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電影連放大招。
《首爾之春》頂級陣容,劇情炸裂。
不僅口碑爆棚,還一舉拿下韓國電影去年的票房年冠。
魚叔早就翹首以盼。
同樣期待值拉滿的,還有另一部大片。
總成本超過300億韓元(約1.6億人民幣)。
還曾計劃中韓合拍且同步上映,後來遺憾未能成行。
從卡司到故事,再到視效場面,都很具噱頭。
上線流媒體後,魚叔第一時間看完。
趁著熱乎,這就來跟大家聊聊它——
《露梁海戰》
노량: 죽음의 바다
聊本片前,得先聊另一部電影。
那就是 2014 年的《鳴梁海戰》。
當年一經上映,便連續重新整理韓國影史多項票房紀錄。
直到今天,仍然穩坐韓國觀影人次第一的寶座。
即便如今重看,也能直觀感受到其中的諸多優點。
首先,角色塑造成功。
《鳴梁海戰》卡司極強。
崔岷植、柳承龍、趙震雄、樸寶劍等等。
從主角到配角,幾乎都是實力過硬的高人氣演員。
再配合不錯的劇作,便成功塑造出了不少深入人心的角色。
就拿主人公李舜臣(崔岷植飾)來說。
垂垂老矣,精氣神卻絲毫不減。
先是演出身居高位被貶後的憤懣,後又展現出身先士卒的魄力和勇氣。
崔岷植成功演繹出了一個仕途不如意但又精忠報國、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層次感分明。
除他之外,其餘角色也十分出彩。
暴戾兇狠的海賊王、奸邪狡猾的倭寇、奮不顧身的朝鮮士兵……
無論立場正邪,還是戲份高低,銀幕上呈現的就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角色。
其次,戰爭場面震撼。
《鳴梁海戰》的後段,幾乎全被戰爭場面填滿。
不光體現彼時韓國成熟的電影工業,還表現出海戰戲設計上的精妙。
既有許多宏大遠景,壯觀遼闊。
也有近距離撞擊,頗有臨場的壓迫感。
同時,還有許多小場面的廝殺。
貼身肉搏,更顯殘酷和熱血。
無需太多特技特效,就能將敵軍的兇狠和士兵的英勇展現得淋漓盡致。
因此,整場戰鬥看得人暢快無比。
感受到得不只是戰爭場面的震撼,更有其中戰術編排的用心。
越往後看,越覺得過癮。
當然,《鳴梁海戰》最令人痛快的還屬情緒上的營造。
影片結構簡潔,前段文戲,交代人物背景;後段武戲,推動情緒釋放。
前半段積累的不滿和怒氣,通通在後半段的戰鬥中爆發。
最終在逆境中取得勝利,更是將爽感推向頂峰。
《鳴梁海戰》的成功,開啟了「李舜臣三部曲」。
後兩部都選用了不同的演員來飾演李舜臣。
從崔岷植,到樸海日,再到第三部的金允石。
每一個都是韓國頂級演員,展現出這個韓國民族英雄的不同魅力。
像這次的金允石,早就是大家的熟面孔。
《黃海》裡的棒骨戰神,早已深入人心。
再到後來的《南漢山城》《摩加迪沙》,幾乎都是有口皆碑的好作品。
由他來接棒出演李舜臣,演技上大可放心。
作為「李舜臣三部曲」的終章,《露梁海戰》延續前作。
彼時,朝鮮和日本的戰爭已經進入尾聲。
在朝鮮和明朝的聯合圍攻下,日本海軍已是強弩之末。
開場即是大勝。
看似風平浪靜的局面,卻引得明朝聯軍發生分歧。
分歧點在於,是否要將被包圍的敵人殺絕。
面對準備撤兵的日軍,明朝將領劉許諾日軍無事回國。
但是,李舜臣決心徹底消滅日軍。
在他看來,不趁此機會一網打盡無異於放虎歸山,對未來局勢將造成更大的影響。
雙方在戰略上的分歧,也讓聯盟變得岌岌可危,更為後來爆發的戰爭埋下了隱患。
其實,日軍只是佯裝撤軍。
真正的目的,還是想趁機反撲。
於是,戰局再次變得勝負難料。
本片最大的看點,反而是海戰。
毫不誇張地說,你可以在這裡看到韓國電影工業的成熟實力。
無垠的海面上,上演千帆競發。
船多,且密,氣勢拉滿。
雙方對峙,拉開攻防佈局。
密密麻麻的船隻連成一道牆壁,將海面一分為二。
等到正式開打,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氣勢。
雙方距離尚遠,則用「龜船」當作先鋒。
仗著全船包裹釘甲,橫衝直撞,殺傷力極高。
距離拉近,便是冷熱兵器齊上。
火炮與弓箭,同步襲來。
夜幕中,火光四濺,尖叫聲充斥海面。
近無可近時,戰船左突右撞,場面猶如碰碰船。
