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一隻雄性東北虎打算回去享用自己捕殺的馬鹿,然而在它的獵物身邊卻出現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烏蘇裡棕熊正在馬鹿屍體上睡著大覺,獵物已經被吃掉了一半。老虎慢慢靠近到距離獵物15米處,酣睡中的棕熊也察覺到老虎的到來,它起身衝上前去準備迎戰老虎,顯然棕熊並不想放棄已經霸佔到手的獵物。然而,馬鹿之側,豈容棕熊酣睡?蕭索的寒冬裡,兩大王者之間爆發了最頂級的決戰。一方是素有百獸之王威名的東北虎,另一方則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腐強盜棕熊,究竟會鹿歸誰手呢?
戰鬥一觸即發,老虎在棕熊身邊進行了五次跳躍,轉過身來,面對著棕熊矗立著,尾巴掃著地上的積雪,獸王面目猙獰,露出長長的獠牙,聲聲嘶吼刺破森林的靜謐,一心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獵物。霸道的棕熊也在距離老虎15米的地方停下來,把它的前爪搭靠在被積雪覆蓋的一段倒木上,展現著自己強橫的力量。雙方相互試探、威懾、攻守互易,保持這樣的姿勢站了一會兒後,老虎和棕熊各自散開了,老虎放棄了本屬於自己的馬鹿,棕熊則贏得了這次爭鬥的勝利,繼續霸佔著老虎的獵物。
這一幕是棕熊與虎關係當中較為常見的場景。不同於很多營銷號杜撰出的狗血搏殺故事和”東北老故事”。以上這個事件是在20世紀70年代真實發生過的,已經被收錄在多篇科考論文當中,如阿穆爾虎工程專著《第19章:阿穆爾虎與棕熊、黑熊的關係》。
在俄遠東南部的泰加林、闊葉林和落葉林的混合森林生態系統中,共同棲息著阿穆爾虎、烏蘇裡棕熊、亞洲黑熊。由於這三個物種擁有共同的棲息地,老虎和熊之間互相接觸,形成了複雜的關係。
在前文《遠東泰加林裡的大惡魔,百獸之王東北虎竟是其爪下亡魂!》中,已重點分析了熊對虎的獵殺關係,作為該文的姊妹篇,本文將重點分析熊對老虎食物的獲取關係。這個關係遠比熊對虎的捕殺要來得更多、更頻繁,但也被人們忽略得最徹底!
文中所引用的內容均來自於科考論文,某群體不要用自己崇拜的社交賬號推文、媒體網文、地攤爽文、聊天截圖、拼音讀物來碰瓷。
接下來本文將逐一解答以下幾個長期遭受造謠和誤導問題:1、烏蘇裡棕熊如何在冬季捕獵?2、老虎的獵物為什麼經常被棕熊獲取?3、熊會主動迴避老虎的足跡嗎?4、為什麼熊殺虎比虎殺熊少?
現在開始逐一解答。
一、烏蘇裡棕熊如何在冬季捕獵?
