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剁椒編輯部
“啥時候看你都拿著手機刷刷刷!還要不要眼睛了!”“我這是為了工作!跟你拿著手機線上補課一個性質~”
“遊戲有那麼好玩麼?天天見縫插針一打幾小時?”“跟你看小說一樣打發時間唄,說起來我給你開了個免費閱讀會員哈,不用等廣告了,快去看吧!”
“短短几天你到底在網上買了多少東西啊?別亂花錢了!”“你先管管我爸,他抖音上待發貨訂單十幾個呢。”
……
年年都因玩手機而和父母大小衝突不斷的編輯部小夥伴,在今年過年期間總算找到了正確的溝通方式:當家中父母也沉迷手機,化身網癮中老年,溝通時的腰板似乎都直了三分。
有的家長沉迷於紅松社群線上課程,把家裡變成了一個樂器大廳;有的媽媽熱衷於睡前刷免費網文,為都市傳奇愛情感同身受;有的老爸天天泡在本地網紅直播間,藉助看別人的家庭糾紛消解自家孩子不找物件的鬱悶;有的七大姑八大姨又重新成為了“羊毛黨”,為了幾塊錢的提現把刷短影片當成每日任務完成……
別說,有錢有閒的銀髮族,正是不少網際網路APP渴望挖掘的富礦。
By 阿關 近來大熱旅遊城市的郊區土著
今年過年,我家的春聯是我媽寫的,祥龍雲紋紅紙,小篆一字排開,瞧來頗有幾分樣子。來往串門的親朋好友都得叫聲好。
“剛學了半年,一起呀!社群的書法老師回老家過年了,我這兒網上學趙孟頫呢。”我媽被誇的樂開花,邊說邊開啟手機推薦。
現在字帖倒是方便,線上化了都?我好奇的瞄一眼,入目卻是個直播間。
“同學們,注意回筆,不然會側鋒起毛邊,起筆轉,看我啊,這樣提手腕,抬……”鏡頭對準的是桌面,搭配書寫動作,還有一句句女聲解說,講解的分外細緻。
介面倒是陌生,左上角是帶標紅的小站,點贊分享欄全在底部,右下螢幕附帶一個小小的購物車,本以為點進去會是老師帶的貨,沒想到卻是“超值紅松會員年卡”。大大省錢標語下,寫著“買小班課9折,充松果95折”。
“你這用的是什麼?我怎麼從沒見過?”
“紅松這麼有名你都沒聽過?”我媽不可思議的看我,像聽了天方夜譚,彷彿欠缺這條常識會被警察逮捕。“我們都用著呢,就這你還搞網際網路呢?”
“哈?”我一邊掏出手機百度,一邊繼續開啟頁面研究,看了一會兒,不得不承認,返鄉的我,闖入了一個未知的媽媽們的世界。
紅松APP,問起年輕人,十個裡得有九個懵,但家裡上歲數的爸媽們,尤其是退休的老年人,可謂是人手一個。這個平臺,定位就是服務退休人群的興趣生活。
首頁發現頁,入目便是各種直播課程,聲樂、書法、瑜伽、樂器、舞蹈、繪畫……除了常見的興趣,意料之外的也應有盡有,文化一欄有教面相學的,手工一欄不乏奶油膠和超輕黏土課程,棋牌除了圍棋象棋還有德撲,形象禮儀裡的美妝課赫然寫著“眼線交流”。
“你大姨,前兩天報了個剪紙班,我看教的特別好。”母上大人還在唸叨。
“合著你們前幾天聚會,桌上聊的看直播,指的是這個?”
“那你以為呢?”
我以為?我以為是抖音快手影片號,貓貓狗狗段子手,誰承想這一群人退休了閒不住,居然還在上興趣班啊?一天天把躺平掛嘴邊的我不由得汗顏。
“不光是書法,我葫蘆絲、非洲鼓也是在這兒學的,前兩天買了陶笛,還準備找個老師呢。”我媽自豪道。
得,這會兒總算明白我家樂器緣何越來越多,我還當是小區老年服務中心要組樂隊,沒想到全靠紅松APP自由發揮,一整個學無止境。
“花錢嗎?”
