑,總是指責抱怨別人,出現了偏執型人格改變。
明偉父母是裸婚,可想而知兩人確實是深深相愛的。可是婚後,兩人的性格弱點充分暴露了,像火星撞地球,把日子過得雞飛狗跳。
他們兩個都很偏執,明偉母親像外婆,生氣或焦慮的時候一張嘴就語言暴力,一張刀子嘴但是豆腐心;明偉父親像爺爺,脾氣暴躁,氣上頭了甚至會向妻子吐口水、打她。
明偉父母還創立了“夫妻檔”公司,無論生活、工作,兩個人都經常發生矛盾與衝突。他們還有不少三觀上的衝突。明偉父親從小遭受了不少來自原生家庭的心理創傷,他一直想當一名“丁克”。他和明偉母親結婚時就說好了,以後不生孩子。
但明偉母親意外懷孕了,明偉父親一度想把孩子打掉,但妻子不同意,最後孩子還是生下來了,這才有了明偉。
當然,明偉父親還是非常疼愛兒子的。他努力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把孩子培養成人成才,還下定決心要給兒子留下財富,讓他以後衣食無憂。
只不過,他和妻子都沒掌握真正科學的育兒方式,兩人非常偏執,且互不妥協,經常在兒子面前吵吵鬧鬧,有時把氣撒到兒子頭上。
可想而知,他們的孩子明偉在這種原生家庭氛圍下長大,想不出現精神心理問題都難。
明偉從小也顯得脾氣暴躁,再加上因為父母盲目雞娃,他出現了學習障礙,成績很差,又調皮,經常被老師批評,跟同學發生衝突,在學校和家庭中都遭受了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他初中時就出現了精神心理症狀,幾個月不去上學,有明顯的抑鬱發作和激越狀態。明偉的大姑自身有精神心理障礙,她更能夠理解侄子的痛苦和心理狀態。
她一聽侄子的情況,馬上意識到明偉出問題了,建議他父母帶明偉看醫生。可明偉父母覺得孩子沒病,上精神科看病也太丟人了,不同意去。大姑只好求自己的主治大夫上門出診,開了一些藥,明偉的症狀才有所緩解。
明偉一直覺得,如果沒有大姑的話,他說不定已經忍受不住痛苦,自殺離世了。所以,他非常感激大姑。明偉大姑在這件事情上的處理確實很有智慧,避免明偉發生悲劇。
從那以後,明偉長期服藥,但尚能上學。可能也因為如此,他父母抱著僥倖心理,認為孩子慢慢就會好起來。直到明偉回國後在出租屋裡燒炭自殺,自殺未遂,明偉父母才醒悟過來,開始帶著孩子積極尋醫。
02、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是患病的主要根源
我們以前分析過,抑鬱症、雙相障礙等常見精神心理障礙的所謂遺傳,其實並不是大眾理解的那樣。
從精準精神心理學角度來講,大眾理解的遺傳因素在這些精神心理障礙的發生、發展中可以忽略不計,最主要的還是後天心理社會因素。但臨床中很多患者、父母還是對此有誤解,精神科大夫和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也有誤解,所以有必要再次進行深入分析。
權威的科學雜誌《柳葉刀》曾刊登過一項研究資料,中國的精神障礙患病率為17.5%。這個是時點患病率,也就是平均每5到6個人中,就有1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患過精神障礙。
這個機率是相當大的,哪個人的家族裡沒有至少5、6個人呢?那也就是說,如果要仔細找的話,絕大部分人的家族親戚中都有精神障礙患者,都有所謂的精神障礙家族史,而這樣的家族史調查也就沒啥意義了。
而且,大部分精神障礙都不是單基因遺傳,目前也沒有研究證實這屬於多基因遺傳。科研人員認為,常見精神障礙的遺傳因素更多是“表觀遺傳學因素”,不是患者的基因本身有問題,而是有一些不良的基因表達遺傳給了下一代。
而這個“基因表達“其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很多後天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已有研究證明,藥物和心理治療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基因表達,甚至連空氣質量、個人的生活作息方式都能改變基因表達。
也就是說,這種遺傳方式是後天可逆的,不是大眾理解的遺傳。
至於為什麼常見的精神障礙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度”,也就是如果父母患病,孩子的患病機率更大?
