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南春晚
“龍”含量最高的節目
大家看了嗎?
社火《龍舞》
系楊麗萍老師
首次加盟河南衛視哦
該節目作為河南春晚
開篇原創舞蹈
將非遺高蹺、民間舞龍
還有少兒街舞融合而成
高蹺演員和背景完美融合
氣勢磅礴的同時又帶著一絲神秘的色彩
精緻的妝造配上鏗鏘的鼓點
美妙絕倫、氣勢磅礴的龍舞橫空出世
以全新視角展示春節社火表演
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讓觀眾們
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化妝兩個多小時
穿上二十多斤的行套
錄製十幾個小時
一個鏡頭需要十幾次的排練……
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河南春晚中的震撼表演
讓魯沙爾高蹺火出了圈
網友看完節目驚呼:
又被河大衛驚呆了!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中國人精神與現實的聯絡和象徵,融入於中國人的生活和生命之中。
在民間,最為典型的就是“舞龍”祈福的民間習俗,這個傳統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流傳了兩千多年,至今生生不息。
一支龍舞不僅是對先民精神信仰的告白,更是現代文化潮流與民間傳統文化的一次激情碰撞。
大家還記得哪些“龍里龍氣”的元素?
01 高、懸、巧、奇
走出魯沙爾高蹺的“滋味”
天地玄黃 罰過酬功
日月盈昃 萬物更新
九龍在天 各有所成
隨著九位頭戴龍面具的“春官”祝辭的落幕,社火好戲正式上演。
2008年,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高蹺)之鄉”。
在這裡,每隊社火都有一個儀程官,也叫“春官”(民間稱為說詩的)。春節到單位或居民家中拜年時,儀程官就隨著鑼鼓點子說四句一首的祝辭,一般都是因單位性質職能不同或居民家庭的情況不同而現編現說。
在社火《龍舞》中,“春官”戴上龍頭面具,成為百姓與龍對話的橋樑,祝辭也表達了對龍年的期盼,世界複雜多變,但只要我們做好事、面對挑戰,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成功和成就。
02 少兒街舞中的龍鱗服
一群身穿龍服的“小龍人”出場,以街舞的形式展示龍舞,龍頭出現後,“小龍”化為龍身形成最終的“真龍”。
你知道嗎?裡面有位“小龍人”張國棟年齡只有5歲哦!他是高蹺隊裡的新秀,排練的時候專注得讓人佩服。
這次扮演“小龍人”,不但讓張國棟非常高興,還讓他的新年變得更有意義了。
03 重慶銅梁龍舞
“龍”含量爆表的莫過於來自重慶銅梁的龍舞了。
銅梁龍舞的風俗由來已久,在唐宋時期就有龍舞活動了。清光緒年間的《銅梁縣志・風俗篇》中記載了銅梁龍舞的盛況:“上元張燈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輝煌達旦,並扮演龍燈、獅燈及其他雜劇,喧闐街市,有月逐人、塵隨馬之觀”。這個風俗保留至現代。
銅梁龍舞追求靈活、大氣,以大龍具、大套路、大變化來體現大氣勢。大龍在豐富套路變化中,還採用了遊、滾、翻、穿、繞、盤、騰、躍等多種技法,相互穿插運用,對龍的翻騰飛舞動勢進行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網友喊話:看不夠,真的看不夠。
別急, 河大衛為觀眾們
找了“龍里龍氣”的絕美詩句,
每一句都很美,且寓意豐富,格調不俗。
快收藏備用!
01
《雩祀樂章·舒和》
唐·褚亮
鳳曲登歌調令序,龍雩集舞泛祥風。
彩旞雲回昭睿德,朱乾電發表神功。
鳳凰曲調的歌聲嘹亮,歌詞飽含喜悅和祥和之意,引領著歡慶的節日序曲。
在龍雩[yú]節上,人們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歡樂氛圍。
龍年,龍飛鳳舞,諸事祥瑞,用這兩句詩祝福任何人都很貼切。
02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
山水作比喻,說明對於一個事物不必光看外觀和形式,而要看它的實質和內容,教人不慕虛而求實。
03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悠揚的簫聲四處迴盪,皎潔的明月漸漸西斜,魚龍彩燈歡快飛舞,通宵達旦不覺睏乏。
這首詩描述的是元宵節的夜晚,滿城燈火,眾人狂歡的景象。在這繁華喧囂之中,辛棄疾仍堅守著自己的志向,追逐著心中的理想,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如同詩中的燈火,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實現那心中的偉大抱負。
04
《奉和登驪山應制》
唐·閻朝隱
龍行踏絳氣,天半語相聞。
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龍以威武的姿態行走,腳步有力,如同踏在絳色的雲彩之上,指天上的仙人或神靈之間的對話聲,只能隱約聽到一部分。可謂是最威嚴的龍。
05
《精衛詞》
唐·王建
精衛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
口穿豈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
朝在樹頭暮海里,飛多羽折時墮水。
高山未盡海未平,願我身死子還生!
告訴填海的精衛鳥,如果海水枯竭成了一個乾池子,那麼海水中的魚和龍可怎麼辦呢?詩中富有童趣,讓神話傳說變得活潑了不少。
06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此詩用濃豔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透過奇異的畫面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地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萬變的戰爭風雲。
首句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並借日光顯示守軍威武雄壯;第二句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鬥的殘酷;第三句寫部隊夜襲和浴血奮戰的場面;最後一句引用典故寫出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
為了報答知遇之恩,手持寶劍甘願為國血戰到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家國情懷,以及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07
《望江南·多少恨》
五代·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夢中好像我還是故國君主,常在上苑遊樂,車子接連不斷像流水一樣馳過,馬匹絡繹不絕像一條龍一樣走動。花好月圓春風醉人。
08
《和周元吉左司郊祀慶成韻》
宋·楊萬里
八觚泰畤六郊天,一柱明堂再饗先。
日月旗常寒映雪,冕旒珠玉暖生煙。
風回韶濩龍鱗外,花覆貔貅鳳闕前。
喜溢天顏應未了,又迎慶壽入新年。
在祥和之風的吹拂下,彷彿看到了龍鱗在閃耀,又彷彿看到了貔貅在鳳闕之前威武站立。心中的喜悅溢於言表,因為新年已經到來了。
在這裡,借楊萬里的詩
河大衛祝願大家
新年快樂,新年新氣象
萬事隨心,諸願都如意
綜合自:古詩文網、澎湃新聞、網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