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吳京當選了中國影協第十一屆副主席。作為中國電影的中流砥柱,吳京一直以導演和演員的身份關注和支援著行業發展。
早前亮相公開活動,他就結合自己的經歷談到,“現在拍功夫片沒人看了,武俠電影突破遇到了難題”。他提到一部小成本動作電影,試圖衝擊春節檔,但不敢,只能進入網路電影市場。
吳京提到的這部電影或許正是《目中無人2》。
豆瓣7.1分的《目中無人》是2022年口碑最佳的網路電影之一,續作以院線電影的標準制作,原定在影院與觀眾相見,但最終還是無緣大銀幕,選擇在大年初一上線流媒體。
《目中無人2》官博宣告盡是遺憾:“武俠電影作為中國獨有型別,曾經走向世界,享有無上榮光,時至今日卻呈現創作凋零、市場鮮見的景象。唏噓之餘,我們堅信武俠復興之日不遠,但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們要做的,是先活下來。”
正如吳京所說,現在動作片面臨的困境,是“觀眾不願意看了”。尤其是功夫片,似乎很久一段時間沒有佳作得到大眾青睞。成龍、李連杰等老一輩離開功夫片之後,鮮有新生力量嶄露頭角。功夫片陷入困境已久,前途也蒙上塵埃。
功夫電影,“老了”?
功夫片起源於上世紀20年代,迄今已有百年曆史,以展現主體劃分,分為武俠功夫片和武打功夫片。前者強調展示武俠文化的精髓與內涵,後者突出表現主角紮實的搏擊技巧。
上世紀70年代,李小龍憑藉《猛龍過江》《精武門》《龍爭虎鬥》等一系列影響廣泛的作品掀起功夫片熱潮。此後數十年,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甄子丹、鄭佩佩、惠英紅等透過一部又一部佳作將功夫片發揚光大。功夫片一度是中國電影的金漆招牌。中國功夫,名揚世界。
二十一世紀初期,《臥虎藏龍》《霍元甲》《一代宗師》等塑造了一批“武功高強”的俠客形象,功夫電影勢頭依然強勁。但近年,產量和質量都大不如前。
上一部備受關注的作品還要追溯到五年前的《葉問4:完結篇》,累計票房11.81億,重新整理了中國影史功夫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一直保持至今。
導致功夫電影日漸式微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
功夫人才斷層是繞不開的困境。動作演員雖有“真本領”傍身,但架不住歲月不饒人。
60歲的李連杰處於息影狀態。69歲的成龍已經鮮少在銀幕上一展身手,而是將功夫情懷融入《龍馬精神》之中;同樣60+的惠英紅轉戰《我愛你!》《我的非凡父母》等“文戲”,楊紫瓊也在好萊塢迎來《瞬息全宇宙》等新挑戰。於中生代而言,年近五十的吳京、張晉和吳樾亦過了“當打之年”,即將邁入四十的謝苗能打卻不夠火,無法在院線電影裡打出一片天。
訓練時間長,訓練環境苦,容易留下傷病等因素削弱了年輕一輩學習功夫的慾望。新生代“武生”和“打女”的缺失,也令功夫電影失去賴以支撐的“主心骨”。
不止演員“老了”,當年那批熱愛功夫片的觀眾也“老了”。隨著95後和00後成為觀影主力,中國電影觀眾漸漸完成迭代。根據《Z世代觀影偏好調查報告》,喜劇是Z世代最喜愛的電影型別,其次是科幻和青春型別,動作片在年輕群體中僅排第六。
區別於80後和90後,Z世代“錯過了”功夫電影的輝煌時期,對此類電影沒有太多集體回憶,主打“情懷殺”的功夫IP難以勾起他們的觀影慾望。
成龍、李連杰等享譽世界的功夫巨星依然在Z時代中具有一定票房號召力,但正如上文所提及,他們已經很少在功夫片露臉,其餘名氣略遜一籌的功夫演員即使有新作推出,但也難以忽視受眾更迭和市場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或礙於票房壓力,最終選擇放棄院線。
比如吳樾監製的《擋馬奪刀》和謝苗主演的《目中無人》系列都僅在流媒體與觀眾見面。
新時代日新月異,娛樂方式更加多元,電影不得不與展覽、演出、密室劇本殺等線下娛樂“搶奪”年輕一族。備受年輕人青睞的喜劇、科幻、青春電影無疑是影市“爭寵”的法寶,在獲取投資和搶奪市場上擁有一定優勢。某種程度而言,這也壓縮了功夫電影的生存空間。
功夫電影,路在何方?
“中國功夫電影,一定還有市場!”
吳京創辦“影武堂”時信心滿滿,希望把年輕人聚集起來,為中國功夫電影探索新的道路。“影武堂”不斷開辦訓練營,一批青年學員已經順利“畢業”。
此前,同樣對功夫電影充滿熱情的吳樾也透露,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藏武者”,藏功名,武乾坤,致力於幫助年輕演員完成有意思的動作表演。
前輩們不遺餘力地“傳幫帶”,讓我們看到了新生代功夫演員接棒的希望。據悉,中央戲劇學院從2024級招生開始,也將設立專門的動作表演學科班,更系統地培養動作電影人才。
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滾滾向前,前浪也沒有停滯。
吳京計劃拍攝系列動作電影“刀槍劍棍長南太”,一共7部,《刀》的劇本已經在打磨階段。甄子丹去年在戛納國際電影節宣佈《葉問5》提上了日程。李安父子檔上陣的《李小龍》早前傳出即將開機的訊息。徐克執導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預計今年揭開神秘面紗。
左手降龍十八掌,右手空明拳,金庸筆下郭靖的武功高強,精通“左右互搏”。傅若清早前透露,飾演郭靖的肖戰進行了各種訓練,才確定出演《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
此外,《李小龍》以電影《龍爭虎鬥》為中心軸,試圖將一代巨星獨特的動作重現在銀幕。李淳為了演繹李小龍一角,已經接受了5年武術訓練。
並非自小習武的青年演員能否透過後天訓練演好功夫電影,我們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脫胎於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吳京的《刀》有意向徐克的同名電影致敬,《葉問5》是《葉問》系列的延續與拓展,當下功夫電影多熱衷於植根經典題材或借勢火爆IP,如何在舊瓶裡開出新花也是創作者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功夫電影重現輝煌任重而道遠。慶幸的是,中國影人從未放棄,團結協作,群策群力,相信功夫電影仍會迎來下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