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對澳大利亞兩種海豚的深入研究,並瞭解它們的行為,從而探究它們是如何進化到在澳大利亞西北部共存並形成混種群體的。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在《動物行為》(Animal Behaviour)期刊上發表了同類研究中的第一篇論文,揭示了促進澳大利亞白海豚(Sousa sahulensis)和印太瓶鼻海豚(Tursiops aduncus)這兩種海豚共存的複雜機制。
這項研究由弗林德斯大學鯨類生態學、行為和進化實驗室(CEBEL)的喬納森·西姆(Jonathan Syme)博士和圭多·帕拉(Guido J Parra)副教授領導,他們利用在西澳大利亞西北角周圍收集的六年時間的詳細資料,利用行為焦點跟蹤資料來研究海豚的共存機制及其混種群體的功能。
弗林德斯科學與工程學院(Flinders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博士喬納森·西姆說,研究的主要發現揭示了白海豚和瓶鼻海豚之間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表明了研究區域內資源利用和行為的差異。
據觀察,白海豚花在旅行上的時間更多,向旅行過渡的機率更高,旅行的時間更長。相反,瓶鼻海豚花在覓食上的時間更多,覓食時間也更長。
"這些行為模式表明,白海豚和瓶鼻海豚對研究區域的利用方式不同,可能會最大限度地減少直接競爭,促進共存。具體來說,兩種海豚覓食行為的時間差異可能有助於它們在同一棲息地共享資源"。
這項研究包括對白海豚和瓶鼻海豚的單一物種群體和混合物種群體的觀察。主要目的是研究促進行為共存的潛在機制,並辨別混種海豚群的功能。
這項研究還調查了混群海豚的行為,揭示了這些互動的社會生態。
在混種群體中,白海豚和瓶鼻海豚的行為模式都發生了改變,表現出更高的社交過渡機率和更多的社交時間。
該研究成果的共同作者、CEBEL主任吉多·帕拉(Guido Parra)副教授說,該研究成果強調了混種群體形成所帶來的潛在社會效益。
混種群體可能具有某種社會功能,如實施社會性行為、為幼崽提供理想的發育環境,以及異親照料(即非親生父母的個體幫助照料後代)。
帕拉副教授補充說:"這項研究的發現不僅有助於我們瞭解海洋哺乳動物群落的共存動態,還有助於我們瞭解它們種間互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