烏蘇裡棕熊和亞洲黑熊同屬食肉目,是毫無疑問的食肉動物,但二者均以素食為主,兩種熊的素食比例分別達到了78.4% 和 94.1%。而在伊萬先生2012年論文中指出,烏蘇裡棕熊的飲食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植物來源的食物佔比高達89.7%,被棕熊吃掉的維管植物有 66 種,蒙古橡樹的橡果和韓國雪松的堅果是棕熊育肥期間最重要的食物。
但當冬季降臨,錫霍特-阿林中部的熊幾乎沒有植物性食物。唯一的食物來源是大型動物,熊會親自獵殺大型哺乳動物,同時也會從其他掠食者(老虎和猞猁)口中獲取獵物。在棕熊的飲食中,大型哺乳動物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春季和飢餓的時候,這種捕食者會大量捕殺有蹄動物(Kostoglod,1981)。
棕熊的狩獵技術很老套,無論是捕食野豬、馬鹿、老虎甚至是同類,都採用了同一種狩獵方式。科學家們根據長期觀察,已經總結出了棕熊的狩獵方式:棕熊會長時間追逐獵物並伴隨著頻繁的迂迴動作,時常與獵物的路線保持平行,長時間的追逐讓獵物筋疲力盡,並尋找最佳時機疾馳而上擊殺獵物。
例:棕熊追殺野豬(Kostoglod,1981)。
1975年3月2日上午,降雪後的第4天,大棕熊追殺一頭大野豬。棕熊追擊了 14 公里,繞了 13 條彎路,拉直了和野豬的路徑。棕熊繞了一些彎路,始終以與野豬的運動平行的路線移動並確定野豬的位置,然後疾馳而過。長時間的追逐後,棕熊最後一次迂迴沒有再遇到野豬,就停止了追擊。
在另一個案例中,一隻棕熊使用相同的狩獵方式,在追逐超過 18 公里後追上並殺死了一頭兩歲的野豬。
例:棕熊追殺老虎(Kostoglod,1981)。
1976年3月,一起大棕熊追捕一隻前掌墊寬10.5釐米的雄虎,棕熊連續追蹤虎超過14公里。最後虎穿過了上面有很多人類腳印的冰封河道,熊才停止了追捕。
在另一起事件中,在河灘上發現了被棕熊吃掉的老虎殘骸,數公里的河灘上佈滿了掠食者的腳印,老虎不斷地迂迴繞圈,試圖逃脫追捕,但最後仍然被棕熊抓住並撕成了碎片。
例:棕熊追殺棕熊(Kostoglod,1981)。
1975 年 4 月 16 日,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棕熊追殺同類的事件。經過了長達 12 公里的追逐,一隻公棕熊殺死並吃了一隻比他小一點的公棕熊。
長途奔襲是棕熊最重要的捕獵方式,動輒就在積雪深度超過40釐米的雪地裡追擊獵物超過10公里以上,哪怕是靈活且暴發力強的老虎也會在棕熊的長途追殺下喪命。當然棕熊的捕獵方式也和其他所有掠食者的捕獵方式一樣,都做不到萬無一失。
二、老虎的獵物為什麼經常被棕熊獲取?
棕熊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腐強盜,幾乎所有與棕熊同一生境內的生物都要忍受棕熊的橫行霸道。無論是花栗鼠、狼、猞猁、美洲獅、老虎甚至是北極熊都會成為棕熊行霸道的物件,無一例外。
只要能填飽自己的肚子,棕熊的霸道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面對來之不易的食物,棕熊能蹭就蹭,能偷就偷,偷不了就搶,搶急眼了甚至還要打死主人。
在俄遠東地區,當熊的育肥季節來臨,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卻是小巧的花栗鼠,這種小動物會用松子填滿它們的儲藏室。但在雪松林中可以發現異常豐富的熊足跡,這些熊正在集中挖掘花栗鼠的儲藏室,甚至在一些河流沿岸的純雪松林中,每 1 公里的路線上有多達 10 個花栗鼠儲藏室被熊洗劫了。花栗鼠的種群可能在錫霍特-阿林中部整個熊群的秋季育肥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即使不是決定性作用(Kostoglod,1981)。小花栗鼠面對熊這等龐然大物的劫掠行為,也只能表示無可奈何了。
當嚴冬降臨後,烏蘇裡棕熊已無素食來源,這時候棕熊除了自己捕獵大型動物外,更多的情況則是依賴其他掠食者的狩獵本領,然後對它們的獵物予以掠奪!此時,花栗鼠的劫難已過,下一波的受害者換成了猞猁和老虎。
沒錯,即使是老虎,貴為百獸之王,早已雄踞食物鏈頂端,但也避免不了成為棕熊的獵物,更避免不了成為棕熊長期飯票的現實!
