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怡可蘭心
前段時間,在網上刷到一段影片:
江西一位父親參加馬拉松比賽,正當他全力以赴地在奔跑時,兒子在一旁為其加油助威。
兒子衝著他大喊:“爸爸加油!前面有美女在等你!”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孩子天真無邪的一句話語,卻讓網友忍俊不禁。
有網友調侃,“知父莫如子”、“一不小心,把爹坑了,老媽回去收拾他”……
當然,也有不少反對聲,“這教育簡直絕絕子”、“唉,現在社會怎麼了”……
在這裡,不討論網友的對錯,但作為一個二胎媽媽,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這個孩子的鬆弛與“放肆”感。
有句話說:“放肆長大的孩子才飽滿。”
在束手束腳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就像沒長開的蘋果,人生少了些許浪漫與驚喜。
而那些幸運的可以放肆長大的孩子,卻像飽滿的果子,整個生命都在綻放光芒。
父母的理解與開放
孩子才有機會“放肆”成長
家庭教育專家@樹心,曾描述過兩個朋友不同的育兒觀。
朋友A,女兒兩歲多了,說話仍不完整,邀請她去家裡看看。
一進家門,@樹心看到小女孩長得非常漂亮,便想上去抱抱。
沒想到朋友立馬阻攔:“你別抱她,會寵壞她的,以後總想讓人抱,變得特黏人。”
接下來,小女孩坐在沙發上玩玩具,朋友立馬把她抱到了玩具區。
朋友嘴裡還一直嘮叨:
“她從出生開始,我們就很少抱她。為了從小養成好習慣,孩子多久喝奶,幾點睡覺,坐在哪玩玩具,我們都會對她約束!”
一段時間的觀察,@樹心瞬間明白了孩子兩歲多說話不全的原因。
另一個朋友B,一次舉辦家宴,邀請@樹心前往。
一進家門,她驚訝地發現朋友的胳膊和大腿上花花綠綠,仔細一看,原來是被4歲的兒子畫滿了彩筆畫。
她去參觀孩子的房間,只見像奧特曼打怪獸的現場般:房間所有牆面都被畫滿了各種畫,包括屋頂。
朋友B笑著和@樹心解釋:“這是他爸舉著他畫的。”
她忍不住笑著說道:“孩子這麼淘氣,你不怕大了鎮不住?”
朋友聽完她的話卻哈哈大笑道:
“孩子哪缺管呢,讓他放肆幾年吧。說不定長大就是個自由派的畫家咧。”
兩個朋友,兩種截然不同的育兒觀:一種是嚴格控制與要求,一種是由著孩子放肆成長。
@樹心後來總結說:“我分明看到了兩個不同狀態的生命,一個陰鬱拘謹,一個開放陽光。”
無數案例證明,那些不允許嘗試的孩子,心智發育更遲緩。
而在嘗試中放肆長大的孩子,體驗感與同理心都強,反而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其實這個道理和大自然的生長規律是如出一轍的。
陰天特別多的年份,若雨水也不充足,蘋果樹就長得蔫巴巴的,結出的蘋果口感也不好。
但若是陽光和雨水充足的年份,蘋果樹會撒歡兒地長,結出的果實也特別飽滿美味。
生命要美好,源於足夠的空間加上陽光雨露。
父母理解孩子,抱持開放的心態,在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孩子“放肆”嘗試,孩子的生命才可能有更多的底色。
而擁有豐富底色的孩子,未來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放肆”長大的孩子
生命會更加豐富飽滿
大學室友曾說起過閨蜜李李的故事。
李李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家教甚嚴。
一日三餐,除了飯菜和水果,父母從不允許她吃雪糕、糖果、蛋糕類零食。
長大後李李有了工作,實現了經濟獨立。
每次外出吃飯後,不論多飽,李李總會再去買一塊甜品或一杯奶茶,有時甚至是一整個蛋糕。
一次朋友聚餐吃火鍋,飯後李李又去買了巧克力卷和一個蛋糕,還有一杯奶茶。
結果那天,因為吃得多又雜,李李突發胃腸炎,被送去醫院打點滴。
室友很不解地問她:“你這又是何苦咧?”
聽了室友的話,李李眼眶一溼,眼淚便流了出來:“小時候家裡管得嚴,想吃吃不到,現在我自由了,自己能賺錢了,我想吃個夠。”
原來,小時候沒法放肆吃零食的那份不甘心與不快樂,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流逝。
相反,它根植於李李的心,成了一種永久的傷痛。
心理學上有個叫“童年補償性報復”的概念:童年得不到的東西,會在成年後加倍想要。
其實真正想要的,豈是那根雪糕或那塊蛋糕,而是心底那份未被父母看見並接納的傷痛。
因為小時候壓抑或未被看見,得心理疾病的成年人,諮詢師通常會用一種“把自己當小孩重新養一遍”的心理療法。
與其如此,家長為什麼不在當下,允許我們的孩子“放肆”一回?
