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出手時就出手!臺海局勢已經大變,大陸漁船連闖三關,開進臺灣所謂的“領海”,臺當局的表現如何?大陸漁船舉動的背後又透露了什麼意思?
前言:金門漁船事件發生後,臺灣不僅罔顧事實真相,還試圖將鍋甩給大陸。大陸代表與臺灣代表進行了15輪談判,可以說是給足了誠意。臺當局卻對此視若無睹,內部也圍繞此次事件爆發了不小的分歧。
既然臺當局無視大陸的誠意,中國海警、解放軍接連行動,抹平“廈金線”只是開始,大陸漁民的舉動更直接,可謂是將“槍抵在了臺當局的咽喉上”。
1.迫近臺島6海里,大陸漁民打響“第一槍”?
近段時間,兩岸關係持續緊張,臺防務部門負責人自曝被壓力影響的一直睡不著覺,臺當局更是提高了一線臺軍的戰備狀態,局勢似乎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然而,接下來臺媒曝光的訊息卻直接讓島內炸了鍋。
就在臺軍揚言進入臺島24海里就要反擊的時候,大陸漁民出手了,直接將船開進了12海里,甚至是6海里處。在種種證據面前,臺“海巡署”也不得不出面,證明確有其事。
這意味著,三艘漁船,直接突破了臺當局海上力量和臺“海巡署”的封鎖,越過了“海峽中線”、“鄰接線”、“領海線”,連闖三關,在臺灣“內水”捕魚。
更可笑的是,臺灣相關部門不僅沒有發現,“海巡署”收到訊息後也沒敢出海攔截,理由是天氣狀況不佳。臺“海巡署”官員表示,當天雷達全程監控大陸漁船的行動,還派出了巡防艇應對,但由於當時海浪有7到8級,最高陣風10級,巡防艇只有100噸,承受不住,因此沒有采取行動。
然而,臺“海巡署”這一番似是而非的解釋,卻引起了島內的強烈不滿。有臺灣專家表示,不是有4000噸的“雲林號”下水嗎?這難道還不能應對大陸的漁船?3艘大陸漁船直接飄到6海里處,結果“海巡署”不動,臺軍也沒動,難不成是被金門海域發生的事情嚇破了膽?
2.臺專家點出關鍵:抹平“廈金線”只是開始
此前,金門漁船事件發生後,大陸海警在廈金海域進行常態化巡航行動,對金門船隻登船臨檢。而臺當局為了表現強硬,讓臺“海巡署”自行決定是否開炮,擺出了一種“敢越線就敢打”的架勢,以為能憑藉這種方式嚇退大陸海警。
但事實是,臺當局想多了,大陸並沒有停止在廈金海域的行動,解放軍艦艇也直接現身金門附近,如今,大陸漁船更是直接到了臺島6海里處,臺軍也沒敢打響所謂的“第一槍”,而是裝作沒看見,甚至還在避不可避之後,說出了一個拙劣的藉口,想把這件事遮蓋過去。
島內一些人痛斥“海巡署”的欲蓋彌彰的同時,也看出了大陸舉動的背後含義。臺專家郭正亮直言,臺灣的麻煩大了,大陸可能不只是要“沒收”廈金海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艘大陸漁船“行動”之際,解放軍8架軍機、6艘軍艦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臺退役少將慄正傑分析稱,大陸漁船的後面有軍艦,頭上還有軍機,軍艦是在掩護漁船的行動,而且大陸漁船上還有五星紅旗,擺明了是要插旗,直接宣示主權。
臺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即便大陸漁船的此次行動真的是為了插旗也無可厚非。臺“海巡署”和臺軍方不敢行動,恐怕也是仔細掂量過了,真要開了第一槍,最後的局面可不一定是臺當局想看到的了。
3.大陸不費一槍一彈改變臺海局勢,美國幹啥都白搭
臺海局勢不斷升溫,美媒卻給出了另一種看法,認為這將成為解放軍改變臺海現狀,最終實現國家統一的重要機會。
在美國方面看來,中國透過4件事,不費一槍一彈,就強化了對臺島周邊局勢的控制,為日後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第一步,中國先強化在南海海域的部署,透過填海造陸、修建碼頭、機場等方式,構建以多處島礁為節點的完備應對體系,完成對該海域的控制,藉機拿住臺灣經濟的命脈。
第二步,解放軍在南海、臺海等地海空域展開軍事行動,阻止美國及其盟友的“自由航行”,為日後阻止域外勢力介入臺海衝突做準備。
第三步,佩洛西竄訪臺灣後,解放軍加強了在臺島周圍的常態化軍事行動力度,突破所謂的“海峽中線”,壓縮了臺軍的戰略防禦縱深。如今,國際社會已經對解放軍在臺海周圍的行動習以為常了。
第四步,漁船事件發生後,大陸海警在廈金海域進行常態化執法巡航,解放軍也在金門附近出現,使大陸進一步掌握臺海局勢。
值得一提的是,美媒的這篇文章本身帶有“妖魔化”中國的目的,但這四個步驟確實對臺海局勢產生了深遠影響。但要強調的一點是,大陸的舉動,只是迫於當時的情境做出的適合的舉動,並不是主動挑起衝突的一方。無論是興建島礁、還是在臺海周圍的活動,都是為了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合理合法且順理成章。
美媒之所以大肆炒作解放軍的行動,無非是對臺海局勢的變化感到措手不及,擔心自己能插手的地方越來越小。實際上,我們的態度一直很明確,祖國統一勢不可擋,任何人、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