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春天還沒到,青藏高原珍稀的國寶“長角羊”們,已經進入了躁動的交配期。
就在你看著這段文字的時候,雄性長角羊正在高原上用長角進行角力大賽,爭奪配偶權,在高原日光下追逐著雌性,形成了生命的奇景。
長角羊,也就是藏羚羊的俗稱。如今的藏羚羊從最黑暗時期的不足七萬只,到08年確立為瀕危物種,再到16年確立為近危物種,時至今日已超30萬隻。
那現如今,藏羚羊還需要被保護嗎?
藏羚羊的遷徙之謎
其實我們的藏羚羊保護成果,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奇蹟。
因為藏羚羊的繁殖能力屬實一般,同屬於牛科-羚羊亞科的動物們,大多性成熟在0.8-2歲之間。
像是鵝喉羚的性成熟年齡為1.5歲,跳羚的性成熟年齡為1.2歲,侏羚的性成熟年齡為1.1歲。妊娠期多為5-6個月。
而藏羚羊的性成熟期則為2-2.5歲,妊娠期也要七個月左右,一般在夏季的6月到8月之間產仔。
它們的產仔地通常位於青藏高原北部,如可可西里的卓乃湖、祁連山等地。
藏羚羊每年會進行兩次大規模的遷徙,一次是在夏季,另一次是在冬季。
冬季的遷徙是為了尋找食物和水源,藏羚羊會根據氣候和草場的變化,選擇適合的地方過冬。
夏季的遷徙是為了產仔,雌性藏羚羊會向北遷徙到產羔地,產下幼仔後再返回越冬地與雄性藏羚羊合群。藏羚羊的每年遷徙距離可達300公里,是全球最壯觀的三種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
但有趣的是,根據不同的地理區域和種群,藏羚羊的遷徙模式也有所不同。有的藏羚羊不遷徙,有的藏羚羊只在區域性範圍內遷徙,有的藏羚羊則進行長距離的遷徙。
這裡最著名的就是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遷徙,它們從冬季的交配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的卓乃湖地區,向北遷徙到夏季的產羔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的烏蘭烏拉湖地區。
藏羚羊的產仔遷徙方向與其他動物不同,通常來說雌性產仔會選擇食物較為豐富,且天敵較少的方向遷徙。
藏羚羊則會在較為溫暖的季節北遷,但此時的卓乃湖正可謂是“寸草不生”,天敵也較多,僅僅是幹黃的大地與藏羚羊毛色相近,偽裝性較好。
目前關於藏羚羊遷徙的秘密仍處於猜想階段。但從事多年藏羚羊遷徙的蘇建平研究員的看法較為主流,認為這是動物界中極為特殊的“集體性記憶”現象。
藏羚羊的身世確可謂十分古老,祖先可追溯到2500萬年前的庫羊,它們就是生活在柴達木盆地區域。
此時的喜馬拉雅山脈還尚未開始運動,造就了藏北地區暖溼期森林、灌木,那時候的卓乃湖地區正是草長鶯飛的絕佳“產房”。
但10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則迎來了十分劇烈的地殼運動,整個藏北地區的森林迅速消亡,一萬年前的板塊運動更是徹底改變了藏區的地理環境,也極大的加速了該地區動物們的演化程序。
最後三種原生物種——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存活了下來。與此同時,藏羚羊也更加適應此地的氣候,口腔、鼻腔均發生特性進化,藏羚羊幼崽更是能在寒冷的高原氣候存活,使得藏羚羊成為了青藏高原地區的優勢物種。
但這種產仔遷徙習慣卻被保留了下來,它們沿著古老固定的路線,穿越現代的青藏鐵路、公路的動物通道,完成一次長達300公里的旅程。成為了青藏高原上十分亮麗的風景線。
從整個地區的生態關係上來看,這不僅僅是藏羚羊的生命之旅,也對高原生態系統的維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們把植物的種子帶向遠方,也滿足了金雕、狼、猞猁、雪豹、西藏棕熊等藏區食肉動物的食物需求,可以說藏羚羊就是西藏地區生態鏈中至關重要的第一環。