“你這問的,上課哪兒有不花錢的。”我媽頗為豪橫的調出小班課列表,一串的付費紀錄,8課時的必學“手指技巧”、5課時的“如何正確吹奏低音”,還有8課時的“腹顫音訓練”,平均每個小班課收費130-270元不等,光是葫蘆絲一項,目前的課時費便超過750塊。“不過我也會選。基本上每一種課程都有試聽,我會找教的仔細認真,閤眼緣的老師。我現在練趙體這個老師就挺好,等四節基礎試聽課一過,我也願意花錢買進階課。”
據我媽說,和她一起吹葫蘆絲的同學,一個班有七八十人,大姨在的剪紙課由於是“金牌老師”教學,更為火熱,一個班學生有幾百號人。大家上課在紅松上聽講,還建了微信群,隨時把練習作業發給老師。“直播還能打賞,有時候老師講的特別好,又很辛苦,我們也會打賞一些松果給他們,他們可以提現。”
“但是如果老師會和你們建微信群,為什麼不直接在私域教你們?平臺不用抽成,影片號不是也能直播嗎?”
“這你就不懂了吧”,我媽晃晃手機,“紅松上新學生多啊,在這裡直播課賣的越好,排名等級就越靠前。而且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把這兒當社交圈了。”
原來,除了課程,這裡的社群也頗為符合“有知一代”老年人,今日熱搜話題裡,我最喜歡的經典歌曲、我的童年記憶、你願意去養老院嗎?你會堅持鍛鍊健身嗎?……一眾話題一字排開,熱門討論點贊人數動輒便超過20萬。
誰說老年人不愛看熱搜?只是微博的熱搜他們玩不轉罷了,我若有所思。點開我媽手機設定,除了微信,紅松已然成為第二大高頻點選的APP,除了知識,社交顯然也被拿捏,難怪成立不到兩年,紅松就收穫了超過2000萬用戶,還在2022年拿到了億元級A+輪融資,BAI資本領投,老股東經緯創投、創世夥伴資本CCV和藍馳創投全部超額跟投。
我還在思考,我媽已經在熱搜裡的打卡廣場看中了一個阿姨剛剛曬的花旗袍,“誒,你快看這張照片,上次你小蘭阿姨還喊我去學旗袍舞呢,專業禮儀老師教的,買他家旗袍送課程!”
“多錢啊?”
“不貴!上好的蘇絲呢!也就小一千!”
啊?這就是財富自由的銀髮族嗎?想想只捨得花19.9聽一節理財試聽課的自己,我彷彿進入新的世界。誰說中老年的知識付費錢難賺?
“要不媽,你再考慮考慮?老師賣的是牌子衣服嗎?我不是嫌你課貴哈,我主要是怕她的料子不值這個錢。”想了又想,我顫顫巍巍開口。
“你別管我了!又不花你錢!你有這功夫管你爸去!一天天的沒少充值付費!”
哈?這還是我那恨不得一雙運動鞋穿三年的老爸嗎?“他不是沒退休嗎?他上啥課?”
“上什麼課!一天天的,充值看短劇呢!”
