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最火的劇,應該就是王家衛導演的《繁花》了。
拋開有些爭議的劇情和主演演技不說,名導就是名導,鏡頭下的上海是真的美。
劇中的服化道復刻了90年代的上海光景,甚至有些場景給人一種身處民國舊上海的感覺。
提到上海,你能想到什麼?
是那些嗲嗲說著上海話的姑娘;是和平飯店裡的浮華;是弄堂裡的家長裡短;是“上海灘”的豪情廝殺;還是如今國際化的魔都?
這些都是上海,不同時期的上海。
歷史中的上海
眾所周知,上海又稱滬,或申城。
這些別稱源起何處?
據《上海地名志》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
沒錯,就是那個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
現黃浦江,舊稱黃浦,別稱黃歇浦、春申江。
據說是因黃歇疏浚而得名,也有可能是後人的附會。
後來, “申”就成了上海的代稱。
但上海真正作為一個行政區域存在,則是在唐宋以後了。
上海通志館2019年發文,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設上海鎮,元聖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上海縣。
上海建鎮是上海城市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意味著“上海”這個相對獨立的區域誕生了。
上海老城廂,自建上海縣以來,歷宋、元、明、清、民國初五個歷史朝代達635年之久。
舊上海縣城一直是上海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腔調”上海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上海,那我覺得就是“腔調”,而且這種腔調古來有之。
這就不得不提上海文化史上的重要“非正式組織”——松江畫派。
上海古稱松江,在明代時已經是全國工商業比較發達的城市了。
因為位於江浙兩省的交通要衝,這裡常有各地的文人學士來來往往。
這不,文化藝術氛圍就興盛起來了。
“松江畫派”指的是晚明時期,在上海地區出現的一批強調文化修養和筆墨表現力的文人山水畫派。
松江畫派強調摹古,注重筆墨,追求士氣,有共同的藝術主張。
很粗糙地翻譯的一下,就是講求追摹古人,但並不泥古,得有自己的文人範兒。
松江畫派的代表人物就是當時的藝術圈大佬——董其昌。
一定聽過這個名字了,他的字畫,到今天都有大批粉絲。
唐志契在評價董其昌的繪畫風格時就說:
“風神秀透,韻致清婉,此士大夫氣味也。” (唐志契《繪事微言》)
董其昌還有一個著名觀點,就是“南北宗”理論。
他以禪喻畫,將古代山水畫分為“南宗”和“北宗”,並把文人畫歸為南宗論的正脈。
這種風格史的劃分,在中國古代藝術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因為美學標準模糊,南北宗論斷其實給畫論畫史帶來了不太好的影響。
這也是他飽受爭議的一個點。
它將文人水墨畫推向高峰的同時,也限制了中國繪畫的多樣性發展和創造。
海派上海
如今的上海,有個離不開的詞,“海派”。
海派,海上畫派,原是清末至民國初年,活躍於上海地區的一批畫家的總稱。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一群來自江浙一帶的文人畫家雲集上海。
將傳統計程車大夫文化和市民文化糅合起來,
又在不同程度上吸取了西方繪畫的技巧。
於是,創造出被稱為“海派”的繪畫藝術。
但區別於前文的松江畫派,海派並非是風格相近的繪畫流派,更趨向於泛指一批畫家群體。
清末民初海派藝術的代表人物,當屬任伯年、吳昌碩,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
這兩位畫壇巨匠,擅長題材有所不同,繪畫風格也有差異。
但共通之處是,在儲存傳統藝術特色的基礎上推陳出新。
其實海派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文化上持有開放與包容的態度,在藝術上始終保持著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海派的“海”本身就有著多元雜糅的來源,也因此“海派”一詞也從繪畫、戲劇、文學等藝術領域擴大到了對地域文化特性的指稱上。
如今,海派作為一個地方文化流派,成了中國近代以來最具活力的地方文化之一。
《繁花》這部劇整體有一種文藝又復古的海派氣息,服化道都完整地再現了海派時尚的風格。很多場景也是海派建築與西方古典主義風格的環境。
當然,就像王家衛說的,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繁花,這部劇也只是王家衛心中的上海鎏金歲月。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下原著,帶著《繁花》看《繁花》,可能又有另一番體會。
【參考文獻】
上海通志館,《上海灘》雜誌社.上海之根,上海老城廂憶往[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9:1-5.
上海地名志編纂委員會.上海地名志[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589.
查閱更多古籍,美斯齊線上書庫即可查閱。
文案 | 白朮(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排版 | 貓她(部分圖源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