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方的嚴寒不同,海豐的冬天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在萬物蕭疏的冬季,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卻成為候鳥們溫暖的避風港。微風拂過,水面泛起漣漪,東方白鸛、黑鸛等水鳥在溼地與灘塗間駐足覓食、棲息,繪就出海豐獨特的冬韻畫卷。
“鳥中國寶”亮相,209只刷新歷史
2月18日,海豐鳥類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公平分割槽調查監測過程中,發現了一群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黑鸛正在公平水庫淺水草灘覓食。經過清點,此次“亮相”的共有209只東方白鸛和8只黑鸛,均重新整理了保護區對此類物種的最高紀錄。在此次監測中,還發現上千只普通鸕鷀。
東方白鸛。
黑鸛。
東方白鸛和黑鸛均是世界瀕危珍禽,都屬鸛形目鸛科鸛屬鳥類,東方白鸛體態優美,身體上的羽毛主要為純白色,翅膀寬而長,腿腳為鮮紅色,棲息於湖泊、水庫、池塘等邊緣的淺水區,有時也飛到樹上停棲;黑鸛的頭、頸和脊部均為黑褐色,不善鳴叫,生性機警,會在空中盤旋尋找安全落腳點,喜在沼澤和溼地上覓食魚、蛙、甲殼類和昆蟲等食物。
普通鸕鷀。
黑鸛是生態指示性重要物種之一,對棲息地環境要求極高,一般遠離人類活動區域,是少見的“山河隱者”。同樣,東方白鸛對生存環境極為敏感,全球不足萬隻,是溼地的旗艦物種。“鳥中大熊貓”黑鸛,“鳥中君子”東方白鸛,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寶”鳥類同框,更屬罕見,這也從中映射出海豐生態保護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
溼地保護成效顯著,鳥類物種從72種增至257種
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國際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是候鳥大規模遷徙的季節。
近年來,海豐縣對溼地的保護工作高度重視,不斷加強對鳥類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效。根據鳥類監測顯示,海豐鳥類保護區種群數量逐年呈穩定上升趨勢,鳥類物種從初建保護區時的72種,到目前的257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11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51種。
生態的日益向好,為眾多珍稀鳥類打造了棲息的“天堂”。此次“亮相”的209只東方白鸛是保護區自2009年首次記錄到東方白鸛以來的最高紀錄,在2023年保護區管理處就曾記錄到東方白鸛170只,日前209只東方白鸛和8只黑鸛齊現,更是一大美景!
東方白鸛。
進入候鳥遷徙高峰期以來,海豐便成了眾多候鳥過冬的“風水寶地”。為確保保護區候鳥的遷徙及越冬安全,海豐縣不斷加強冬季候鳥保護工作,透過落實網格化管理,完善網格化巡護制度,組織人員加強巡護和監測等方式,記錄候鳥生活習性,瞭解候鳥遷徙路線,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南方+記者 郭楊陽
通訊員 曾國明 呂嘉宇 曾向武 謝首冕
【作者】 郭楊陽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