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選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檢視。
文|永珍硬核
編輯|永珍硬核
«——【·前言·】——»
2016年,人民網釋出了一則影片,影片中一隻螳螂竟然在獵食一條水中的小型毒蛇!
影片中可以看見蛇痛苦地扭曲著身子,面對小小的螳螂毫無招架之力。
作為昆蟲的螳螂竟然能獵食蛇,實在是讓人大開眼界,但大自然無奇不有,螳螂能吃掉小型蛇的情況在野外也並不罕見。
那麼螳螂為什麼能夠捕食蛇類動物呢?
«—【·兇殘的螳螂·】—»
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
螳螂:“給我兩把大刀,我能逮住一條蛇!”
大家都搖了搖頭,臉上明晃晃地寫著三個字“我不信!”這也怪不得人們不信,你看螳螂那瘦得跟麻桿似的身材怎麼看都不像是能吃蛇的樣子。
而且蛇那麼粗長,就算是條幼蛇也能把它盤起來控制住,再順便給它注點毒,那豈不是分分鐘就被滅掉。
這你還真猜錯了,這小螳螂還真能吃蛇,在網上就有螳螂吃蛇的影片,那場面雖小,也著實驚人啊!
如果當年黃雀看到螳螂吃蛇的狠厲的模樣,估計也不敢躲在它的背後,琢磨著要吃它了吧。
«—【·螂蛇大戰,誰更強悍?·】—»
在深山密林中,不只是猛獸之間在不斷地上演弱肉強食的戲碼,那些體型嬌小的動物之間,也同樣存在激烈地爭鬥。
在一個安靜的午後,一隻灰棕色的螞蚱正掛在滿是綠葉的樹枝上覓食,突然一片“長條形綠葉”突然向前撲去,扒住那隻螞蚱。
仔細看才知道,那竟是一隻綠色的螳螂,它的體色竟與葉子的顏色相融合。只見它倒掛在樹枝上,依靠完美的偽裝悄無聲息地抓住了螞蚱。
這隻螳螂用它的小嘴一點點吃掉了螞蚱。吃飽後,它順勢趴伏在樹幹上歇息,等待著下一個獵物的出現。
然而,在螳螂的前方傳來一陣“嘶嘶”的聲音,螳螂瞬間保持警惕。哦,原來是一條小細蛇正在緩緩地向前爬去。
當小蛇快要靠近螳螂時,螳螂上去就是一刀,直接刀中小蛇的頭,像是在說:你敢過來咬我,吃我一刀。
這小蛇也是不帶怕的,再次爬上前去,就在它快要碰到螳螂時,螳螂有些怒了,雙刀齊出,再次刀中小蛇的頭,像是在說:還敢過來,我再刀你。
此時小蛇被螳螂嚇得差點掉下去,也許受了驚嚇,只好趴在樹幹的側面,等待時機再次偷襲。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小蛇再次起身試圖咬住螳螂,倆“人”你爭我鬥,你前我後,這下小蛇徹底惹怒了螳螂。
螳螂怒氣衝衝,再次施展它的雙刀上前打去,像是在說,:都說讓你別過來了,還過來!我刀!我刀!我刀刀刀!
這條小蛇一下子用它的雙刀掐住了這條小蛇,小蛇也不甘示弱,一個翻滾,倆“人”都翻了下去。
好在螳螂的那兩把刀及時插在樹幹上,這才沒掉下去。
螳螂重新將小蛇拖回樹幹,一手刀住它的頭,一手刀住它的身體,直接上嘴啃咬。
而小蛇這時才後知後覺到,自己惹到了一個厲害“人物”。它痛苦地掙扎,劇烈地扭動軀身,像是在說:好疼啊,你放過我吧。
螳螂才不聽這些,死死地扒住小蛇的軀身,一個勁兒地埋頭啃食,最後小蛇閉上了眼睛,淪為螳螂的食物。
小蛇到死可能也沒想到,區區一個小昆蟲能有如此厲害的雙刀,真的是太輕敵了。
«—【·昆蟲界的“大刀哥”·】—»
在很多地區,大部分人其實不習慣叫它螳螂,而是叫它“刀螂”,因為它的前肢像刀子一樣,可以傷人。
它是一種肉食性昆蟲,在昆蟲中算是體型較大的物種。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螳螂多數都是綠色、棕褐色,在密林中也有粉紅色、白色等花斑個體。
它們身形流暢,外形十分俊氣,有的呈扁平狀,有的呈棒狀,像一位清秀的公子。
它的身體結構比較簡單,主要有頭、胸、腹三個部分。
它的頭為倒三角形狀,上面有一對凸出碩大的複眼,複眼中間還有一對絲狀的長觸鬚。
