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這個春節,最出圈的熱議話題無疑就是內娛新學派“春山學”,春晚結束不久,《上春山》這個歌舞節目就成為了網綜矚目的焦點,以三位參演明星的走位是否正確為起點,衍生出了一系列討論,從白敬亭疑似被央視主持人“內涵”,到各路人馬下場“站隊”,再到近日白敬亭參加《你好星期六》的表現,整個“羅生門”不僅難得的餘韻悠長,吃瓜群眾們的熱情更是經久不散。
從“花學”到“春山學”,研習、傳播“X學”似乎已經成為了當代網友們賽博社交時不可或缺的娛樂專案。那麼,它們出現的背後折射著觀眾怎樣的心態變化?在內容上又具備了哪些可以總結的共性?從“甄學”到“明學”再到“塢學”,內娛“學派”知多少“X學”的說法被廣泛應用是來源於《紅樓夢》,大量的學者與愛好者們從各個角度對它的研究、探索被稱之為“紅學”。而現在內娛各種被大家耳熟能詳的“X學”,則更多像是網路語境中的“調侃”,網友們將娛樂內容中具有標誌性的“衝突名場面”和“金句”不斷放大,透過自己的認知理解做出揣測和闡釋,並代入真實的社會現象進行挖掘、解析,最終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完成“病毒式”的傳播。其中最深入人心的,當屬由《甄嬛傳》這部經典作品中衍生出的“甄學”,該劇被大家“盤”了十多年,觀眾都已經換了幾茬了,仍然能屹立不倒。究其原因,除了《甄嬛傳》的國民度一騎絕塵之外,它雖然改編自網文IP,整體質感卻不輸正劇也是關鍵。在鄭曉龍導演的操盤下,該劇鏡頭講究,服化道精美,劇情有深度,有“狗血”卻又不止於“狗血”,賦予了“甄學家”們許多可以延伸解讀的空間,才讓“甄學”能夠一直保持活力,不斷的開門納新。當然,放眼整個內娛,同時兼具這些條件的電視劇作品並不多,所以,大部分的“X學”還是來源於綜藝節目,特別是將看點集中在明星社交上的真人秀,簡直就是滋生各種摩擦與衝突的“溫床”。從《花兒與少年2》中誕生的“花學”,堪稱各大“綜藝顯學”中的鼻祖。在語言不通、生活費有限,且外部無人幫助的極端環境下,“花少2”催生出了一個全員“瘋批”的神奇團隊,從房車事件,再到許晴評論兩季“花少”嘉賓,都狠狠的撕開了明星之間“你好我也好”的假象,每個人的小心思和不滿都昭然若揭,堪稱足以載入內娛史冊的“名場面”。在《中餐廳3》中,黃曉明則以一己之力讓全網爭相學習“明學”,在節目裡,他不善於聽取員工意見,又經營統籌能力欠奉,“開除大廚”、“買冰箱”等情節被網友反覆解讀,吐槽聲不斷,一意孤行的“霸總”發言,“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更是成為了網際網路社交中必備的“金句”。不過黃曉明面對群嘲能夠大度自黑,讓“明學”在傳播中逐漸遠離了diss他攻擊他的目的,而是在各種搞笑有趣的延伸裡中變成了善意的調侃。2022年之後,成功接班了“花學”和“明學”的當屬“塢學”。《五十公里桃花塢2》第一期結尾,完成了第一天任務的15個嘉賓坐在一起開會,討論明天的計劃,“老塢民”宋丹丹在大家都不同意的情況下堅持要開篝火晚會,並且希望所有人都表演節目,由此引發了長達9分鐘的“修羅場”,李雪琴欲言又止,汪蘇瀧打圓場,王傳君乾脆拒絕,讓尷尬一步步升級,螢幕外觀眾的血壓不斷升高,經此一役,眾人愛戴的“老藝術家”宋丹丹風評急速下滑,成為了“霸權專制”的“中國式大家長”。在《五十公里桃花塢3》中,“塢學”又有新番,起因是任敏想要在桃花塢裡組一個樂隊,主動找上湯晶媚搭夥,主打一個“半吊子”,不完美也可以上臺演出。但是在邀請鳥鳥遭到拒絕之後,任敏要去陪鳥鳥做飯,而湯晶媚想去再找其他人試試,結果這個提案被湯晶媚拿走更換了形式,任敏被踢出局,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邊緣人,引得她失望落淚,觀眾也紛紛對任敏表示同情。戲劇性的是,透過節目組後來放出的完整版影片,大家發現,湯晶媚在邀請過程中說明了樂隊是任敏的想法,還了自己一個清白,任敏從受害者變成了“綠茶”,讓這次事件的“抓馬”程度則又上升了一個等級。內娛“X學”的出現,背後可以說對映著新媒體時代下網友們不斷迭代的“吃瓜”心態。