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還記得《換乘戀愛》裡“沙發牽手”的名場面麼?
或者是,世界名畫——“怒那,明天見”
好吧,就算看過一萬遍還是忍不住尖叫!
從古早的《我結》到爆火的《換乘戀愛》,韓國幾乎玩遍了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所有戀綜形式。
眼看著《換乘2》裡貢獻無數名場面的海恩和圭賢情侶的售後還在每天實時更新。
但如果你以為這就是戀綜上限的時候。韓綜總能進入next level。
這次,前任變兄妹,換乘變“骨科”。
聽起來是不是相當炸裂…
目前,開播只有四集,這部依舊由《換乘戀愛》的珍珠pd操刀的《戀愛兄妹》,豆瓣評分已飆升到了9.6分。
剛開始還毫無水花,漸漸的討論度愈來愈高,大有出圈之勢。按照這個質量,不出意外它應該會成為下一個現象級綜藝。
光聽名字和設定,其實難免抱著獵奇的心態,想看看“兄妹+戀愛”能搞出什麼花樣。
但翻翻豆瓣短評,無數觀眾居然稱自己像在看“戀綜版1988”。
的確,在眼看著已經套路化的戀綜模版裡,《戀愛兄妹》的觀感簡直是一股清流,它關於愛情又遠不止愛情,居然製造瞭如此複雜的情感體驗。
有兄弟姐妹的朋友也可以試想一下,在自己最親密的手足的眼皮子底下談戀愛,那是什麼感覺?
肉麻的沒眼看?還是直接公然嗑cp?
直球助攻或者暗自擔心?
而自己,又怎麼在手足面前走起談戀愛的流程——包括但不限於裝腔作勢、凹人設、搞曖昧?
當兄妹buff疊加其上,愛情親情的雙線並行,簡單的設定居然成了人類親密關係的大型展演現場。
節目組請來了四對異性手足,ta們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弟或兄妹。
但卻需要隱瞞親人身份,甚至成為彼此愛情的丘位元。
嘉賓們需要一邊費心掩蓋自己的手足關係,一邊推測誰是誰的家人。
以及一邊操心自己的愛情,一邊給手足牽線搭橋。
在第四集的飯桌上,幾個男嘉賓互相聊著對女嘉賓的印象,話題就逐漸跑偏。
每個人都在幫手足篩選資訊、打聽八卦,甚至都下意識的假裝成陌生人的樣子,推銷著自己的姐妹。
手足就是這樣,對內可以互看不順眼,對外就成了絕對的“自己人”。
這也意味著,除了最基礎的男女cp外。
在節目中,我們還能同時嗑到姐夫和弟弟、嫂子和妹妹、甚至是骨科現場的cp大亂燉。
比如弟弟按照自己的喜好,一眼相中姐夫人選,每天意淫加助攻。
而另一對兒的妹妹則被溫柔舍友降服,渾然不知對方就是自己哥哥的理想型。
兩對手足完美鎖死,簡直其樂融融。
導演珍珠pd在製作戀綜之前,已經在《三時三餐》《尹食堂》等開創慢綜藝潮流的爆款中完成了自我修煉。
也許是傳承了老羅團隊對人情味的尊重,以及對真實感的體察,《戀愛兄妹》與其說是戀綜,但卻漸漸呈現出了別樣的感染力。
相比於父母的代際差異,兄弟姐妹的平等和親密,讓我們很容易鬆弛下來,手足的存在天然的製造著一個微小的烏托邦。
在陌生的環境裡,卻忘了去進行遊龍戲鳳的感情博弈,自然的卸下防備和社交面具,在巨大的安全感中舒張毛孔。
同時,《換乘戀愛》中“到處是前任”的緊張感,也被“ta可能是戀人的手足”所取代。
於是,壓根不用惺惺作態,渾然天成的熟悉感成了《戀愛兄妹》獨特的氛圍。
女嘉賓們圍坐一團玩著遊戲,男嘉賓們外食回來在車上開著玩笑。
雄競和雌競難得的都被削弱,觀眾得以在另一個樸素、舒適的維度裡,先去立住“人”、瞭解人、進而建立愛情聯結。
導演非常有心的選擇了四組關係各異的手足。
宰亨和妹妹世承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兄妹倆從小互懟拌嘴,看似互相嫌棄,但轉頭就會和好。
妹妹看到哥哥的自拍會忍不住想吐,得知他沒被人選擇就幸災樂禍。
但同時,哥哥小小的受傷也能迅速讓世承情緒低落,看到他依舊收穫0票更會忍不住擔心。
而另一邊,同樣是兄妹,龍宇則比妹妹珠妍大十歲。
