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抱了很大希望的《大唐狄公案》,開播後高開低走,在自媒體平臺不斷的被吐槽。吐槽主要集中在以下幾處:
1、週一圍演的狄仁傑比較差,這個我同意,跟梁胖子比,差不少,但這還不會導致棄劇。
2、不尊重原著,很多地方胡編亂造。比如把馬榮從男性改為女性,將陶乾和狄公與三夫人曹氏的情節融合到女主角“曹安”的故事中。這個也不重要,電視劇改編的多了,即使全部是自己編的又如何? 只要編得好看就行。
3、很多劇情不合理。比如狄仁傑出門辦案從不帶衙役,一般就喬泰和馬榮兩人,這不合常理。還有狄仁傑一個文官,不應該有這麼好武藝。其實以前別的劇這麼編的很多。這些也不重要。
4、還有評論把所有選角都吐槽了一遍,尤勇、鍾楚曦都不合適。這個我認為不影響故事情節,無所謂的。
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吐槽原因,就不提了。
下面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我不太關注演員的演技和是否對原著進行了改編等,雖然這些方面在一部劇評分中佔了很大因素。
對於一個懸疑探案劇愛好者,我判斷一部劇的優劣主要是從情節是否合理、劇情是否連貫、邏輯是否縝密等幾個方面出發。通俗一點講,我希望到結尾我還沒有判斷出真相,故事情節離奇曲折,經常出現反轉和意想不到,但邏輯上卻非常的合理。
對於我的這些原則,4案後只有第一案“鳳印案”是讓我非常滿意的,所以在一案結束後,我寫了篇文對這幾集給予了比較高的評價。確實,魏無疾的介入,以及最終真相是皇后的全盤操控我是一點沒判斷出來,情節反轉非常強,但最後的解釋,邏輯也算比較合理的。
從第二案“屏風案”開始,感覺案子變得非常簡單,普通觀眾可以早早判斷出壞人是誰。如果看過我之前的劇文“屏風案藤坎離奇殺妻”就知道,那時候本案只播出了一半,確切說,此案播出了銀蓮夫人出軌的事情後,我就判斷出,藤坎殺妻大機率。為什麼呢? 一個當地豪紳文人對自己妻子出軌怎會無動於衷,而且故意在狄仁傑等外人面前展現過分的恩愛?可能有人說,他不知道妻子出軌,這可能嗎?注意觀察細節,藤坎抄襲銀蓮的作品,是劇情展示出來的,所以藤坎殺妻合情合理,主線理清楚,至於利用李翰、讓賴二娘子配合、製作殺妻圖假象等這些具體手段就不那麼重要了。本案我覺得還有一處情節沒明白,銀蓮既然跟畫家徐凱感情那麼好,為什麼還要嫁給藤坎,而後再偷情?因為徐得了麻風病? 劇中給解釋了嗎?有哪位看到? 這算個小坑嗎?
第三案“黃金奇案”,要判斷出李晨演的侯愈邏輯更加簡單,船主和當地船運官說出了黃金和朝中官員有關,所以這麼大一筆黃金的利益相關者必會到事發現場,朝廷派來二人劉中使和侯愈,必為二人當中的一人。劉中侍初到時,當地官員和船主都準備送厚禮,但被狄仁傑下屬喬泰破壞,大體能說明劉中侍與黃金案無關,如果朝中之人是他,他就是利益相關者,就沒必要送他厚禮。當地官員和船主被滅口,侯愈作案就很清晰了。其他的情節都是陪襯,答案已出。
第四案“雨師傳說”,當鋪帳房殺老闆的邏輯實在是很牽強,在店裡幹了20年,就因為老闆心思都在瘋女人上就要殺老闆? 老闆心不在店上,不是正好他能更容易的操作得益嗎?本案中還留下了一個與案情無關的坑,那些娃娃兵到底去做了什麼認為遭受酷刑都值得? 為什麼去當掉短刀? 一把軍刀能值幾個錢?
從第二案曹安成為女主角後,基本與她有關的鏡頭與案情無關,純屬浪費觀眾時間,造成劇情拉踏,導演是不是會說,安排點無用鏡頭,給觀眾思考時間?哈哈。
馬榮和喬泰兩個角色倒忙幫太多,比李元芳差遠了。
出現了一些挖坑不填的情節,看懸疑劇時,這是我最不喜歡的,雖然與主案情無關,但觀眾還是希望知道結果,人都有好奇心。
看到這裡,可以說了,此劇與錢導的《神探狄仁傑》系列實在差太遠了,案情邏輯簡單、挖坑不填、不合理情節多、劇情不緊湊,一大堆問題都出來了。
有必要繼續看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