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劉子1984,秦朔朋友圈撰稿人)
按習慣,“大年三十央視春晚+正月十五元宵晚會”過後,春節才算過完了。不論央視春晚還是元宵晚會,儘管影響力不似過往,但依然承載著全民關注度。
相比往前十年,今年的春晚有了較大提升,增加了大量AR科技元素,國風也做得相當不錯,分會場也比較亮眼。
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載歌載舞,反倒是劉謙魔術中小尼失誤的小尷尬,而後小撒的“當眾揭發”的互損,充滿意外、真實而親切。
但作為一直關注農村的研究者,對春晚也有感到不滿之處,那就是和農村相關的內容與氣息漸行漸遠。
從八九十年代各種歌唱故鄉的歌曲,到黃渤初登舞臺時的農民工形象,從黃宏-宋丹丹、趙麗蓉-鞏漢林的農村素材,到趙本山們的農村故事,都曾是春晚的主菜。它們或溫情或接地氣或辛辣諷刺,令人開懷、回味不已。
十年前,當時的春晚導演就明確喊出,“春晚不能只有某某某,還要有其他的節目。不僅要在中國受歡迎,還要讓全世界的人都喜歡。”
在春晚全球化、試圖得到全世界認可的征程中,那些“土味”演員們逐漸沒了地位,鄉村也一路“丟盔棄甲”。
誠然,舞美越來越絢爛,科技越來越酷炫,也越來越重視年輕觀眾,小創意也越來越多,但以往的辛辣有料、與民同樂等“地氣”也逐漸消失。
老百姓,過的是日子,需要的是一扇視窗,共情、歡笑或獲得安慰。其實疫情後,從各地鼓勵地攤經濟、重拾煙火氣,到淄博燒烤、貴州村超村BA、長沙、南昌、爾濱等地接二連三地爆火,再到春節檔電影《熱辣滾燙》的火爆、春晚小尼小撒“現掛”成為“最受歡迎語言類節目”……接地氣、真實、真誠,才是贏得觀眾和民意的法寶。
春晚,應該更接地氣,土氣不能少。
八九十年代的春晚,具有鮮明的文化傳承主題,既凝練著家國、民族情懷,又能充分調動全民情緒,諷刺起現狀,針砭起時弊,也精妙有趣,博得滿堂彩;大致隨著趙本山的崛起,而後十餘年春晚,渲染團圓、回鄉之溫情,放鬆、娛樂之氛圍,為大遷徙時代中的人們帶來許多安慰,亦令人懷念。
而近些年春晚的一些“主題”則成了迎合:什麼火就追什麼,年輕人喜歡什麼明星就請什麼明星,王牌節目相聲、小品漸成網路過時梗的集中展示。
誠然,現今網際網路、短影片、娛樂方式高度發達,人民群眾的注意力被分散掉了,但如開頭所言,現在能集中吸引全民關注的,春晚還是最重要的選擇。
從導演到創作者到演員,應當更深入地走向群眾,感受民間,把握時代變幻、脈搏。
此外,應該系統地、批次化地啟用新人。如果還是老人用新法,只能去琢磨年輕人、追熱點,一面難以真正理解,一面又不得不往上靠,待策劃、執行、操弄出來,發現捕捉到的新鮮玩意兒又成了爛梗,結果就是前十年的春晚“網際網路化”。
新人上去,帶著新思維,有幹成事的衝勁,自會用新法,而且身邊就是新鮮事,無需捨近求遠,自然不必把大量精力花到“追新”上(且一“追”就落伍、掉坑)。
譬如,春晚王牌語言類節目,以前的相聲、小品演員們,大多來自草根,也都為春晚花費了巨大精力,往往一句“想死你們了”,就能調動起全民的感情。
與其這樣,不如大膽上新——我偌大一箇中國,缺的不是人才,而是機會。
君不見《一年一度喜劇人大賽》《笑傲江湖》、脫口秀類節目,新人輩出,反響熱烈?
君不見《樂隊的夏天》《中國好歌曲》《中國有嘻哈》、曾經的《中國好聲音》,乃至曾經的《我要上春晚》等,誕生了多少好歌手,多少能打動人心的好音樂?
君不見《舞蹈風暴》《這,就是街舞》等舞蹈綜藝,呈現了多少雅俗共享的藝術之作?
就像春節的飯桌,大魚大肉、老臘肉往往放在那裡鎮場,壓桌子,吃多了也膩得慌,多上點時令蔬菜、瓜果,這頓飯才能吃得下去。
觀眾需要新鮮感,圖個真實、真誠,“一夜成名”的新鮮故事總是令人心潮澎湃,春晚,如此基礎,大可以新老結合、葷素搭配,上桌好菜。
民間才是活力之源!春晚團隊,大可以像那些綜藝節目一樣,或自己下場,或外部合作,深入民間,深入行業,去選人,去陪伴,去共同創作,去鼓舞,去號召,去奏響時代之音。
隨著元宵晚會的結束,一年一屆的春晚團隊可以鬆一口氣了。但老百姓依舊關心春晚,時代也需要改革、更開放的春晚。
但願,明年的春晚,會有更多不一樣。
(本文作者劉子1984,秦朔朋友圈撰稿人)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