這主要是因為不良的原生家庭因素一代傳一代。如果每一代父母都不懂得自我覺察、自我反省,在家庭生活中總是情緒不穩定,採取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斷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那精神障礙就很可能會一直傳下去。再加上如果有時代背景的不良因素,可能在某個時代節點下,家族中罹患精神障礙的人會更多。
相反,像明偉這樣,他現在康復情況良好,如果他當父親後,能有意識地避免他父母犯過的家庭教育錯誤,能採取真正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那他的孩子出現精神心理障礙的風險將極低,甚至可能比很多同齡人更自信、心身健康。
所以,希望廣大患者、父母不必過於擔心“遺傳”的問題。孩子得病了,往往意味整個家庭系統都生病了,而且很可能從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輩就已經出問題了。
但老人家已經年紀大了,父母們不能奢望他們能作出多大的改變。但如果他們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的話,最好減少孩子和他們的接觸。
可父母不一樣,很多青少年、學生患者還沒有經濟獨立能力,仍需要長期跟父母相處。如果父母還固執己見,不趕緊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孩子將很難真正康復,甚至會越來越嚴重。
03、父母做到這4點,幫助孩子加快康復
在對明偉父母進行深入的家庭治療時,我們督促他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幫助孩子加快康復。其實這些建議同樣適用於其他青少年患者的父母,以下進行分享:
第一,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情緒敏感點”,儘量避免激活了孩子曾經遭受過的疊加性心理創傷,這樣他們會相對更容易保持平穩的情緒,理性的認知。
第二,父母要懂得“良性溝通三步曲”——共情、傾聽、積極引導。
孩子罹患了精神心理障礙,這意味著孩子遭受過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內心壓抑、痛苦,比較敏感多疑。有時候別人一些不起眼的行為,不經意的話,都可能會引發他們的憤怒。
父母不要指責孩子過於敏感,更不要說他們玻璃心,而要學會與孩子共情,傾聽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幫助他們釋放強烈的負性情緒,然後再積極引導他們調整出更理性的認知。
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復孩子部分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打破負性情緒、不良行為、扭曲認知的惡性迴圈。
第三,父母要覺察親子之間的三觀衝突,有意識地與孩子磨合出盡可能一致的三觀,減少親子矛盾與衝突,甚至跟孩子形成“亦師亦友”良好關係。
大部分孩子和父母成長時所處的時代非常不同,雙方有代溝、三觀有衝突是正常的。比如在消費觀、婚戀觀、民族價值觀等方面,很多孩子和父母都存在衝突。
三觀沒有絕對的對錯,但如果父母總停留在過去,不根據社會的發展重新整理三觀、與時俱進的話,恐怕很難得到孩子們的認同和信任,更別說走進孩子的內心了。
第四,事業成功、或者曾經是學霸的父母,要覺察自己是否有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偏執型人格異常,甚至是自戀型人格異常。
這些父母的確有過人之處,但也很容易將自己的成功和優秀泛化到各個方面,認為自己在家庭教育上也是非常優秀的,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這極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尤其是現在的孩子是數字星球的原住民,父母和老師的權威已經大大降低,更不用說AI(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
希望這些父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認知邊界,無論在外面再牛,回家了也要及時切換角色,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更不要認為孩子就應聽自己的話。
越是真正優秀和自信的人,自我反省的意識和能力理應越強,他們在家人面前反而會非常謙卑,懂得尊重包容另一半和孩子。
如果孩子患病了,希望患者父母不要有意無意地“甩鍋”給遺傳因素,更不需對所謂的遺傳因素感到恐懼。
孩子因為不良的後天心理社會因素而患病,那反過來,同樣也可以得益於良好的心理社會因素而實現康復。
最關鍵的是父母能否及時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改善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讓家庭土壤恢復健康,孩子能從中重新獲得心靈滋養,最終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