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許許多多平常難得一見的奇珍異獸,在這裡都能夠看到。近日,工作人員在甘肅張掖市山丹馬場保護區域內,拍到的荒漠貓的身影。
祁連山有荒漠貓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確定的事情,以前架設在野外的紅外相機也多次監測到。但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山丹馬場保護區域內,這還是首次拍到它們的真實野外活動影像,這隻荒漠貓的出現,令山丹馬場二場工作人員興奮不已。
畫面中這隻荒漠貓先是蹲伏在草場不遠處,眯著眼睛盯著人們,神情略微警惕。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人類並沒有對它造成威脅,之後便起身朝更遠的地方走去了。這隻荒漠貓體態壯碩,步伐矯健,毛髮呈沙黃色,尾巴處的黑環很顯眼。
從其體態上來看,這是一隻成年的荒漠貓,它們喜歡棲息在高山森林、荒漠及草原邊緣地區,行蹤神秘莫測,被譽為是我國最為神秘的一種貓科動物,關於它們的資料曾經非常少,直到2007年,人們才在四川的一處高山上,拍下了它們的首張照片。
耳尖長簇毛,身形似家貓
荒漠貓是貓科、貓屬7種動物之一,同時也是貓屬裡體型第二大的動物,僅次於叢林貓。它成年之後能長到6-9公斤,體長65-90釐米,少數較大的個體能長到10公斤以上,看起來就像是一隻“胖橘”一樣。
荒漠貓的外形跟家貓非常相似,身上的毛髮主要為沙黃色或者棕灰色,背部有一條深色的中線。不過與家貓相比,荒漠貓除了尾巴上環狀黑斑之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耳朵尖上長有簇毛。這點倒是跟猞猁相似,所以荒漠貓也叫“草猞猁”,但簇毛沒有猞猁的長。
在整個貓科動物裡面,荒漠貓是最像家貓的,而且科學研究發現,它們跟野貓、家貓的親緣關係很近,且它們之間沒有生殖隔離,物種界限相當模糊。但家貓並非是由它們馴化而來,主流的觀點認為家貓是由非洲野貓馴化雜交而形成的。
儘管荒漠貓身形跟家貓相似,但通常來說,荒漠貓的體型會比一般的家貓略大些,而且它們身上的毛髮也更旺盛。除了長長的外層被毛之外,裡面還長有柔軟的絨毛,保暖效能極佳。
喜愛荒涼地,行蹤很神秘
通常來說,很多動物都喜歡氣候溫潤、物產富饒的地區,也正是如此,四季如春的雲南,其生物多樣性才會居於全國第一。但荒漠貓卻是個例外,它是一種高海拔生物,唯獨喜歡荒涼的地區,因此才得名荒漠貓。
它們喜歡棲息於海拔2500-5000米的地區,常常出沒於半荒涼的地帶上,幾乎很少到低海拔的地區裡活動。所以荒漠貓在我國的分佈,基本上都是在西北地區。不過大家也不要被它們的名字誤導,真正的荒漠地帶,是很少生物生存的,自然也不會有荒漠貓。
荒漠貓是一種很神秘的動物,它們神出鬼沒,行蹤頗為神秘,對人類的警惕性很高。一方面是它們晝伏夜出的習性,白天一般躲在洞穴裡面休息,到了晚上的時候才出來狩獵,這使得它們更難被人們目擊到。
另一方面是它們所處的環境,是人跡罕見的半荒涼地帶,所以遇見人類的機率就小很多。祁連山算是荒漠貓分佈的最北端,再往北的地區,就是亞洲野貓的地盤了。
狩獵智商高,捕食有妙招
因為所處環境本身就比較荒涼的緣故,獵物資源相對匱乏,所以自然也就容不得它們挑食。荒漠貓的食譜非常廣泛,幾乎是能夠捕食得到的小動物,都是它們的獵食物件。
比如鳥類、齧齒類、爬行類、昆蟲等等,尤其是小型齧齒類動物,佔據了荒漠貓飲食構成的大部分,佔比達到了90%以上。而在一些鼠類相對密度較高的區域,這個比例甚至可以達到98%,堪稱鼠類的專性捕食者。不過轉念一想,也確實該如此,畢竟“貓抓老鼠”是天性。
能夠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身上必然有些過人的本領。荒漠貓是高超的獵手,而且它們的狩獵智商賊高,能夠利用妙計不費吹灰之力捕獲獵物。
初春季節,高原上的鼢鼠還躲在洞穴裡面沒有出來,但荒漠貓憑藉敏銳的嗅覺早已定位了它們。不過貓科動物的爪子並不適合挖掘,是無法直接從土裡將高原鼢鼠挖掘出來的。於是聰明的荒漠貓會用爪子將高原鼢鼠的洞口破壞掉一部分,然後就靜靜地蹲伏在一旁。
過了一會兒之後,高原鼢鼠會出來修補洞口,荒漠貓就抓住這個機會,在鼢鼠剛露頭的時候,就一把將其擒住,然後美美地吃上一頓。
除了用計謀誘捕獵物之外,荒漠貓也會像其他多數貓科動物一樣,採用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遇到小型動物就一口咬下去,遇到稍大型的動物就採取鎖喉的方式,而在捕食鳥類時,則會像猞猁一樣跳起來凌空抓捕,捕食手段可謂是多種多樣,效率也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