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與“粉絲經濟”如日中天,明星們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徹底消失,與觀眾的距離越來越近,層出不窮的藝人塌房事件更是讓他們從“食物鏈”的頂端跌到了下層,在如今苛刻的網友看來,“208萬”們必須接受全面性的審視、評判,大家熱衷於撕開人設,親手解構明星,是“X學”不斷湧現的原因之一。另外,在內卷加劇,都市人群離不開焦慮的大環境下,圍觀明星藝人“撕X”,也是一種情緒宣洩的渠道,正所謂“生活中誰都不敢輕易發瘋,但我們可以看別人發瘋”,變相代償之後,“X學”逐漸成了網友們的精神鬆弛劑。那麼,縱觀上文中盤點的幾個“學派”,包括當下相關話題仍在持續發酵的“春山學”,它們之所以能夠吸引大量網友參與,甚至火出圈,都是因為具備了哪些共性?第一,能夠形成“X學”,強烈的戲劇衝突不可或缺,敢撕敢懟才能帶來話題點。但值得注意的是,僅僅是撕X不一定就能收穫內娛觀眾的歡心,過於直給式的“扯頭花”,在文化氛圍以含蓄內斂為基調的國人看來既不體面,又缺乏繞樑三日的“回味”,爽是足夠爽了,卻缺乏代入感和讓人不斷深挖的動力。而東亞式的表面裝作和諧,不把話說透,其實底下暗戳戳地較勁,每個人都在用微表情和肢體動作表達不滿的做法,才會瞬間把內娛觀眾“吃瓜”的興致拉滿。例如《花少2》中經典的“房車大戰”,面對和每個人利益都切身相關的住宿問題,有人想做好人,有人“不懂事”,有人“作壁上觀”,雖然並未爆發成一場“熱戰”,但在暗流湧動中已經將人性真實展現得淋漓盡致,經常被營銷號拿來逐幀分析,反覆解讀。第二,“反轉”是熱度發酵的助推器,“壞人”也可以“輪C”。一門生命力強勁的“學科”,必須像“劇本殺”一樣,不能輕易大結局,有源源不斷的物料讓大家不斷去探究之前未曾發現的“新線索”,每次當網友覺得自己已經接近真相,“壞人是誰”的答案就會發生反轉,直至事件成為一場“羅生門”。就拿“春山學”來說,輿論就經歷了幾次反轉,在《上春山》輪C的彩排影片以及服裝和走位與直播一致的彩排影片都存在的前提下,難以把白敬亭的責任“釘死”,主打一個信則有不信則無,自由心證,所以網友才能夠進行各種主觀解讀,把“春山學”變成了一個討論空間極其寬廣的“腦力遊戲”。第三,“撕X”之中最好要包含能夠製造集體共情的社會性議題,這些衍生話題關乎真實生活,關乎每個人自身,所以會產生如此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幾乎每一個路人都能有感而發進行探討,讓熱度可以呈指數型增長。例如,《桃花塢2》中宋丹丹代表的一種型別的長輩,幾乎是每個東亞小孩成長中的“噩夢”,畢竟大多數人的生活裡都有一個喜歡安排別人,不聽他人意見,嘴上說著為你好,實際上大行PUA之道,動不動就倚老賣老一番的“中國式大家長”,網友被戳中“痛點”後,共鳴不可能不強烈。“春山學”中的白敬亭,則讓人想起了職場上搶功勞搶得不亦樂乎,然後等著其他人幫他“擦屁股”的同事,觀眾則透過對白敬亭的批評,宣洩了在平時工作中積累的憤懣。結語:這屆“吃瓜”網友之所以對“春山學”趨之若鶩,除了春節放假“閒著也是閒著”之外,也是因為明星們在如今“輿論場”越來越嚴苛的大環境下,幾乎都會選擇謹言慎行,儘量不完全暴露出真實的自我,以防“玩火自焚”,哪怕是像《花少5》這樣最容易催生“抓馬”的旅行社交綜藝,也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地走完全程。可以說,網友們能看到激烈衝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與“窺私慾”的機會在內娛越來越少了。而“春山學”則意外發生在看似最不可能出現任何“抓馬”的春節晚會上,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缺性,讓這口“瓜”前所未有的好吃、耐吃,大規模出圈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