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除夕傍晚,蘇州一鳥友在吳中橫涇太湖附近尋找烏鴉群,卻在途中發現了一隻鶴的身影。仔細觀察發現,這隻鶴以灰色為主,頭頸呈白色,臉部有醒目的紅色。它不停在農田中覓食,時而抬頭警覺,時而飛起又返回,卻絲毫不受周圍煙花爆竹聲音的干擾。蘇州市林學會工作人員周敏軍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後經確認,這隻鶴為白枕鶴,系蘇州市首次記錄。“除了鹽城,在省內其他地區都很罕見。”
白枕鶴(學名Grus vipio),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體長120-150釐米。眼周為紅色裸皮,耳羽菸灰色,頭頸部灰白相間;初級飛羽黑色;下頸側部、下喉及下體呈暗石灰色;尾羽暗灰色,末端具黑色寬橫斑;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轉暗石板灰色。三國吳陸璣《毛詩陸疏廣要》說:“蒼色者,人謂之赤頰。”取食時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撥開表層土壤,然後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種子和根莖,邊走邊啄食。主要繁殖在黑龍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廣大地區,冬天部分遷徙到江蘇、安徽、江西等省的溼地越冬。
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2月9日被發現後,這隻白枕鶴在蘇州度過了大年初一,年初二便啟程繼續北上。這也是繼2014年的蓑羽鶴,2019年的灰鶴和白頭鶴,2020年的沙丘鶴,2021年的白鶴之後,蘇州記錄的第6種鶴。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高達
圖源:鳥友Dr.Lo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