當棕熊遇到大型掠食者的蹤跡,通常會選擇跟蹤它們,並朝著大型掠食者前進的方向前進。科學家觀測到棕熊跟蹤老虎的足跡5次,跟蹤猞猁的足跡3次,棕熊有三次成功找到了它們的獵物(Kostoglod,1981)。
第一次,棕熊跟著老虎的足跡走了兩公里,棕熊發現了老虎的獵物的。棕熊停留了大約一個星期,把獵物都吃光了。在此期間,老虎返回到獵物身邊,但被棕熊打跑了。這個事件就是本文開頭所描述的棕熊搶劫老虎的事件。
第二次,棕熊吃完老虎的獵物後,沿著老虎的足跡走了2.5公里,又折返回到它的進食地。第三次,棕熊經過長時間的長途跋涉,發現了老虎的蹤跡,追蹤了3公里的路程,它發現了一隻秋季被捕殺的黑熊的屍體,棕熊又跟著老虎走了三公里。除了這些事件,科學家還有兩次觀察到棕熊在10公里和20公里外追蹤老虎。
而在1992年至2013年的阿穆爾虎工程研究期間,採用了更多的研究方式,統計了更多的相關事例。根據熊利用老虎獵物的方式,科學家確定了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熊在老虎離開之後找到獵物的殘骸。第二種情況是熊發現老虎在捕獲獵物時,就把老虎打跑並霸佔了獵物。第三種情況是,老虎和熊都沒有離開獵物,而此時一個掠食者容忍了另一個掠食者存在,暫時將獵物交給另一個掠食者。
在熊非冬眠期間,科學家觀察到虎捕獵的370個獵物中有64個被熊光顧,64個獵物中有18個虎未能如願利用,18個獵物中有11個被熊搶走。熊獲取老虎獵物的真實比例會更高,因為在科學家到達之前,更多的老虎獵物已經被熊利用完了。
熊對老虎獵物的利用會導致老虎捕獵的獵物數量增多,在有蹄動物密度較低的地區,影響會更嚴重。老虎的獵物被熊佔據,尤其對母虎影響不利,獵物短缺會影響母虎繁育後代以及虎崽的成活率。
以下是幾例熊與虎之間因搶食發生的衝突大戰!
例:棕熊搶食殺死年輕虎。
1956年末,由於缺乏食物,很多棕熊沒有入穴冬眠,到晚秋仍在外面遊蕩。一隻雌虎帶著她長成的三歲幼崽,襲擊了一群野豬並殺死了其中一頭。雌虎離開了獵物,將小虎獨自留下。一隻遊蕩的棕熊偶然發現了這隻年輕虎和他的獵物,掠食者之間發生了一場戰鬥。雪地上散落著兩隻掠食者的毛皮碎片和大量的血跡。熊贏得了戰鬥,將野豬屍體拖到了一棵風吹倒的樹下,並在那裡吃了好幾頓。吃光野豬後,熊回去吃小虎,但被人類嚇跑了。
例:棕熊搶食殺死成年母虎。
1959/1960年冬天,錫霍特-阿林地區的一個山谷裡生活著一隻雌虎和她的幾隻兩歲大的幼崽。雌虎捕殺了一頭野豬。雌虎帶著幼崽離開獵物返回巢穴途中,與一隻遊蕩著進入了該區域的大棕熊遭遇。在戰鬥中棕熊殺了雌虎。棕熊也受了重傷,之後他吃掉了野豬和雌虎。”
例:老虎殺死偷吃虎獵物的母棕熊。
一隻母棕熊帶著自己一歲大的幼崽進食被大雄虎殺死的鹿,當大雄虎返回時與母棕熊暴發了戰鬥,經過20分鐘的打鬥,母棕熊被殺死了,大雄虎也受傷嚴重,幾乎是爬著退進了灌木叢(戈羅霍夫,1973)。
例:棕熊搶劫公虎的野豬。
一隻棕熊襲擊了一隻雄虎,並搶走了它的野豬(戈羅霍夫,1973)。
例:棕熊殺死吃熊獵物的母虎。
1959年10月,在烏蘇里江流域,一隻棕熊襲擊並殺死了一隻正在吃其捕殺的野豬的成年雌虎。
近些年來,隨著俄遠東南部地區的森林裡裝上了越來越多的攝像頭和陷阱相機拍攝下了二者的互動,更加證實了熊經常跟蹤老虎的事實。
2017年,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一隻大棕熊反覆追蹤一隻成年母虎奪食。後來這隻大棕熊消失了,最大的可能是被獵人射殺了。
網路上流傳著一段影片,顯示了一隻老虎在尋找黑熊的洞穴,棕熊在雪地裡一直跟蹤老虎的蹤跡,這是兩個物種間經常發生的事情。
2023年9月,一隻棕熊糾纏著一隻老虎,遭到老虎的驅趕,隨後棕熊又折返回來。
三、棕熊會害怕老虎的足跡嗎?