它的胸分為前、中、後三節,每節下都有一對足。大多數的螳螂,它的前胸身較長,它的後胸身可以散開像雀羽般的翅膀。
其中覆翅上的圖案、毛刺很清晰,後翅呈膜化的葉脈狀,休息時時常摺疊在背上,不過它的飛行能力並不強。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它猶如“雙刀”般的前肢,在刀刃上還有一排鋒利的鋸齒,在刀鉤處還有吸盤,這樣方便它爬上爬下。
另外它的肚子由七節組成,末節還有一對尖尖的箭狀卵嵌器,用於繁衍螳螂寶寶。
它的中足、後足細長如絲,有些像蚊蟲腿,但又比蚊蟲腿粗硬,在腿脛處均有排排尖銳的小刺,便於爬行和逃跑。
螳螂主要分佈在熱帶、溫帶等氣候適宜的地區,喜歡棲息在花叢、樹枝等綠植上,利用身體的保護色來隱藏自己。
它們平時喜歡吃蚊蠅、飛蛾、昆蟲幼蟲、蛹、知了等昆蟲。
«—【·為何螳螂能吃蛇·】—»
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覺得一條蛇打不過一隻小昆蟲實在有些不應該。
其實不然,螳螂能吃蛇可是有其自身的實力所在,這主要來源於它獨特的身體結構功能。
它擁有先進的3D立體視力,它頭上的複眼中具有半球形的立體結構,上面遍佈成千上萬的小眼睛,可以清楚向大腦輸送眼前獵物的影象。
它可以感知到對方身體上的斑紋、顏色,甚至可以精準地分析出對方的方位和距離,再配上可以自由轉動的頭部,這簡直是蟲形監控。
在它周圍,任何生物都逃不過它的法眼,也可以提前感知到危險,作出撤離安排。
據說它的眼睛還能測算獵物的速度和移動的角度,自帶雷達功效,怪不得這條小蛇抓不住它,敢情它能不動聲色地變換位置。
它複眼之間的觸鬚也不是擺設哦,它可以捕捉到周圍空氣中出現的任何異常的分子資訊,是螳螂感知外界重要的器官。
最厲害的就是它的“雙刀”鉗了。
在堅硬的雙刀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尖刺,可以讓它自由地行走攀爬,在尖刺之下還長有細小的倒鉤,讓它強壯的雙刀,可以輕鬆地抓取獵物。
而且它的攻擊速度也不亞於蛇的攻擊速度,如果它們同時出手估計很難分出勝負。
這把“雙刀”還具有很強的承重力,可以承受比自己還要重的獵物。所以控制一條小蛇對於具有刀刺合一功力的螳螂來說根本不在話下。
在爭鬥時,螳螂可以靈活運用它的“雙刀”,像鉤住、按壓、掛刺、從上而下劈開等動作可以迎刃有餘地施展。
它的腰身柔軟靈活,可以像古典舞蹈生一樣,頭背下腰、上下旋轉等,也有些像雜耍,在其倒刺的協助下,它很難“失足”掉落,要的就是一個穩。
像小蛇就不一樣了,它一旦翻面就壞菜了,雖然它也可以依靠身體纏繞在樹上活動,但和螳螂相比,其活動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
還有就是它厲害的“櫻桃小嘴”
一個動物既然能輕鬆捕捉獵物,那勢必會有一副鋒利的口器輔助啃食,不然獵物很容易趁機帶傷逃跑,那螳螂也只能餓肚子了。
螳螂是咀嚼式的口器,它的牙齒十分鋒利,擁有很棒的咬合力,可以輕而易舉地咬破甲殼蟲等動物的背殼。
再配上它發達強悍的上顎和唾液腺,可以輕鬆地咀嚼和吞嚥硬質的獵物,就連人的手指都可咬破。
與其相似的還有蝗蟲的口器,成片的蝗蟲可以毀壞一片莊稼,讓村民顆粒無收。
可以想象螳螂的口器有多厲害了,所以平時還是離我們的“大刀哥”遠一點比較好。
«—【·結語·】—»
看來在自然中,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任何在你看來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動物,它們之間都有可能彼此相遇、對戰。
螳螂和蛇就是如此。所以不管做什麼事,輕敵就是最大的問題,還是知己知彼得好。
參考:
人民網《巨型螳螂獵防毒蛇 啃掉一塊肉》20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