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近年來屢屢引發熱議。
去年,我國出生人口創下1949年以來最低紀錄。
1.0左右的總和生育率,僅略高於韓國。
越來越多年輕人對結婚生子避之不及。
除了經濟層面,高昂的養育成本之外。
很多人還考慮到了生理層面,懷孕和分娩對產婦帶來的影響。
各種產傷的案例,讓人看一眼就「恐育了」。
那麼,如果能免除痛苦,會不會就能讓更多人想生孩子?
恰巧,最近上線一部新片。
它的世界觀中,生育不僅不再痛苦,甚至不再有性別限制。
任何人都可以藉由機器代孕,無痛當爹當媽。
這麼神奇?
話不多說,今天就來看看它——
《卵艙一代》
The Pod Generation
本片的主演,都是大家的老熟人。
艾米莉亞·克拉克,《權力的遊戲》中飾演「龍媽」。
一夜成名,吸引了全球無數粉絲。
切瓦特·埃加福,能編能導能演的才子。
曾憑藉《為奴十二年》和《2012》裡的出色演技,提名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片中,兩人飾演一對生活在未來世界的中年夫妻。
既然是未來世界,科技狠活自然少不了。
每天起床的第一句問候,來自於AI管家。
一根試紙,就能全面檢測身體的健康狀況。
早餐也不用費心,3D列印技術就能完美定製。
穿什麼衣服上班這種事,人工智慧也可以精準判斷。
甚至,連人們生活的城市,都是科技打造的巨大艙室。
完全與自然隔離,目之所及的植物都是由全息影像完成。
如此一來,根本不用擔心什麼自然災害。
但要說最「黑科技」的,還得是一個名叫「卵艙」的人工子宮。
只需將受精卵放入雞蛋狀的裝置中,就能完成「代孕」。
與此同時,還能提前定製孩子的長相、性別、喜好。
客戶提出的需求,沒有他們無法滿足的。
剩下的,就全權交給子宮中心的工作人員。
至於家長的參與感,也完全不用擔心。
整個「懷孕」過程,父母都能透過「卵艙」上的螢幕去觀察。
如此一項解放女性身體的發明,自然引得無數人的擁簇。
作為一名渴望擁有孩子的職場女性,瑞秋(艾米莉亞·克拉克飾)也不例外。
在通勤的地鐵上,她的目光總會被其他人隨身攜帶的卵艙吸引。
簡直是最新「時尚單品」。
但,想要得到這個「代孕」機會並不容易。
不僅需要強大的財力,子宮中心的檔期也極難預約。
巧的是,瑞秋所任職的科技公司收購了子宮中心。
身為優秀員工,她獲得了內部的卵艙名額。
欣喜若狂,想也沒想就應了下來。
然而,瑞秋的這一舉措,卻讓丈夫艾維(切瓦特·埃加福飾)深感不滿。
身為植物學家,他討厭所有高科技。
更別說用「卵艙」這種合成材料,來孕育夫妻倆愛的結晶。
但同時,他也清楚懷孕對女性的傷害。
幾番糾結之下,他還是選擇尊重瑞秋。
很快,在子宮中心的安排下,兩人「懷孕」了。
下定決心之前,瑞秋曾參觀過子宮中心。
公司的螢幕上,播放著「卵艙」發明者的一段採訪——
女性不太願意生小孩
因為對她們來說很不方便
在天馬公司,我們希望母親有所成就
我們希望她們能追求她們的事業和夢想
乍看之下,「卵艙」的出現是為了徹底解放女性的母職困境。
同時,也能避免女性因為懷孕而對事業造成的影響。
似乎只要有了「卵艙」,女性就能永遠擺脫生育的困擾。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可否認,「卵艙」確實免去了女性身體上的痛苦。
可作為母親,心理上的痛苦同樣不容忽視。
瑞秋剛剛拿到「卵艙」後,精神狀態和之前全然不同。
從睜眼開始,就恨不得將觀察嬰兒的平板焊死在身上。
無論是刷牙、運動、還是上班,都絕不離手。
即便如此細緻入微,瑞秋仍然對嬰兒的成長充滿不安。
反覆追問工作人員「卵艙」的狀態已是小事。
每天晚上噩夢不斷,總會做出發生意外的假想。
更別說,過分敏感的神經。
稍微晃動一下「卵艙」,都會令她大發雷霆。
如此謹小慎微的狀態,和真正懷孕的母親別無二致。
除此之外,瑞秋不可避免會產生未盡母職的負罪感。
每每遇到傳統受孕的母親,她都心生羨慕。
因為怕痛、怕影響工作,她放棄與孩子產生真實的聯結。
但同時,她內心又極度渴求那種親密感。
更讓瑞秋難過的是,連對「卵艙」的照顧上,自己都不如丈夫。
經常居家工作的丈夫,陪伴孩子的時間更長。
而自己,哪怕帶孩子去公司,也得迫於壓力與之隔離。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她不會因此分心。
多種情緒交織下,令她時常有負罪感。
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
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
科技發展到免除生育痛苦,生育率就會有所改善嗎?
答案顯然存疑。
畢竟,生育背後的問題,遠不止對女性生理的傷害。
首先,生育的經濟成本。
聽起來,機器代孕是個很好的途徑。
但光是預約「卵艙」的定金,就高達8700美元(約合6.25萬人民幣)。
哪怕連瑞秋這種深受重視的精英,都只有靠公司才能勉強承受。
「生」才只是開始,更恐怖的是「育」。
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夫妻兩人不得不考慮賣掉房子。
現實中,育兒更是燒錢。
前兩天,有這麼一則熱搜:養娃到本科畢業平均花費68萬元。
這是《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4版》的資料,看上去已經是個不小的數目。
然而,評論區生活在城市的網友紛紛表示,68萬都算少了。
還有家長算了筆賬說,在上海這筆錢只夠把娃養到5歲……
把娃戲稱為「吞金獸」「碎鈔機」,並不誇張。
其次,教育孩子的責任。
「卵艙」的服務中,同樣包含著胎教的課程。
不僅提供各種音樂和有聲讀物,連嬰兒的口味都能精準培養。
除此之外,還會提前讓孩子為22世紀做準備。
因為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工作機會,所以不光要教孩子技術,還得兼顧概念和合作。
為了確保孩子向更「優質」的狀態發展,還會直接剔除掉孩子做夢的能力。
看起來很熟悉對吧。
即便科技發展到如此境地,卷孩子的情況仍然存在。
這對於家長而言,同樣是潛在的壓力。
最後,倫理層面的問題。
如果說前面兩個問題,還僅僅是針對個人。
那倫理則是更具社會化的反思。
瑞秋曾經做過一個噩夢。
夢中她推著購物車行走在嬰兒特賣會中,隨意選購一名嬰兒便前往付款。
結賬時,導購輕飄飄地問了一句——
今天有買一送一的活動
你確定不要再拿一個寶寶?
荒誕的場景,卻是子宮中心的真實寫照。
畢竟,當生育成為一門生意,孩子不就成了商品嗎。
更細思極恐的是,電影結尾,子宮中心的宣傳片再次出現。
這次他的目標客戶不再是父母,而是孩子。
他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夠選擇父母。
如此一來,繁衍的目的究竟又是什麼?
處處催生的時代下,生育變成傳宗接代的手段。
但我們卻忘了。
這並不是簡單的由誰來生、疼痛與否的問題。
它更不該是母職神話強加在女性身上的道德枷鎖。
生育,不過是一種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
隨心,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