成為人類虛榮的犧牲品
地位如此重要的藏羚羊,卻因為人類對美的追求而慘遭滅頂之災。
由於藏羚羊產絨量極低,沒人會因為保暖使用藏羚羊絨製衣,藏羚羊絨只被單純作為披肩而凸顯擁有者的高貴。
其實在七十年代之前,由於極為苛刻的氣候條件,牧民很少進入到藏羚羊的生活地區。
那時的人們不願意冒著極大的風險去捕捉藏羚羊,而且藏羚羊的絨毛雖然珍貴,但那時候的物資較為匱乏,“量大管飽”才是第一要義,沒人稀罕過於精貴的“藏羚羊絨”,而且中國歷史上就從沒有過使用藏羚羊絨的習俗。
一些老測繪隊員們回憶當時的場景,無不是隨處可見的野生動物,上千只藏羚羊呼嘯而過,甚至開槍都不會怕人。
不幸的是,從八十年代開始,隨著淘金熱在藏區蔓延開來,數萬非法淘金者湧入到藏區,此時的藏羚羊才開始真正的噩夢。
非法淘金不僅將該地區挖的滿目瘡痍,造成了該地有史以來最大的環境破壞,更是“充分發掘”了藏羚羊的羊絨價值,致使國際上的藏羚羊絨價格持續走高。
不少非法淘金者索性直接改行幹起了偷獵,可可西里無人區邊上的小鎮甚至在短短几年間就成立了一套集“衣食住行、槍支黑市、藏羚羊皮交易”為一身的貿易集合體。
不少人甚至將偷獵規模化、流程化,還有“集資打羊”的情況發生。
藏羚羊有著叢集的特性,它們在遷徙的過程中彷彿是組建了一個大家庭。
只要偷獵者擊中幾隻雌性藏羚羊,則整個群體都會停下腳步試圖趕走“野獸”,可殊不知這種“野獸”會在彈指一揮間將整個羊群屠戮殆盡。
藏羚羊絨產量極低,想要牟利必須要大量屠殺。那麼在產仔遷徙途中的可可西里雌羊群自然是盜獵者們眼中最為理想的偷獵目標,數千只妊娠的雌性藏羚羊就這樣被殘忍屠殺。
19年前的電影《可可西里》就是在講述這樣的故事,可悲的是這個故事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該片拍攝過程中,導演盧嘉和攝影師曹益民等人曾多次遭遇盜獵分子的襲擊、威脅。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二十世紀之初,種群數量在百萬只以上的藏羚羊,只因為人類對美的追求而急速減少。在九十年代直接驟降至5-7萬隻左右,距離滅絕彷彿只有一步之遙。
但令人欣喜的是,透過各級政府強而有力的保護措施,透過無數保護者們以命相搏。從20世紀80、90年代的不足7萬隻,增加到目前的約30萬隻,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變化,也是一個十分不易的成就。
結語
藏羚羊的保護等級,也隨著它們的數量的增加而有所調整。從原來的瀕危,降為近危,這是一個表明了保護工作的成效的標誌。
但這絕不意味著藏羚羊已經完全擺脫了滅絕的危險,藏羚羊的保護價值,是遠遠超出了它們的數量和保護等級的,而且最近的“降級”也就是從“瀕危”到“近危”也是對其受威脅程度的描述。藏羚羊始終都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當然,也不可能讓前輩們流血犧牲的努力付之東流,仍需加強對藏羚羊種群和棲息地的保護,保持它們的穩定。
參考資料:
藏羚羊---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cas.cn)
藏羚羊:可可西里之"子" | 中國週刊 (chinaweekly.cn)
可可西里藏羚羊數量“漲”至7萬多隻_滾動新聞_中國政府網 (www.gov.cn)
吳曉民團隊破解藏羚羊遷徙之謎----中國科學院 (cas.cn)
牛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藏羚羊瀕危程度“降級” 我國保護等級未降——人民政協網 (rmzxb.com.cn)
藏羚羊---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c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