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央視播出了一臺名為“航天之夜”的大型專題晚會,將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透過歌舞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
背靠中國航天這個大IP,加上一眾明星大腕的加持,這臺晚會是否真的如宣傳的那般“精彩紛呈,藝術性與觀賞性兼備”呢?且讓我們來細細解讀。
多種表演藝術匯聚,構思新穎巧妙
這臺名為“航天之夜”的晚會以中國航天為主題,共分為“問天”“夢天”“天和”三個篇章。在表演形式上匯聚了多種藝術門類,既有歌舞節目,也有動畫短片。
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穿插在其中舞臺劇的表演。這些舞臺劇片段構思新穎,將科幻元素與歷史故事完美結合,讓觀眾耳目一新。
比如演員何冰的表演,她穿越時空與中國火箭之父萬戶對話;金晨則透過同一人分飾兩角,完成現代航天員與清朝女科學家的跨時空接力。
這種巧妙的想象為整臺晚會增加了不少可看性。這些穿插的小品劇碼與中國當代科幻風格頗為相似。
許多科幻作品中都有穿越要素,這些要素通常被用於將現代人的思想意識和科技穿越到古代,以戲劇化的手段展現文明差距,表達時空演變的內在聯絡。
這種手法在短影片平臺也頗受歡迎,許多UP主會利用這種套路製作有意思的短影片。央視製作群迅速捕捉到這一潮流趨勢,將其巧妙的融入到航天主題晚會當中。
他們安排明星穿越到不同歷史時期,與古人近距離接觸,討論有關天文科技的問題。這種穿越不僅能讓觀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獲取知識,也能帶來更強的代入感和互動性,表達手法十分巧妙。
航天專家為主角,明星資源豐富配角
在參與演出的嘉賓配置上,晚會主創們也下了不少功夫。他們既邀請到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專家學者,又聚集了眾多一線明星助陣,兩者配比恰到好處。
航天專家們是這場晚會的主角,透過他們的講述,觀眾能系統瞭解中國航天發展的點點滴滴。而明星嘉賓們則扮演配角,輔助表演舞臺劇等節目,為晚會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明星陣容力度十足,不乏許多實力派演員、歌手和主持人。他們既有正在當紅、人氣高漲的小生面孔,也有資歷深厚的老戲骨。
這些明星的加盟,無疑使這場“航天之夜”更加璀璨奪目。之所以會吸引這麼多一線明星加盟,一方面是因為航天這一主題本身就很吸睛。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速度驚人,代表了國家實力和科技水平,大眾也越來越關注這一領域。明星們把握住這一風口,選擇與其合作。另一方面,央視本身作為中國最高規格的媒體平臺。
也具有極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號召力。無論是在製作投入還是宣傳營銷上,都能為參與節目的嘉賓提供很好的平臺與轉化。這無形中也成為明星們加入的重要動力。
五大主持強勢出擊,臺前幕後多重聯動
晚會主持人方面,央視選擇啟用任魯豫、朱迅、尹頌、馬凡舒、王冰冰五人組合。他們都是央視的常態主持,有著豐富的主持經驗和穩定的演出水準,合作默契十足。
五人中以任魯豫和朱迅的主持能力最出眾。他們已經連續多年主持央視春晚,氣場強大。此次與三位主持新銳王冰冰、馬凡舒以及老將尹頌聯手,無疑是此次晚會的一大亮點。
事實上,這五人也並非僅僅在晚會現場“合體”,他們多數在其他節目中也常有合作。比如任魯豫和馬凡舒曾一同主持過多檔節目;朱迅和尹頌也是多年老友。
任魯豫和王冰冰還共同主持過商品直播......可以看出,他們不僅在舞臺上默契十足,還有著頻繁的工作交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提升了節目的完整性。
這種明星主持人之間的多重聯動也是近年來綜藝節目的一個成功運作法則。相比過去單一的主持搭檔模式,多線聯動的主持班底不僅能使節目更豐富多彩。
不同主持人之間的小差異也有助於豐富舞臺感和話題性。所以央視這一次突破常規,集結多線主持強勢出征,可以說是與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高度契合。
這也為節目的後續傳播提供了有力保障。畢竟對觀眾而言,熟悉的明星面孔永遠是最好的定心丸。
大裁衣秀?服化道具助演員生色
舞臺劇表演是此次晚會的最大亮點,穿插其中的多則是一些角色扮演類的短劇。為了演繹角色,演員們身著各色戲服、道具助演。
比如在何冰的穿越對話劇裡,她身穿古代漢服;而在金晨飾演古代女科學家的劇段中,頭戴花笠的她一襲朝陽錦袍,裝扮古典優雅。
這些道具助演為人物角色增加了立體感,也使整場演出多了幾分新意。不過細心的觀眾也會發現,這些服裝與人物造型設計得有些花哨。
比如為了烘托“穿越”元素,演員們普遍身著一些誇張繁複的古代戲服,配戴頭冠、花笠之類的道具。這有些超出歷史常態,強調視覺感官刺激的做法也容易招致“裝扮戲”的質疑。
其實這種服裝化道具的大量使用,也與當前影視內容製作的主流審美有關。在短影片和網路劇熱潮下,視覺體驗往往凌駕於劇情邏輯之上。
製片人也越來越重視透過誇張的服化道來吸引觀眾眼球。儘管這種表現手法還是招致了一些質疑的聲音,但它畢竟契合了當前大眾審美的主流方向。
所以說從商業轉化的角度出發,央視決策層這種選擇也是情理之中的。畢竟他們需要在追求藝術性的同時,也要兼顧市場的接受度。
平臺新媒體有限,能否“航”出流量?
央視力推的這臺“航天之夜”晚會最終只選擇了新媒體平臺播出,並未登上央視的旗艦頻道——儘管從製作規模和嘉賓陣容來看,它似乎具備必要的硬體條件。
事實上,近年央視多個文藝節目也開始逐步向新媒體輸出轉移。但相比央視一臺和綜合頻道,新媒體平臺的使用者量和影響力畢竟有限。
這樣是否會導致本已精心製作的節目,最終難以“航”出足夠的流量呢?這也是業內人士普遍關注的問題。其實這種放棄主流電視平臺,轉戰新媒體平臺的做法。
也反映了傳統電視媒體所面臨的窘境。在 5G 時代的衝擊下,主流頻道的使用者群體逐漸老齡化,新生代觀眾都轉戰到了移動平臺。
所以作為國家媒體的央視,也在積極調整節目的輸出策略,轉入新媒體與新消費的洪流之中。這無疑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嘗試,但最終能否承載起如此高規格製作的流量體現。
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畢竟新媒體環境激烈,想要依靠幾位明星的加持完成流量轉化,恐怕也還是有難度的。
結語
綜上所述,央視推出的這場“航天之夜”晚會,無論從創意構思還是製作規格而言都很有看頭,堪稱一臺高精尖文藝晚會。
但它最終的平臺選擇、形式表現等也暴露出一些先天性的侷限,這恐怕也會影響其落地的受眾面和流量體現。一言以蔽之,作為一臺高規格文藝節目。
它能否真正吸引普通大眾的關注與傳播,還有待繼續觀察。但這也折射出如今中國文藝市場的變化——大眾娛樂需求與高雅藝術的鬧劇,仍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