前蘇聯老獵人貝科夫(Baikov,1925)曾提出這樣的觀點:“熊通常害怕老虎,一旦遇到老虎的蹤跡,就會垂直地逃跑。遇到老虎時,熊會爬到樹上躲避攻擊。”
很顯然,貝科夫的觀點在大量的實地科考面前已經被證實錯得離譜!
無論是在科考論文《在錫霍特-阿林長期跟蹤未冬眠棕熊的經驗》、阿穆爾虎工程專著《第19章:阿穆爾虎與棕熊、黑熊的關係》、《錫霍特-阿林的棕熊:生態、行為、保護和經濟利用》、《阿穆爾虎與棕熊、亞洲黑熊的種間關係》中的結論都與貝科夫的說法截然相反。
伊萬先生在論文中指出棕熊面對老虎蹤跡的三種情況:
第一種,棕熊踩著老虎的足跡有助於在深雪中移動;
第二種,棕熊為了獲取老虎捕獲的獵物;
第三張,棕熊把老虎當做潛在的獵物。
事實上,棕熊不僅不害怕老虎,遇到老虎的蹤跡也不會迴避,還會積極追蹤老虎,隨時準備獲取老虎的獵物甚至是捕殺老虎。
即使亞洲黑熊面對著老虎和棕熊兩大天敵,儘管頻率遠不及棕熊,但黑熊也會追蹤老虎的足跡,也經常獲取老虎的獵物。
假如熊真的害怕老虎,見到個老虎足跡都要迅速跑掉,就不會有熊經常獲取老虎獵物的事件發生。這個頻率更是高達17.29%!
正如本文第二節所述的內容,在阿穆爾虎工程研究的21年間,虎捕獵的370個獵物中有64個被熊獲取,佔比17.29%;64個獵物中有18個虎未能如願利用;18個獵物中有11個被搶劫,另外7個則是被迫共享。
相應的,阿穆爾虎工程研究的21年間,老虎獵殺的763個獵物,熊只佔比2.2%,也就是763個獵物中只有17個是熊。
熊影響虎的主要方式:獲取虎的獵物(佔比17.29%)。
虎影響熊的主要方式:捕獵熊(佔比2.2%)。
熊影響虎的方式與虎影響熊的方式相比較,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佔比上,熊對老虎的影響都遠遠超過老虎對熊的影響。
四、為什麼熊殺虎比虎殺熊少?
這個問題還有很多其他的問法:為什麼老虎的獵物經常被棕熊獲取?為什麼老虎幾乎不搶棕熊的獵物?為什麼虎殺熊比熊殺虎多?
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一個:這一切都是自然屬性決定的!
