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有劇透
張藝謀連續第三年進軍春節檔,選擇的是一部現實題材作品《第二十條》,聚焦正當防衛這一熱點議題,片名指涉的正是我國刑法中第二十條有關正當防衛的規定。這一題材本身相當稀缺。
《第二十條》海報
此前張藝謀執導過不少現實主義電影,比如《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堅如磐石》等,均體現張藝謀對現實的高度敏銳,電影大抵都有些沉重。《第二十條》能夠進入主打合家歡色彩的春節檔有些出人意料——既要確保電影鋒芒,還得符合春節檔歡快的總基調。
看了電影,倒也能理解《第二十條》能進春節檔——電影中有大量的對話戲,儼然像群口相聲,家長裡短、幽默風趣、熱熱鬧鬧。不過,效果上就見仁見智了。有些觀眾覺得可以調節氛圍、降低現實晦暗面帶來的沉重感,有些觀眾覺得對話太零碎冗長。
雷佳音、馬麗分別與陳明昊、高葉、張譯等人之間有大量對話戲,趣味十足
撇開喜劇層面的譭譽參半不談,《第二十條》在現實表達上殊為難得,也是今年春節檔的最大尺度了。
掛職檢察官韓明(雷佳音 飾)接手了新工作,卻遭遇接二連三的難題。先是“後院起火”,兒子韓雨辰(劉耀文 飾)在學校看到同學被學校張主任的兒子張科(史彭元 飾)霸凌,韓雨辰上前制止,誤傷張科。張主任(張譯 飾)不依不饒,要求韓雨辰必須道歉,否則韓雨辰有可能被行政拘留……
韓明(雷佳音 飾)
若從法律角度來看,這個事情其實並不難解。刑法第二十條,對正當防衛有如此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這意味著韓雨辰在學校面對校園霸凌時,挺身而出進行保護他人和自我防衛,是見義勇為,哪怕把霸凌者打傷,也屬於正當防衛範疇。
法條很清晰,張主任卻強勢要求韓雨辰道歉,甚至身為檢察官的韓明也束手無策。為什麼呢?因為張科是否霸凌、韓雨辰是否正當防衛還得調查,但韓雨辰把人打傷的事實是清晰的。
韓雨辰(劉耀文 飾)見義勇為,但一開始沒有證據。
這折射了一個普遍的現實問題:在具體實踐中,正當防衛的認定頗為困難。
首先,證據往往有限。一些侵害往往發生在緊急狀態下,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和條件去收集證據,缺乏直接證據來證明行為的正當性。韓雨辰認為他是見義勇為,但霸凌者不承認霸凌事實,被霸凌者又不敢承認。缺乏直接證據,很容易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境地。這時,該如何去判定他們之間是出於報復、鬥氣或其他非法動機而互相攻擊對方的“互毆”,還是韓雨辰為了保護他人合法權利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必要反擊行為?
其次,正當防衛的條款認定上,缺乏具體的判斷標準。比如“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如何判定?並且,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可能就差之毫釐。第二十條中也有“防衛過當”的條款:“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裡的“必要限度”,指涉超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程度,這個程度真的能夠把握得剛剛好嗎?
電影中,張主任問道:“如果你兒子要高抬貴手一釐米的話,這眼睛沒了”。韓雨辰的媽媽李茂娟(馬麗 飾)回答:“這不還差那一釐米呢嗎?”張主任無語住了。不少觀眾這裡都笑了,但若韓雨辰真的把霸凌者的眼睛給打沒了,這還是正當防衛嗎?還是防衛過當?
李茂娟(馬麗 飾)貢獻了電影的大部分笑點
《第二十條》一上來,透過一起“小”風波,將圍繞正當防衛的一些爭議性問題丟擲來。但劇情所牽引出的其他案例,就複雜沉重得多,因為它們涉及的不僅僅是一隻眼睛的事,而是人命的事。
在公交車司機案例中,一個女孩在公交車上被兩名男子騷擾,女孩反抗時還被打了一個耳光,乘客們不敢上前,公交車司機張貴生(楊皓宇 飾)擋在女孩面前,反遭兩名男子圍毆。面對猖狂的騷擾者,張貴生抄起滅火器砸向騷擾者,他卻因為故意傷害罪入獄三年……
公交車司機明明是見義勇為,結果入獄三年。
張貴生本是公交車“榮譽司機”,職業雖平凡,但他愛崗敬業,也有溫馨幸福的家庭。卻因為這次見義勇為,他入獄三年,其間妻子意外離世,未成年的女兒在學校被嘲諷,出獄後他失去工作、受盡白眼。張貴生頻繁上訪就是想問個為什麼:他明明是見義勇為,為什麼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可惜,他想要的正義來得太遲。