By ljl,最沒存在感省會的熱心市民
過年回家,坐著和我媽聊天,瞥到她依然亮著的手機螢幕,是字元很大,整齊排版的小說頁面。她嫌手機不斷鎖屏解鎖麻煩,索性就把螢幕自動鎖定時間設定成了五分鐘,這一舉動讓我無意間熟悉了她的一項日常愛好。
這件事讓我立刻回想到三年前給她換手機的時候,啟用、設定全都做完,她問我的第一句話竟然是“百度在哪兒?我要找小說看”,第一次用蘋果手機,她完全不會用Safri瀏覽器,百度App有小說Tab,她能直接找到自己想看的網文。那個時候她已經熟練掌握微信、快手、淘寶乃至拼多多的用法,小說是新的愛好。
據說這是一起跳廣場舞的姐妹傳授給她的殺時間方式,沒想到成了我媽一直堅持的習慣。
最近兩年,中老年人看網文似乎越來越普遍。最誇張的一次是去年過年回家,下高鐵打車時看到司機見縫插針地看網文。手機支架就在中控臺上,遇到紅燈停一分鐘,司機師傅就迅速切換到小說頁面看一兩段,坐在後排的我沒好意思湊近確認司機看的是什麼型別的小說,但依然被震驚到瞳孔地震,見過刷抖音的,見過看直播的(甚至有刷擦邊直播),第一次遇到開著車還看小說的。
過年聚在一起聊天,表妹也說她爸現在沉迷小說,“可太上癮了,睡覺前能看一個多小時,吃飯時候捧著手機在看,做家務的時候還會聽書。”尤其春節期間沒什麼事情,父輩們看小說的頻率就更高了。
「銀髮低頭族」沉迷起網路來,有時候比年輕人更誇張。一些調研報告顯示,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網時長超過4小時乃至6小時,直播間購物、熬夜等小說更新、頻繁刷短影片、線上交友婚戀......老年人追趕時髦熱情超乎想象。
表妹告訴我,她爸主要看男頻修仙還有歷史類的小說,“章節超級長,有的能到一千多章,只要一看起來,就沉迷了。”
我媽看小說的習慣好像不太一樣,“我雜七雜八啥都看,隨便點進去就看一點,能看多少算多少,覺得特別好看才會一直追著看。”以我微乎其微的網文知識判斷,當時在她手機螢幕上看到的內容,大機率是都市言情類。
看起來,中老年人看網文的分類和年輕人也差不多,男頻、女頻,男性幻想成王稱霸,王侯將相,女性無論什麼年齡總會對細膩的情感內容更有感覺。我試著下載番茄小說,把使用者偏好設定成男性、50歲以上,平臺主推的內容包括官場文學、隋唐演義、東北黑道往事這些內容,和表妹介紹的情況基本一樣。
但中老年人和年輕人不同的是,他們絕不會為網文內容,甚至是休閒娛樂付費。
表妹她爸是在番茄小說上看,我媽依然還在用百度,平臺上有免費榜單,我媽主要就看這裡的內容。
出於好奇我開啟百度小說頁面看了看,平臺也有付費內容,但設定了很多減免優惠的勾子吸引使用者,比如要看影片、玩遊戲賺書幣,無非多等兩三分鐘,長輩們是可以接受的。現在在百度看小說還能掙錢,點進百度小說頁面,立刻會彈出「每天閱讀10分鐘,領取紅包大獎」的頁面。
“要是看小說還花錢,那我就不看了”,我媽的表述很直接,我試圖找到她沉迷網文的原因,核心就是付費問題。
過去,我媽每天晚上雷打不動的要看電視劇,有時會看到很晚,但最近兩年她看電視劇的頻率直線下滑。家裡換了網路電視之後,雖然也安裝了有線電視盒子,但她還是用不習慣,覺得操作麻煩。登陸影片網站看劇,幾乎都要付費成為會員,這才是她減少看劇的最主要原因:“錢多的沒處花了?看電視還要花錢”,從電視時代走來的老年人天然覺得影視劇內容就應該是免費的,更何況節儉了一輩子的媽,會覺得把錢花在這個上面不值:“不看就是了,還有別的事兒能幹。”
所以看網文小說就成了她睡前的習慣,有時是刷短影片,兩者使用頻率差不多。
免費網文,或許就是屬於這屆長輩的文藝復興。
By 阿飛 西北某城鄉交界處的吃茶人
每逢過年,少不了的就是走親訪友,尤其在家族觀念相對濃厚、普遍重人情的西北縣城和農村,過年就是一個大型的社交現場。小時候我就喜歡鑽在這些場子裡面聽大人講八卦,從鄰里之事到各家子女,總有新鮮事可聽。
但今年,話題似乎在悄悄轉向。
“這是我在抖音直播間買的杯子,9.9買了150個,你看看質量怎麼樣?”