戰局也就此來到下一個階段:近身肉搏。
擁擠逼仄的海面,一片混亂。
士兵相互砍殺,血肉橫飛。
即便是大海,也依然有著陸地戰鬥的戾氣和狠勁。
值得單獨一說的,是中間還有一段近3分鐘的長鏡頭。
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士兵間的廝殺。
一氣呵成,十分爽快。
《露梁海戰》全片153分鐘,其中後段的海戰戲就佔去近90分鐘,將近片長的一多半。
相較兩部前作,堪稱全面升級。
也確實能讓人直觀體會到,300億韓元的投資都花在了什麼地方。
可惜,《露梁海戰》沒能複製《鳴梁海戰》的成功。
儘管成本更高,規模更大,但最終的表現還是很難讓人滿意。
上映至今,仍沒達到720萬觀影人次的盈虧點。
作為韓國影史第一的續作,這樣的成績稱得上是慘敗。
雖然海戰的呈現能讓人滿意。
但如果跟《鳴梁海戰》比較,就會發現其他方面的明顯不足。
首先,文戲冗長還很拉垮。
本該充滿緊張氣氛的鋪陳背景、排兵佈陣等戲份,顯得十分拖沓。
一會是李舜臣夢到自己死去的兒子,一會是明朝將領尬聊,一會又把李舜臣妻子拉出來過個場。
看似情節很多,線索很足,但是觀感卻很混亂,讓人覺得疲憊。
其次,人物塑造失敗。
就拿李舜臣來說。
電影屢屢呈現他從噩夢中驚醒的畫面,顯示出他心中為兒報仇的執念。
因而,就讓觀眾感到他對倭寇趕盡殺絕的原因,是為了自己的私慾,而非戰略決策和民族大義。
可實際上,《鳴梁海戰》中早就說過。
李舜臣對於保家衛國,一直懷有赤誠之心。
對照之下,就顯得《露梁海戰》中的李舜臣很難給人欽佩之情。
將一個民族英雄塑造成一個一心想為兒子報仇的倔老頭,不免讓人啞然失笑。
最後,故事邏輯有很大漏洞。
電影中,我覺得最離譜的情節,就是日軍統領的死。
既不是被炸死,也不是被砍死。
而是被李舜臣敲鼓,活活敲死。
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讓這鼓聲停下來」。
這讓我大為震撼,也不能理解。
總的來說,《露梁海戰》就像一個水桶。
特效是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其他木板都很短。
即便聲勢場面造得很大,也無法掩蓋劇作的羸弱。
從第一部的影史第一,到第三部的慘淡收尾。
這既是一個王牌系列的消亡史,更折射了當下韓國電影的一個嚴重問題——
過度膨脹。
縱觀近年的韓國電影,各種「大」。
投資越來越大,場面越來越大,噱頭越來越大。
但是,猛燒錢換來的結果卻是劇作水平越來越低。
就拿「李舜臣三部曲」來說。
論成本,《露梁海戰》是《鳴梁海戰》的1.5 倍。
但投資上去了,前作的精髓卻被遺失了。
《鳴梁海戰》之所以好看,本質上還是劇作上的出色。
一方面,那場戰爭本身就因以少勝多而聞名。
在各種海戰大場面之外,有著諸多區域性戰鬥的精細刻畫。
這樣既能讓人感受到戰爭的宏大,也能體會到血肉橫飛的殘酷。
另一方面,《鳴梁海戰》不只講述海戰。
它還由李舜臣被貶遭遇,勾連出背後朝堂上的勾心鬥角,同時還有對動亂時局下人間百態的展現。
對官僚體系的批判和對民族民生的關懷,便讓整部電影有了足夠的深度。
反觀《露梁海戰》,全然沒有這些。
海戰,幾乎都是特效大場面。
而那些戰爭之外的探討,也近乎消失。
剩下的,全是空洞的口號和吶喊。
作為韓國自己的民族英雄,卻讓其中的民族情懷只體現在匱乏的語言裡。
本末倒置的做法,只能換來浮誇、做作的效果。
不僅是《露梁海戰》,這些年其他許多韓國電影也有相似的毛病。
比如科幻片《月球》,投資286億韓元(約1.5億人民幣)。
上映後差評一片,票房也大撲街。
又比如《外星+人》,兩部套拍,總投資500億韓元(約2.7億人民幣)。
第一部就是血撲,第二部上映至今還不到150萬觀影人次。
而本作的盈利點是700萬人次,堪稱血本無歸。
曾經,韓國電影的崛起靠的從來就不是燒錢大投資。
而是在型別電影上勤勤懇懇的創新,和對社會問題辛辣大膽的揭露。
而如今,許多電影人卻在膨脹的過程中,漸漸忘記了初心。
越來越熱衷於打造昂貴卻乏味的大片。
如此一來,必定會將韓國電影帶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