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 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裡 ……”
《西遊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國人們的心中有著深厚的影響力,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也讓人記憶深刻。
劇中最經典的角色莫屬於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就十萬八千里,金箍棒也可大可小,面對妖怪的時候也總能及時應對。
這部劇中離開哪個角色都是不完整的,沉穩端莊的唐僧,憨厚可愛的豬八戒,踏實可靠的沙僧,還有日行千里的白龍馬。
隨著《西遊記》的大火,劇中的演員都迎來了事業的巔峰時期,可是不會說話的白龍馬卻在拍攝結束後,被放在了影視城基地,晚年待遇並不好。
楊潔導演曾經兩次探望,都忍不住落淚,但是也沒有給白龍馬提供幫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艱難的拍攝過程
楊潔導演帶領劇組歷經6年的時間終於把25集《西遊記》拍攝完成,一上映就收穫了巨大的反響,曾經創造了中央電視臺最高89.4%的收視率神話,重播多達4000多次。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中第一部被搬上熒幕的作品,畢竟是一部神活故事,按照當時的條件拍攝出來可想而知有多麼的艱難。
楊潔導演在拍攝的過程中,面臨巨大的問題就是錢,沒有錢啥事也辦不成。
劇組攝影師王崇秋建議:西天取經一共有5個角色,白龍馬的戲份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問題好解決,主要是這馬讓全劇組犯了難。
買一匹馬是不可能的,根本問題就是沒錢,無奈只好拍到哪裡,就在哪裡找馬,這個問題讓原本拍攝就不順利的劇組更是難上加難。
按理說,劇組拍攝應該會有資金扶持,《西遊記》劇組的資金呢?
楊潔導演年輕的時候是一位性格直爽,眼裡容不下沙子的人,剛進電視臺的時候得罪不少人,這也為今後的拍攝困難埋下了伏筆。
小時候觀看《西遊記》的時候,並沒有察覺有什麼異樣,只是單純的被電視劇中精彩得到情形所吸引,現在瞭解清楚背後的故事再去觀看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吧。
在海南拍攝的時候,實在是找不到白馬,於是就找了一個棕馬,每天拍攝的時候就刷成白色的,可是一遇到水就現原形了。
即使這樣,也算是有馬了,時間久了之後,這個棕馬也不配合了,人只要一靠近就開始暴躁,整個劇組吃飯都費勁,再被馬踢傷了可咋辦。
無奈就只好從外地運過來一個,可是又太瘦弱了,唐僧也根本都不敢坐上去,壓壞了可賠不起,所以這幾集都是在地上走。
1986年,為了拍攝《弼馬溫天河放馬》這一集,全劇組來到了真正的內蒙古境內,萬馬奔騰的場面確實震撼。
大家都在欣賞場景的時候,楊潔導演注意到有一匹白馬,全身雪白沒有一絲雜毛,低眉順眼的性格溫和,正是白龍馬的不二之選。
但是這並不是一批普通的馬,它是內蒙古軍區某騎兵團團長桑傑扎布的坐騎,是出生入死的戰友,肯定不會同意給人的。
楊潔導演於是就找到了軍區領導溝通這件事,自己是為了拍攝《西遊記》的需要才過來請這匹馬幫幫忙,但是部隊有部隊的規定,所有的東西都是不能售賣和租賃的,無奈之下只好將這批白馬開除軍籍,最終以800元的價格賣給楊潔導演。
從此,白龍馬失去了編制的鐵飯碗,開始了演藝之路,這也為它晚年悲涼的生活埋下伏筆。
一個導演,一個攝像師,一個劇組為了拍攝跑遍了整個中國,當時楊潔導演一個月才有90塊錢的工資,全部用來貼補劇組了。
演員們的情況更是不用說了,每人一天就只有5毛錢的經費,男演員幾乎都吃不飽飯,在全員緊衣縮食的情況下,《西遊記》也差點終止拍攝。
因為電視臺最開始提供的有資金,但是拍攝的過程中會去到很多地方,就有人跟臺裡的領導舉報說:楊潔帶著劇組到處遊山玩水,根本就沒有拍攝。
臺裡也因為這件事情,徹底斷了楊潔的資金,還讓《西遊記》趕緊收尾,要不然就只能爛在手裡。
現在放棄的話就意味著整個劇組,這幾年的心血就白費了,無奈之下,楊潔就開始東奔西走拉贊助,籌取拍攝資金。
1986年春,《西遊記》的前11集在央視播出,觀眾都很喜歡看,於是靠著提前播出的反響拉到了300萬的贊助。
楊潔當時還在電視臺工作,所以她拉的贊助還是歸臺裡所有,並不能全部用來作為《西遊記》劇組的開支,並且版權還歸臺裡所有。
悽慘的晚年生活
楊潔在晚年的時候,經常把自己比作是白龍馬,只有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想起,沒有用了就丟在一邊。
白龍馬去世之後,楊潔含淚寫下來一首《白駒悲歌》:“一定前世是白龍,西馱聖僧立苦功,從此一去千萬裡,負重無言最通靈,難敵歲月一場空。”
《西遊記》大火之後,全劇組的人都奔小康了,就只有楊潔導演跟白龍馬,一個是在家無人問,一個是送到了影視基地。
或許是因為當時拍攝的時候天天吃不飽飯餓怕了,在爆火之後,接連不斷的商演找來,最後師徒四人沒有忍住誘惑,去各大平臺拋頭露面圈錢。
楊潔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西遊記》的續集還沒有拍完,是不會允許他們這樣做的,但是為了錢顧不上那麼多了。
最後甚至還對外說:採訪有楊潔,我們就不去,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楊潔的心,自從拍完之後,四個人從沒有來看過自己。
蔣大為曾經勸過他們:如果沒有楊潔,哪裡有你們成名的機會,你們現在這樣做真是非常的的不合適。
這也就是之後楊潔兩次去探望白龍馬都沒有提供幫助的原因。
剛開始託付給影視基地的時候,看守人員保證的好好的,一定會好好贍養,仔細呵護,聽到這話,楊潔才放心交給她們。
多年後再去看望的時候,白龍馬瘦弱不堪,栓在一個小屋子裡,門口寫著:西遊記劇中的馬,付費拍照。
楊潔心疼的撫摸著白龍馬,去質問飼養人員,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它,飼養人員的一句話讓楊潔說不出話:你覺得在這喂得不好,你就把它接走。
自己儘管是一位導演,可是每個月也就是隻有微薄的退休工資過活,自己實在是沒有能力提供幫助。
最後再去看白龍馬的時候,它被拴在破舊的馬棚子裡,身邊都是強壯年輕的馬,自己有時候連馬槽都擠不進去,瘦弱不堪。
1997年,這個為了拍攝名著放棄鐵飯碗的大功臣去世了,葬在了一個無名處,他或許什麼都知道,只是不會說話,只留下一句深深的嘆息。
《西遊記》這部劇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追求真理的態度時刻激勵著看過的每一個人。
人生本就世事無常,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歸宿與結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為推動中華文化,完善劇情中做出巨大的貢獻,《西遊記》電視劇中也記錄下所有人的付出與努力。
參考資料:
封面新聞:《<西遊記>中的白龍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