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3》的市場反饋似乎沒有想象中那麼理想,這檔家喻戶曉的晚會型別節目也面臨到節目製作上的難題:口碑不斷下滑,當觀眾滿懷期待欣賞晚會內容的時候,卻發現晚會的呈現質量已經達不到預期。
藉助於節目以及央視舞臺所具備的熱度,市場觀眾的質疑聲音自然也就顯得更加突出。
導致《感動中國2023》口碑下滑的原因有哪些呢?從市場觀眾的反饋來看,一方面是主持人的選擇問題,另外一方面則是獲獎嘉賓的故事無法打動觀眾,當大多數觀眾無法共情的時候,故事也就缺少了一些魅力。
針對主持人的質疑是央視很難進行調整的選擇,敬一丹的離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隨著白巖松年齡的增加,他也會離開《感動中國》系列活動的舞臺,也就是說晚會主持陣容還將進一步全新調整。
當然針對主持人的不滿是建立在晚會本身缺少質量的基礎上,而導致晚會質量不被認可的根本問題並非主持人的選擇,而是獲獎嘉賓的入選。
就市場觀眾的反饋來講,演員牛犇、游泳運動員張雨霏的出現都沒能收穫市場肯定。
誠然牛犇、張雨霏都是各自賽道能力出眾的佼佼者,但是對於觀眾來講,他們的故事似乎並不能夠打動自己,因為和真實生活多少存在了一些距離。
從市場角度出發,越貼近普通大眾的生活、越平常真實的故事往往最能走進觀眾內心,牛犇、張雨霏的優秀有目共睹,但他們的故事想要感動觀眾似乎還差了一些火候。
與其糾結於牛犇、張雨霏配不配出現在《感動中國》的錄製現場,倒不如質疑活動製作方是處於何種角度考慮而安排兩位的入選。
既然觀眾已經不認可晚會的呈現質量,足以證明製作方在選人方面、講述故事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不能夠及時處理的話,只會導致晚會的口碑再一次下滑。
要知道口碑對於一檔晚會的重要性,在面臨口碑崩盤的問題上,《感動中國》系列節目需要及時處理。
主持人的選擇也好,獲獎嘉賓的選擇也好,製作方都應該站在觀眾角度進行考慮,讓主持人的開場白、頒獎詞更能打動觀眾,讓嘉賓的故事更能走進觀眾的內心。
只有這樣,《感動中國》系列節目才符合市場觀眾的期待,才不至於淪為一檔不被認可的門面節目。
考慮到晚會本身屬於年播,央視擁有足夠多的時間針對內容進行調整。
及時接收市場觀眾的反饋,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解決,才能夠幫助《感動中國》再次感動全部觀眾。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