▲2017論文提及的45次熊虎衝突
在論文《阿穆爾虎與棕熊、亞洲黑熊的種間關係》總結了老虎與棕熊的45次衝突。其中虎主動攻擊是13例,棕熊主動攻擊是8例,在 51.1%的例子中,虎獲勝,在26.7%的例子中,熊獲勝,在22.2%的例子中,未分勝負。
這時候,某群體就會提出虎捕殺棕熊的數量更多,虎的勝率高,所以虎比棕熊更強。單純的比較擊殺數量,能否判斷出誰更強嗎?
只強調數量,一切都是為了欲蓋彌彰,試圖掩蓋兩大真相。
真相一:僅以老虎之長對標棕熊之短,卻對棕熊的長處閉口不談!
老虎的長處就是捕獵。老虎作為食肉的積極掠食者,它的身體構造就是為了高效地捕獵,這是本能驅使的。老虎需要的是大量的新鮮肉食,因而需要經常性地捕獵,當虎遇到比自己弱的熊時,這也是寶貴的獵食機會。老虎捕獵數量多,只是因為老虎需要去捕獵,需要去吃肉食,老虎不捕獵就會餓死。這一切都是自然屬性決定的。
棕熊的長處就是帶走爾等的獵物。棕熊作為高度素食的清道夫,它的身體構造更適合食腐。儘管所有的熊物種都有捕獵的能力,但因為熊是機會主義捕食者,它們與獵物之間的捕食關係相對鬆散,造成了熊捕殺的獵物少,也只在很少的情況下才會將老虎作為獵物。熊還具有雜食屬性,棕熊和亞洲黑熊均以素食為主,但它們也會經常追蹤老虎、猞猁等食肉動物,隨時準備獲取它們的獵物。這也是自然屬性決定的。
所以,老虎的長處是捕獵,棕熊的長處是搶劫。
假如以棕熊之長對比老虎之短,結果就是另一番景象。
只有棕熊搶劫老虎獵物的份,而老虎搶劫棕熊獵物的事件基本沒有。
既然某群體認為老虎是無敵的,可以各種虐殺棕熊,隨意稱王稱霸。為什麼連自己捕殺的獵物都守護不住,在大強盜的淫威面前,怎麼就心甘情願的做起了打工虎呢?打工虎既對不起某群體賜封的無敵威名,更無法讓老虎無敵論自圓其說。
故而,某群體只敢提老虎捕獵的數量,卻對棕熊搶劫老虎的數量絕口不提。然而,食肉動物之間的生存競爭可不是隻有捕食一層關係,還有著其他更為複雜的互動關係。
真相二:只談數量,不談質量,無視具體個體的差距!
老虎捕殺的棕熊都是母棕熊、幼年熊,從沒有成年公棕熊。也就是被虎捕獵的熊都是普遍弱於老虎的熊,在體重層面都已經低於老虎了。某群體鼓吹的老虎四兩撥千斤根本不存在,竟然連戰勝同體重熊的記錄都沒有!
獸王只能殺弱,一直都是某群體想要回避的問題。因為恃強凌弱成就不了獸王的英名,只好避而不談。也只能試圖用數量掩蓋掉個體質量的差距。
正如某群體作為成年人,哪怕打趴下全體幼兒園學生,依然證明不了你很強大,因為恃強凌弱成就不了強者,只談數量只能證明你是個慫包。
無論是熊盯上了老虎的獵物,還是老虎去捕獵,目的都是為了一口吃的,都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都是為了生存下去,也都是在將自己的看家本領發揮到極致。這一切都是自然屬性決定的。
生存競爭不是機械鬥獸,沒有哪個生物來到世上就是為了稱王稱霸的。虎的存在不是為了要戰勝熊,棕熊的存在也同樣不是為了戰勝虎。生物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生存下去。
故而,在鬥獸愛好者腦海裡的那個生死擂臺並不存在,棕熊和老虎這兩個物種誰也不會派出一名優秀的代表在擂臺上決一死戰,從而決出哪個物種最強。這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在自然界是永遠不會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