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好啊。
對很多年輕人而言,過年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情。
喜的是:終於放假啦!每天除了吃喝玩樂就是吃喝玩樂!
憂的是:七大姑八大姨都來了,每天各種問題奪命連環call。
(心情猶如此刻的包拯)
話說回來了,雖然大家過年還會掃揚塵、包餃子、走親戚,但比起過去還是年味兒越來越淡了。
今天,我們就來借影視劇裡的名場面盤點一下:過去的中國人,是怎麼過年的?
臘月二十九:辦年貨
通常在過年的前幾天,每家每戶就已經開始打年貨了。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禮物)等等。必不可少的是:燈籠、春聯、甜食等等。
先來看看《武林外傳》中過年的正確開啟方式,由小郭為大家做示範。
首先,要在家中掛起紅燈籠。這紅紅火火的燈籠代表著吉祥如意,“燈”和“丁”諧音,寓意著家族繁榮。燈籠最好在年前就張掛好,人們都在燈下忙活走動,討個“鴻運當頭”的好兆頭。
接下來,要提前策劃娛樂活動,如:高蹺隊、舞龍舞獅。
安排好他們的表演形成後,就可以研磨揮毫,開始在紅紙上寫春聯了。寫春聯,真正流行於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特別熱衷於寫除夕春聯。他甚至傳旨道:“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
天子腳下的七俠鎮,當然也沾染了這股風氣。小郭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作出了楹聯:金雞報曉天下白,神猴揮棒世間清。橫批:放倒一個算一個。
(小郭請注意:一般橫批都是四個字哦)
貼對聯的時候,可以一併把“福”字貼在門上,講究“福到(倒)了”的意味。
最後,提前備好瓜子、花生、糖果等等食物。這些零嘴,既可以用來招待客人,也可以像白展堂等人一樣先吃為快。
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京城人士郭芙蓉也風風火火地開始包餃子。餃子得在年三十之前包好,子時再食用,取“更歲交子”的彩頭。
除夕:儺舞
儺舞,在古代稱作“驅儺”,指的是借民間舞蹈來驅邪除鬼,向新年祈福。
儺舞起源於先秦時期,帶有濃厚的宗教、巫術和禮儀色彩。
《論語·鄉黨》裡雲:“孔子見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階”,意思是孔子看見鄉人在跳儺舞,畢恭畢敬地立於臺階之上。由此可見,儺舞的神聖意味。
經過數年的演變,儺舞變成了民間除夕的必備儀式。我們可以在94版《三國演義》中看到除夕儺舞的排場。
舞者們帶著牛頭馬面的面具,舞姿生動而詭黠,應和著鼓吹絲竹樂的節奏。在除夕跳儺舞,以期待來年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兒女安康。
劇中的三國時期舞者戴的是猙獰兇悍的鬼面,但經過千年發展,現在流行的儺舞面具是“劉備、關羽、張飛、曹操”等歷史人物的面具。
當年,他們坐在臺下;如今,他們趴在臉上
因儀式繁重,現在除夕儺舞只能在個別地區可見,如江西的婺源、南豐等地。
初一:祭祖
祭祖,是中國人過年的傳統,既祭拜家中先祖,也祭拜天地神靈。至於是除夕夜還是大年初一進行,就看各地風俗了。中國人講究“百善孝為先”的觀念,因此全家必須穿戴整齊,隆重地舉行祭祖儀式。
如《金粉世家》中,家大業大的金家在室內供有木牌位祠堂,所以全家人可以在屋內進行祭祖。由嫡長子金鳳舉敲鑼,來開啟這場儀式。
金家老爺金銓帶領全家人,按輩分順序排好,向祖先三跪拜及上香。
一般來說,媳婦們都在大年初二和丈夫一起,在中午前拎著禮物回到孃家。
但劇中的冷清秋因思念母親而和金燕西商量,趁著大家不注意提前回孃家。對講究禮數的人而言,這一行為不怎麼妥當,所以他倆也是私下謀劃。
初六:聽戲
“六”這個數字一貫被視為吉祥之數,人們願意相信“六六大順”、“六畜興旺”的願景。大年初六,也是商家們開張大吉的好日子,戲班子也開始活躍起來。
在民間,人們聽廟會戲,由當地商會買單。戲班子表演的主要是應和時節的戲曲,如《甘露寺》《回龍閣》《蟠桃會》等等。
在大戶人家,則是把戲班子請到家裡來好好鬧一鬧新春。像《紅樓夢》中的賈府,甚至養了一個“家班”。賈母聽膩了外面戲班子陳詞濫調的《八義》,便請家班的芳官來唱《尋夢》,還只能用簫和笙笛兩種樂器。從中可見,賈母清新脫俗的聽戲口味。
元宵:燈會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是農曆正月十五。
除了吃元宵以外,中國人還喜歡在這天出門逛燈會、猜燈謎、賞花燈。
民間的習俗要比宮中更熱鬧,所以《大明宮詞》中的太平公主才悄悄出宮,去看一看長安的燈會。街道上張燈結綵,人人手裡都提著花燈。
不少人戴著野獸面具,鬧著元宵節。買下“崑崙奴”面具的太平公主走失在人群中,她揭下薛紹的面具,一見誤終生。
如今,元宵節戴面具的風俗,已被燈謎花燈所取代。
古代人過年的習俗有很多,大多都是為了吉祥和祈福。
有的傳統流變至今,有的傳統已經丟失在了歲月長河裡。
也許古早年味有所變淡,但“相約團圓,祈願安康”的情感核心從未改變。
沒準再過幾十年,“集福抽獎”、“發雲紅包”、“春節觀影”會成為最新的過年習俗呢。
駱白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