在郝秀萍(趙麗穎 飾)的案例中,郝秀萍是聾啞人,被村霸強姦凌辱,丈夫王永強(潘斌龍 飾)亦被村霸踐踏。悲憤交加的王永強反抗村霸,村霸折回車裡拿刀,王永強恐懼村霸拿刀傷害家人,抄起剪刀意外捅死村霸。
絕望的郝秀萍(趙麗穎 飾)
這起案例更為複雜:因為王永強刺死村霸時,是在強姦行為結束之後。這就涉及一個關鍵點:村霸的不法侵害是否仍“正在進行”?在起初,檢察院裡的大多數人,認為王永強的行為是“洩憤”,他大有可能背上故意殺人的罪名。
聽證會上,韓明的辯詞破解了這一疑惑。村霸對王永強一家的脅迫、對郝秀萍的強姦,雖然不是連續不斷髮生,但每一次發生都是整個暴力過程不可分割的部分,雖然並未時刻遭受實質傷害,但處於持續的危險狀態。只要王永強一家所遭遇的凌辱未消除,就可以理解為侵害正在進行。
另一關鍵問題是,王永強刺了村霸20多刀,雖然只有兩刀致命,但村霸還是死了。到底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
要正當防衛得“剛剛好”,這是以一種事後的眼光去審視防衛人的行為。在現實中,防衛人在短時間內作出的行為決策,並沒有充裕的時間和資訊來進行全面的法律考量。並且,在遭受不法侵害時,防衛人往往處於緊張、恐懼和高度壓力的情境下,很難準確判斷何種程度的反擊力度是必要的和適度的。
郝秀萍案例中,既涵蓋正當防衛認定之難這一事實,也將不法侵害者的家人涵蓋其中,讓觀眾從更為廣闊的社會視野,審視第二十條在實踐中面臨的各種輿論阻力與來自基層社會的壓力。
一方面,不法侵害人的家屬可能會破壞證據。村霸的車裡是否有刀,是影響案件屬性的重要線索。郝秀萍苦苦找尋證人,但一直遭遇村霸父親劉老爺子(範偉 飾)明裡暗裡的恐嚇與威脅,“想想孩子”。同時,劉老爺子集結村裡惡霸反覆騷擾郝秀萍,要求她簽署協議,說明她與村霸是你情我願,指控丈夫王永強是故意傷人。郝秀萍一度被逼上絕路……
村霸父親劉老爺子(範偉 飾)威逼利誘。
另一方面,不法侵害者家屬有可能利用輿論施壓。劉老爺子一邊恐嚇威脅郝秀萍,一邊糾結村裡的人不斷到檢察院門口鬧事,不斷叫嚷“公正就是‘殺人償命’”。
村霸家屬鬧事
殺人償命是古代社會早期的一種法律準則,源自於“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復仇文化。從法治理念來看,這種理念是落後、不可取的,一刀切地執行“殺人償命”忽視具體情況和法律責任的差異化。但不可否認的是,“殺人償命”的理念在民間社會仍有一定的根基。張藝謀曾在《秋菊打官司》中,深刻剖析傳統觀念與現代法治的衝突。其實直到今日,這樣的衝突仍然存在,並構成司法推進的阻力。
王永強、郝秀萍能否及時地等到他們的正義?王永強會被認定為故意傷害,防衛過當、還是正當防衛?電影值得觀眾親自去揭曉答案。
老當益壯的張藝謀,在《第二十條》中體現出他深刻的社會洞察力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經由三起圍繞第二十條的案例,深入淺出、面面俱到揭示正當防衛條款在具體司法實踐中遭遇的難題。而這一難題關涉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它也擊中老百姓內心深處對於最樸素的公平正義的渴望。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在一個公平正義的環境中生活,有付出有回報,權利能得到保障,尊嚴能得到尊重,也不受他人的無故侵害。法律自然是維護公平正義的基本制度,第二十條就是關鍵的一條,它讓任何人在面對糾紛或衝突時,都有信心可以透過公平、公開、透明的程式獲得公正的裁決。這是我們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來源,也是我們見義勇為、不平則鳴的驅動力。
高葉飾演的檢察官呂玲玲,堪稱電影的“正義之光”,電影中正義的到來離不開她的堅持推動。
自然地,如果第二十條在實踐中有太多難點,那麼人們在面對他人侵害時就會猶豫不決、袖手旁觀,既導致權益受侵害,也導致社會互助精神受到抑制,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因此淡化,甚至讓公眾對法律的信任度和依賴性下降。
現實複雜矛盾的地方,正是創作的寶庫,這也正是《第二十條》的意義所在。電影取材自大家關切的話題,對第二十條在實踐中存在的諸多疑點與難點進行藝術化的解構、解讀與建構,丟擲關鍵之問,一再強調“法不應向不法讓步”“我們辦的不是案子,是別人的人生”,呼籲法律的進一步完善與司法的不斷進步。如果《第二十條》能夠讓正當防衛的條款更加明晰、對個人權利和社會公共安全的保障更加有力,讓大家在面對不法侵害時更加敢於自我保護、讓見義勇為的精神進一步弘揚,並且能對潛在的犯罪分子形成威懾、讓他們明白實施不法行為會遭到即時有效的抵抗,那麼電影也是善莫大焉了。
這也是優秀現實主義電影所具備的千鈞之力:深刻洞察現實,促使檢討與反思,激發改變現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