“這個褲子你摸摸,我在快手上買的,不超過100塊”
“隔壁縣的某某在直播帶貨賣藥(保健品),聽說賺了不少錢呢”
不論是在自家,還是大姑、舅舅家,關於直播間購物的話題頻繁出現在茶桌飯局上。好不容易與長輩有共同話題,我見機趕緊插話:“誒,那你們認識董宇輝嗎?還有李佳琦?”我爸聽完後茫然地搖搖頭,順便問一句“誰呀,很火嗎?”我媽倒是知道,但回答並沒有如我所期,“看過幾次,但沒買過,我平時也不怎麼買化妝品啥的。”
站在旁邊的姐姐突然說,“我經常在李佳琦直播間買零食和護膚品”,這倒是不用質疑,姐姐家到處擺滿了零食,豆皮、紅糖薑茶、牛肉粒……一問都是在李佳琦直播間下的單,就連生日姐姐都會提前看看心儀的禮物在李佳琦直播間能不能蹲到。
不僅父母,購物癮更大的姑姑姑父、還有媽媽的好閨蜜也幾乎都沒有在董宇輝、李佳琦等我認為的頂流主播間買過東西。好奇之下我打開了父母的購物單,發現關注列表和訂單顯示的主播,我一個都不認識。但只要問起來,爸媽對每個主播的背景都非常瞭解。
“咦?這不是去年開相親直播的那個人嗎?”
去年過年回家時,我媽總在空閒之餘看一個相親直播間,主播犀利、火爆、愛罵人的脾氣,加上上麥相親的都是附近縣、區的年輕人,很是受到當地父母輩的關注。我媽看都沒看直接說,“是,後面這個人開始拍一些家庭糾紛的段子,離婚的、跳河的都有,然後現在還在帶貨,主要賣保健品,說對身體特別好。”
短暫觀摩了一下直播間之後,主編反覆強調的“無副作用”、“無新增劑防腐劑”等話術在我看來非常存疑、值得再去深究,“真的有人會信、會買嗎?”我忍不住問了一句,“某某家買了不少呢”、“上次你姨還跟我說,要不買來試試,讓我給攔下了”。
隔天串門時,同樣的話題又出現了。大家一邊分析:“那就是吃了不會有問題、但也沒什麼作用的東西嘛”、 “這個人聽說在他們那邊名聲一般”;又一邊感慨,“聽說現在直播賣貨掙了不少錢呢。”
此類在當地小有名氣的主播,並不在少數,而且大多數的路徑都非常一致:起先透過有爭議的短影片或直播內容博眼球,然後跟住趨勢轉型為帶貨主播,雖然沒有專業的選品,還是有不少人願意買單。賣貨之外,在一個關係相對緊密的地區,這些當地網紅的另一大作用,就是持續地為大家提供新的飯桌談資。
除了關注的主播列表,我發現我爸在直播間下單的頻率比我還高,而且在不同的平臺上購買的產品和價格完全不一樣。在快手的訂單,主要是價格低於100元、甚至大多數都是9.9元的訂單,紙巾、剪刀、手電筒、便宜首飾、宣紙等非剛需的消耗型產品居多,“買了很多便宜的盤珠,也知道肯定是假的,就是買著過過癮吧。”
而在抖音的訂單中,雖然也不乏9.9的紙巾、一次性紙杯,但更多是價格相對較高的鍋具、衣服等實用日用產品。“快手的東西雖然便宜,但是很多質量都不好,抖音相比之下東西還是更好些”,我爸順便總結道。
相比之下,我媽倒是冷靜了不少,“以前我和隔壁你阿姨老愛買,快手、拼多多上幾塊錢的東西可多了,隔三差五取快遞,但時買了太多低質量的東西,也覺得挺沒意思,最近沒怎麼下過單了,買還是買好一點的。”
雖然每年回家都能感知到父母與我們衝的不是用一片浪,但認真瞭解才發現,基於地域性、當地中老年人的喜好,原來父母們的網路世界,也有自成一派的獨特。
By 爾爾 內卷大省的優秀“春學家”
“家人們,快來幫我點一點,還差兩個元寶就可以提現了!”
