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天氣回暖。位於邢臺市區東南部的百泉湖碧波盪漾,遊人在跨湖而建的百泉大橋上漫步,一群群水鳥在湖中游弋覓食。突然,一隻骨頂雞銜著一條小魚從水中鑽出,頓時引來“夥伴”們的追逐。
百泉自2021年夏季穩定復湧後,源源不斷的活水蓄滿了百泉湖,滋養著魚蝦繁衍。失蹤已久的水鳥陸續現身,冬日幾乎不凍的百泉湖成為越冬水鳥棲息的港灣。“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再見水鳥歸來。這一天,我盼了40年啊!”75歲的魏安芹說。
魏安芹打小生活在湖邊的百泉社群(原百泉村),兒時的村莊周圍分佈著數以百計的泉眼,有的泉水平地能噴出1米高。“那時候我們村種了上千畝的水稻、蘆葦和蓮藕,水中盛產魚蝦蟹類。”魏安芹回憶,當年的百泉村堪稱水鳥的天堂,最常見的有“紅頂子”“老掏”、骨頂雞和各種野鴨子。
歷史上,百泉泉域以水量充裕聞名,一年四季噴湧的泉水滋潤著百泉村和下游幾個縣的村莊,20世紀70年代灌溉農田高達十幾萬畝,僅1977年春季就向下遊輸水5577萬立方米。然而,隨著地下水開採日益加劇,百泉水於1982年開始停噴,百泉湖一天天萎縮直至乾涸見底。魚蝦沒了,水鳥消失了。
邢臺近年來加快推進生態修復和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2014年以來累計壓采地下水8.9億立方米。地下水位的持續穩定回升,終於讓百泉和附近的狗頭泉、黑龍潭、珍珠泉等泉眼競相復湧,形成的大片水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水鳥。“原來水鳥很少在市區範圍內落腳,一入冬更是看不到蹤影。”常來百泉湖觀鳥拍鳥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邢臺護飛隊發起人柴江輝說,這兩年,長流水的百泉湖、狗頭泉和七里河成了最佳觀鳥地,有些候鳥冬天都不再遷徙,去年12月以來他們在這片區域記錄了十幾種水鳥。
去年起,邢臺市著力打造“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城市品牌,出臺了《邢臺市現代水網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進一步鞏固提升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成效,並以百泉和狗頭泉為核心,啟動了高標準的城市生態公園建設。
“這是野鴨子,白天很常見。”“那是黑水雞,一般到傍晚才能看到。”沿著百泉湖畔,魏安芹帶領記者一路走一路介紹。走到湖東北角一片蘆葦蕩附近,看見4只大鳥撲稜稜飛起又落下,經仔細辨認是蒼鷺。“連原來沒見過的水鳥也來做客了。”他說,現在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越來越強,相信這裡會成為人與鳥類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來源:邢臺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