在只有母親一人的單親家庭裡,奮力為妹妹承擔著父親的角色,習慣了若無其事,也習慣了忍住痛苦。
在兒時的影像裡,明明還是少年的龍宇會在一個轉身裡忍住淚水,為妹妹大聲唱著生日歌。
似乎照顧妹妹,壓抑自已經成了龍宇一種本能。
從外形到職業都無懈可擊,習慣可靠、溫和的他,卻會因為遇到了理想型,又難得的在妹妹的面前呈現出羞澀、不自信甚至是委屈的另一面。
這還不是節目中最好哭的一對。
初雅和賢宇這對姐弟,氣質如出一轍的安靜清冷,也一同相依為命。
在最該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承受著母親患癌病逝的痛苦,又鼓足勇氣逃離疑似家暴的父親,在首爾紮根。
他們並不煽情,也不打算賣慘,在互相療愈的成長中,沒有人比彼此更懂得對方的傷痛和好不容易才沉澱下來的溫和。
在手足互寫介紹信的環節中,初雅寫給弟弟賢宇說:“希望他能克服內心的傷痛,成為一縷自由的風。”
然後,在刻意避開又忍不住想接的眼神裡,是人類親密關係最偉大的表現形式——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有趣的是,節目組利用親密手足,很容易的向我們展示了每個人的不同面向——真正的鬆弛,以及在社交場合不自知的防禦。
這樣的反差恰恰是其他戀綜很難實現的,它已經不僅關乎愛情,更是一種認知自我的可能性。
於是,四對手足——有歡喜冤家、相依為命、長兄如父、精英姐控,有血有肉的在我們眼前上演著大型情景劇。
在一集比一集上頭的觀看中,似乎逐漸品出了節目的終極奧義,特殊的手足之情,和愛情關係形成了一組對照。
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先學會共情和感同身受。
同時,奢侈的享用著一個親密關係的“訓練場”。
節目中的所有人在聽到可以和手足私密對談時,都長舒一口氣,迫不及待的想放鬆下來,和對方聊聊。
而見面後,彼此都會不約而同的寬慰、肯定、再設身處地的給出從外形到行為上的各種建議。
同輩的兄弟姐妹,就像是一面鏡子,在ta的身上同時看到了不同階段的自己。
又在社交場合中,看到對方的另一面,因此而新奇,進而有了“我們都在好好長大”的感慨。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戀綜,會有如此大的魔力。
在兩種親密關係的對比中,一邊是輕盈、溫暖、完全不必患得患失的天然羈絆。
一種是陌生到熟悉,充滿角力、推測和磨合的愛情。
在妹妹面前風趣沉穩的龍宇,在理想型面前完全變了一個人。
而對外圓滑的正燮,面對姐姐則瞬間化身撒嬌小狗。
此時,手足之情成了一種尺度和可能性,它向我們同時展示著人性因為真實才可愛的魅力。
原來親密關係是可以共情和舒適到這種地步的。
裡面有我全部的真誠,和攤開的自我,也有我世俗的道德和責任。
有我的軟肋和鎧甲,和我全情投入的模樣。
從手足,到crush,你能看到不同距離的人際交往在交錯縱橫。
在豆瓣短評和彈幕裡,很多觀眾會調侃這是一部催生、催婚的綜藝。
在生育率極低的韓國,也許節目組確有此意。
但相比於此,《戀愛兄妹》不讓人反感,或者說真正把握住的東西。
其實是在習慣於對親密關係感到失望,預設各種詭詐的當下,激發起我們最原始的,小動物般的一股慾望——
想產生連線,想紮根,想擁有自己的後盾,同時成為別人的後盾。
啊,同時想被無條件的肯定和無條件的肯定別人。
在節目中,看到照顧患癌母親7年,艱難長大的初雅被人好好對待,觀察室的嘉賓BamBam感慨道:“你有幸福的資格”。
是的,人的勇氣無非來自破碎的你也會被“愛人”片片拾起,而“愛人”是所有親密關係的總稱。
這便是《戀愛兄妹》所探討的東西,即如何以愛情為基礎,又跳脫出愛情之外,構建一種溫暖又富有生命力的關係。
說了這麼多,很難想象這年頭,居然還能被戀綜療愈到。
所以,感興趣的朋友趕緊看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