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屏風濁影深
編輯|屏風濁影深
二十多年前,張國榮給大家開了一個世紀大玩笑。
二十四樓的一躍而下選擇自殺,為他的人生畫上了最終的句號。
對於他的自殺的原因,傳聞中有很多種說法。
甚至是他的家人,也只是對外說他患有抑鬱症。
可是,這一切都在他的遺囑被公開之後變了。
遺囑中最後一句:為何會這樣?成為最大的謎團。
多年之後,他的好友馬未都說出了張國榮遺囑的真相。
一代巨星就此消失
2003年的四月一日,很多人都不會忘記這個日子。
本來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愚人節,可在張國榮跳下去的瞬間。
這一天,深深的留在了很多人的心中。
愚人節這天,給很多人帶來的不僅僅是愚弄。
更多的是對他離世的痛心。
即便當時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這件事情的真實性。
甚至還想著要把散播謠言之人繩之以法之時。
香港的頭版頭條就已經刊登出了他離開的訊息。
再一次證實的傳言的真實性。
即便是在無法接受的現實,那也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但是對於張國榮真正的死因,成為了大家最為關心的事情。
在粉絲們看來,張國榮一直都是一個樂觀向上的陽光大男孩形象。
這突然之間的離開,很難想象,現實中的他都經歷了什麼。
對於真相的眾說紛紜
張國榮在他還未離世之前,與唐鶴德在一起的感情,曾遭受到了社會面的排斥。
很多人猜測,他有可能就是因為無法抵擋社會周邊給予他的壓力。
最終走到了這麼一步。
但這種說法,並不一定就是真的。
雖然社會上有對他的排斥,但依然還有很多對他的祝福。
這件事情,根本就不像是能夠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就在張國榮離開之後不久,他的家人站出來說。
張國榮已經身患嚴重的抑鬱症。
張國榮姐姐的這個說法,雖然止住了對張國榮死因的猜測。
可另一種猜測,卻陡然而生,那就是他為什麼會有抑鬱症。
抑鬱症是不是逼死他的真正死因?
細數張國榮自打出道以來。
在影視歌三方面可謂是全能。
一度被評選為中國流行文化的指標性人物之一。
也正是因為他的才藝,深深的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和喜愛。
即便是在1997年時,張國榮一度頂著眾多壓力。
以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來向唐鶴德委婉的進行表白。
這也是他勇敢示愛的表現。
即便是這麼多年過去,唐鶴德依然還在守護著這份感情。
由此可見,當年兩人的感情可謂是至死不渝。
但是在那個時代,兩人的感情並不被世人所接受。
但張國榮依然勇敢的坦白的這一切,並在演唱會上當眾將此事大白於天下。
張國榮的直爽和坦蕩,雖不被眾多世人所接受。
但這卻完全沒有影響他在歌迷心中的地位,依然還是那個多才多藝的好哥哥。
甚至在他將此事公之於眾之時,反而還收穫了更多的掌聲鼓勵與祝福。
但這件事情,最終還是給他帶來了無比巨大的外界壓力。
對於張國榮最終身患抑鬱症的原因,其實並不單單只是這一方面。
對於他的出身,家庭的成長環境,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原因。
家庭父母的忙碌,從小就很少在家庭之中獲得情感支援的他,心中一直都有這家庭矛盾的陰影。
父母的感情不和,也是導致他日後性格的改變。
伴隨著張國榮成長的家庭,也是他患抑鬱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人看到的都是他最為光彩的一面。
看到了他的成功,和他為了成功的努力。
可隨著事業達到頂峰,張國榮也曾遇到過事業的轉折點。
可當他真正嘗試著去進行事業轉型的時候,所有遇到的不公平待遇,都是對他的打擊。
對未來未知的不確定,以及事業轉型所遇到的挫折,都是對他心靈的一次次打擊。
而他本人的生活習慣,對工作的過度付出等等,多方面的加重了他的心理負擔。
如果僅僅是抑鬱,就讓他選擇離開人世,這個理由真的很難讓人信服。
尤其是在媒體曝光了他的遺書之後。
馬未都透露真相
在張國榮還未離世之前,馬未都曾經和張國榮有過多次解除。
據馬未都本人透露,他和張國榮初次接觸是在攝影棚當中。
那時候的張國榮,正在籌備拍攝《霸王別姬》。
在那時,馬未都就已經感覺到張國榮的狀態不是太好。
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狀態,就連當時張國榮的心情,馬未都都能夠感受到他的低落沮喪。
兩人從初識到談心,張國榮不止一次的和他聊過想要出國的想法。
張國榮曾經對他說過嚮往國外的生活,想要逃離國內這個是非之地。
國內的環境,對張國榮來說壓力太大了。
即便是兩人多年未見,再見面,張國榮依然還是不斷地訴說著想要移民國外的事情。
理由依然還是想要原理國內的是非紛擾,遠離這個讓他痛苦的地方。
馬未都解讀張國榮的遺書
張國榮在臨死之前,可謂是將一切後事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所有的遺產,按比例分配給了身邊所有的人。
就連自己的前女友和家中的司機傭人都有照顧。
如此這樣一個為他人著想,最終卻成為了一個“棄兒”。
馬未都完全明白,張國榮遺書中最後一句話的深層含義,為何會這樣。
張國榮的一切努力和成功,在某些人看來卻並非如此。
甚至對張國榮來說,這樣的成功最終帶來的不僅僅是粉絲的追捧。
更多是還是對他進行的那些惡意的謾罵和詆譭。
而這一切,並非偶然。
無論是他如何的努力,最終收穫的依然還有無盡的謾罵。
粉絲的讚美和某些人的臭罵,成為了對張國榮評價的兩極分化。
就連金馬獎,對於張國榮來說都是一種諷刺。
被如此對待的他,就連馬未都都看得出來,他已經不想再承受下去了。
張國榮最終的處境,就像是被拋棄了一樣。
心中嚮往的國外生活沒能成為現實,而現實為他帶來的卻是精神崩潰。
就像張國榮遺書中說的那樣,他從未做過一件錯事,為何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