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成群的大白鷺、白鷺佇立在岸邊。
車高華 攝
成群紅嘴鷗掠過波光粼粼的濱海灣海面。
優雅的黃嘴白鷺佇立在水中。老鯉魚 攝
白鷺在紅樹林裡棲息、悠閒戲水。
黃昏與海面交相輝映,大白鷺、夜鷺休閒踱步覓食,蒼鷺展翅飛翔。
蒼鷺、紅嘴鷗與濱鷸“組團”前來交椅灣休憩、覓食。
黑臉琵鷺在海面上低頭專心“掃食”。
磨碟河入海口海面上,碧波盪漾、鷺鳥齊飛,成群的鳥兒或在灘塗悠閒踱步、低頭掃食,或迎空翱翔,成為一道道旖旎的風景線。
連日來,一批批國家級保護動物接連現身濱海灣新區,還有數以百計的鶴類、雁鴨類、鴴鷸類等野生鳥類集聚於此,描繪出一張濱海灣綠美生態美麗新畫卷。
國家級保護動物頻頻現身
黃色嘴喙、全身白羽,鳥兒優雅而靈動的身影與一灣河水交融,這一幕被定格在攝影愛好者“老鯉魚”的鏡頭下。這隻精靈般的鳥兒,正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黃嘴白鷺。無獨有偶,4月中旬,觀鳥愛好者孫永林在交椅灣灘塗發現了旗標為XK的彎嘴濱鷸,經查閱發現該鳥在2023年4月到7月間在香港被環志……在眾多攝影愛好者“長槍短炮”的鏡頭裡,出現在濱海灣的珍稀鳥類越來越多。
曾被科學家記錄到單次飛行最長紀錄的斑尾塍鷸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濱鷸,也在4月份大量抵達濱海灣。它們三五成群、振翅高飛、自由遊弋,不時與市民、遊客遠距離“互動”。而在此前,“鳥中大熊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鳥中國寶”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也曾多次“組團”到訪濱海灣,去年還迎來了11只黑臉琵鷺的罕見同框,濱海灣儼然成了“鳥兒天堂”。
據不完全統計,濱海灣新區交椅灣所記錄的鳥類已超百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臉琵鷺、東方白鸛、白肩雕、黃嘴白鷺、小青腳鷸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大濱鷸、大杓鷸、半蹼鷸、闊嘴鷸、翻石鷸等15種。
“‘國一’黑臉琵鷺幾乎每年都來這裡棲息,鳥兒來了就不想走了。”東莞觀鳥協會會員車高華認為,濱海灣新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重視沿海生態環境保護、水環境治理、溼地修復等,良好的自然生態和豐富的生物資源吸引了更多候鳥前來安家,濱海灣正在成為候鳥遷徙路上一個重要的越冬地與中轉站。
濱海灣生態建設持續向好
越來越多的遷徙鳥類選擇在此停留,是濱海灣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註腳。
從海水侵蝕嚴重的灘塗到築起萬畝綠色屏障,再到成為全省海岸帶綜合整治示範、擔當起省“美麗海灣”建設重任……近年來,濱海灣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在生態環境建設上持續加碼,讓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河海共治,灘塗蝶變。濱海灣全力推進茅洲河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磨碟河片區綜合整治和東寶公園修建,濱海岸線的利用和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實現整治修復岸線450米,包括海堤生態化350米,建設濱海溼地面積6000平方米。昔日鹽鹼地變身為藍綠交融的生態綠洲,“藍天大海、清水綠岸”成為濱海灣的亮麗招牌。
擴綠、護綠並舉,厚植生態發展底色。交椅灣板塊累計種植樹木超4.8萬棵,綠化面積超110萬平方米,交椅灣全域藍綠比超60%,市民們得以在滿園綠意中舒展身心。
同時,濱海灣還積極融入全國美麗海灣和萬里碧道建設,規劃建設40餘公里東莞黃金海岸,已先行落地4.3公里示範段,濱海灣文體公園、沙湧生態長廊等專案“串珠成鏈”,讓城市與水、人與自然相依相偎,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最好的民生福祉。
撰文:劉婉馨 郭文君
攝影:濱海灣宣供圖(除署名外)
策劃: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