讓孩子“放肆吃一次零食”、“放肆哭鬧一次”、“放肆地把全身弄髒”……
這些在父母眼中,帶來麻煩或不體面的“放肆”,卻是孩子生命中無法替代的體驗。
史蒂夫.喬布斯,讀書時在學校張貼海報,上面寫著“明天帶著你的寵物來上學”,結果造成了學校混亂。
還有一次,他說服同學告訴他腳踏車的密碼,然後把密碼改了,一些同學為了拿回腳踏車,待到深夜。
史蒂夫.喬布斯的這一系列行為,可謂太“放肆”。
可是這樣的喬布斯,卻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個人電腦,推出的iPod音樂播放器改變了消費者獲取音樂的方式,後來又推出了ipad平板電腦,成為一位極具影響力的企業家。
有時,家長不妨蹲下身,傾聽孩子“奇思妙想”,陪伴孩子“胡思亂想”,允許孩子“偶爾出格”。
當我們不再用世俗的眼光對孩子五花大綁,孩子才有了更多嘗試的可能。
請相信,當孩子內心變得豐盈,他們的生命就會豐富飽滿,生命狀態也會越來越陽光。
孩子的“放肆”成長
需要父母持續關注與呵護
讓孩子“放肆”長大,不是毫不管教;讓孩子“放肆”長大,也不是任其為所欲為。
相反,孩子的“放肆”長大,更需要父母的持續關注與呵護。
如何讓孩子在“放肆”中得到成長,父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證安全是前提
情緒管理教育中,有種“三不傷”的方法。孩子有情緒發洩時,不允許傷害自己,不允許傷害他人,也不允許破壞環境。
同樣,孩子的“放肆”,也要建立在“三不傷”的前提之下。
如果做不到這點,便成了父母對孩子的“放縱”。
“一手是愛,一手是規則”必須始終貫穿孩子成長始終。
只有如此,家長才能在實施教育時做到有的放矢,孩子的“放肆”也不致帶來困擾。
二、做到適當地滿足
對孩子的滿足不能無限度,但也不能毫無出口。
偶爾讓孩子在冬天吃次雪糕,去同學家住一個晚上,嘗試當一次小豬佩奇跳泥坑……這些都是不錯的方式。
有些體驗,不必多,只有一次,孩子就會產生身體記憶。
好的適當滿足,如同一個有邊界的圓圈,既能讓孩子遠離危險,又能讓孩子在圈內充分體驗。
三、約定範圍與時間
一個教師朋友,青春期的女兒正讀高二,非常愛美,時常鬧著要穿露臍裝,要染黃頭髮。
教師媽媽非常焦慮,不得不和孩子小姨商量對策。
後來,孩子小姨勸她道:
“咱們年輕的時候,這些事也想做呀,沒做確實挺遺憾的咧!不如給她試試,興許試過了,高三時孩子的精力反而會放在學習上。”
最後,母女倆協商達成一致:
暑假的這一個月裡,允許孩子染髮穿露臍裝,但開學前必須把頭髮染回來,回校後也不能再穿露臍裝。
後來,這個女孩以全省前50的成績考取了重點大學。
孩子的探索欲是旺盛的,越壓抑,孩子越會想方設法嘗試。
但是有機會讓孩子嘗試過,孩子反而沒了新鮮感,不會再去尋求。
約定範圍與時間,既能滿足孩子的新鮮好奇,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理解與尊重,同時,又讓事態在父母可掌控的範圍內。
大多數孩子,也會因父母的尊重信任而信守承諾,轉而把精力用在學習上。
《園丁與木匠》中寫道:
“養育孩子不是做木匠活,誓要將孩子按照明確的模樣去雕琢。相反,為人父母就像在院子裡種花,提供一個營養豐富、安全穩定的環境,讓各式各樣的鮮花茁壯成長。”
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賦予孩子更多的體驗,更寬廣的愛與自由,我們的孩子,才會生髮出自律與自信。
當孩子感受到自由的美好,自然更懂得珍惜生命的自由。
當父母學會“放一放”,我們的孩子,也許就能夠真正地“發一發光”。
而讓孩子成為照亮自己生命中的那道光,正是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