“互幫互助,我這裡還需要一位新使用者。”
春節期間,家族群裡這類求助資訊每天都不間斷。出人意料的是,活躍在微信群裡的不再是年輕的90後、00後們,而是逐步掌握網際網路衝浪法則的長輩們。這類訊息之後,往往還會緊跟一條密密麻麻的數字和圖示,點進去一看,原來是拼多多的拉新招式在銀髮一族之間“捲土重來”了。
“這可不是騙人的,只要湊夠人數,完成任務,直接就能提現到微信零錢裡面。”正月初五的一次家族聚會期間,蕭蕭的叔叔興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紹道,“這裡還能看到我的提現記錄,瞧,上個月我剛剛提現了一百。”
作為95後,蕭蕭對拼多多這種“互助提現”、“砍一刀”的套路自然十分熟悉。“這就是吸引新使用者的一種手段,前幾年就流行過,但最終都是白白浪費時間,永遠湊不夠人數。”
令蕭蕭沒想到的是,叔叔的一番話卻吸引了幾位阿姨的注意,紛紛讓叔叔再詳細解釋一下。“別的東西都不需要,只要把資訊複製給別人,讓他們幫你點一點、助助力就行。”阿姨們邊聽,邊開啟手機下載拼多多。
話末,叔叔不免感嘆了幾句,“最開始提現比較簡單,次數多了之後,提現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據他介紹,從去年開始,他一共提現了七次,每次一百元。“一開始只需要找二十幾個人,現在至少得找一百個人,原本以為湊夠兩個「元寶」就能提現,沒想到還要繼續找人攢夠「星星」,最後還要滿足積分數量。”這些任務,必須要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完成,超過這一時間限制,此前累計的所有積分都會作廢。
“如果有人回訊息不及時,就很容易失敗。”上個月,叔叔找了176個人幫忙才提現成功,“動員了我的同學群、老鄉群們。”
不過,這對於賦閒在家的中老年群體,並不算是什麼難題。“頂多就是花費一點時間,找找身邊的朋友和家人。”雖然智慧手機在中老年群體的普及時間不算長,但是他們也逐漸成為網際網路上的“成熟玩家”,朋友圈的活躍度和積極性絲毫不落下風。
“那這簡單呀,我們同學群裡有五十多個人,每個人幫我點一下就能成功了。”手速快的阿姨迅速行動起來。在“薅羊毛”的心態之下,沒有人再去細緻追究背後投入的時間和精力。
聽到“提現”二字,又有阿姨湊上前來,傳授出她在網際網路上“薅羊毛”的心得。
“其實抖音、快手上都有做任務、領紅包的活動,只要按照要求做,每天都能領幾塊錢。”數目聽起來不大,但是阿姨也十分滿足,這些錢甚至能覆蓋兩個人的手機話費。
短影片平臺的紅包任務其實也並沒有太多新鮮的形式,“先是看夠幾十條廣告,每條廣告25秒,再是看直播,每個直播間需要停留30秒以上,最後再是刷短影片,總時長越長,積分越高,對應的紅包金額就越高。”除此之外,好友互動、點贊等短影片互動行為,都可以攢積分。
圖源:快手
“想要完成所有的任務,至少需要三個小時的時間。去年一年,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刷會兒短影片,平時做飯的時候,也會把手機放在一旁,增加觀看時長。”阿姨也笑著承認,每次出門都要四處尋找WIFI,“稍微放鬆一點,任務可能就完不成了。”
阿姨的話音剛落,就聽到幾句認同的聲音,“反正閒來無事也是刷短影片,邊刷邊攢紅包,穩賺不賠呀!”
聽著阿姨們熱烈的討論,我不禁問道,“如果紅包機制取消了,你們還會刷短影片嗎?”
“那肯定就再看別的,我前幾天聽人說,看小說、短劇也可以領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