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璇 實習生 史繼超 濟南報道
編者按:山東,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和環太平洋西岸兩條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一環,全省共有鳥類471種,約佔全國鳥類種數的三分之一;遷徙鳥類396種,約佔全國遷徙鳥類的49%。
溼地與山林,城市和鄉野,無論我們走到何處,都能看見鳥兒的身影。它們既是我們眼中的風景,也是值得尊重的生命。
4月23日至4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山東愛鳥周。在第43個愛鳥周,記者採訪了三位對鳥兒“情有獨鍾”的人,讓我們聆聽他們的故事,愛護身邊那些自由飛翔的美麗精靈。
在濟南市萊蕪區,藏著一家其貌不揚的“猛禽醫院”。幾乎每週,都會有猛禽在這裡振翅而起,重返藍天。“我所期待的美好未來,當有草長鶯飛,也當有猛禽翱翔。”投入猛禽救護工作12年,這是濟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簡稱“救助中心”)負責人胡海磊的志願。
胡海磊對鳥類的痴迷還要追溯到少年時代。那時,胡海磊家住泰山腳下,放學以後,他時常進岱廟遊玩。千年神府,古樹成蔭,鳥雀群集,自然界的美妙深深吸引著胡海磊。上初中時,他開始對信鴿著迷。“我曾經在河南信陽放飛一隻鴿子,它經過540多公里的空距飛回了泰安。”胡海磊說,“我對信鴿十分珍愛,但我養的鴿子常被老鷹抓走、抓傷。”心疼之餘,他也覺得疑惑:一大群鴿子為何會被一兩隻鷹襲擊呢?
“朋友和老師告訴我,鷹是鴿子的天敵,我也對自然界的生物鏈有了初步認知。”胡海磊說,“後來機緣巧合,表哥撿了一隻受傷的紅隼帶回家。我已經不再記恨猛禽,知道了它們捕食鴿子是自然界規律。我給紅隼用土黴素包紮,過段時間,它的傷好了,我們就把它放歸藍天。”胡海磊目送紅隼展翅翱翔、飛向山巔,久久不願離開。
胡海磊(中)和來進行研學的孩子們放飛傷愈蒼鷹,這隻蒼鷹曾因獸夾腿部受傷
參加工作以後,胡海磊從泰安來到萊蕪。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他接觸到更多與猛禽有關的知識。“我發現,儘管猛禽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可它們實際上相當脆弱。”胡海磊說,“無論哪類猛禽,都是國家二級及以上保護動物,因為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以及盜獵等行為的猖獗,它們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年少時種下的種子在此時生根發芽,他萌生出成立猛禽保護機構的想法。
胡海磊與朋友多次前往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取經”。2012年起,他用自己工作時攢下的積蓄,在萊蕪籌建猛禽救助機構。“起初,我低估了做這件事的難度,施工時經常今天沒磚了,明天又缺水泥。”胡海磊回憶說,“好在東拼西湊,最後還是把救助中心搭起來了。”他們盡力為猛禽提供更好的環境,連籠舍用的都是市場上最好的材料,僅修建12間籠舍,便花掉了至少15萬元。
胡海磊(右)在為猛禽檢查身體
2015年5月,濟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正式成立,這是山東省首家在省林業部門批准備案、得到全國鳥類環志中心認證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機構。用胡海磊的話來說,濟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是一家“猛禽醫院”,無生存能力的雛鳥,因疾病虛弱喪失行動能力,被人打傷、販賣,以及從犯罪分子手中收繳的鳥,都是他們的救助物件。9年以來,共有950餘隻傷病猛禽、990餘隻其他動物“入院”治療,約有60%的個體最終迴歸自然。
60%,這個數字意味著,每十隻來到救助中心的猛禽裡,有四五隻“無力迴天”。“猛禽生性警覺,能被人捉到的往往都是重病號。”胡海磊解釋說。它們或受困於捕鳥網、捕獸夾,或不幸成為鋼珠槍的“靶子”,後者對於猛禽的傷害格外大,救治成功率極低。
胡海磊向記者回憶,有次手術過程中,他們在一隻縱紋腹小鴞的體內取出了兩枚鋼珠。“這些鋼珠打斷了它的兩隻翅膀,而後就一直嵌在它的肉裡。”胡海磊說。更讓他們驚心的是,縱紋腹小鴞翅膀上的許多骨頭都缺失了,可以想見,在它掉落之後,加害者不僅沒有停止侵害行為,還持續對它進行攻擊。“像這種情況,即使耗費了救治資源,也未必能挽救其生命。”在胡海磊的印象裡,類似的狀況並不鮮見。
縱紋腹小鴞(圖片來自網路)
“其實,猛禽是非常頑強的動物,對於人類起不到什麼消炎作用的藥物,用在猛禽身上,功效可能非常明顯。”胡海磊說。更多時候,假如一切順利,受傷的猛禽在手術以後,只需大約一兩個月就能再次展翅翱翔。然而,也有猛禽雖然保住了命,卻永久地喪失了野外生存的能力。
“曾經有位居民,把一隻雕鴞送到了基地,說是在小區綠化帶裡發現的。”胡海磊說,“這隻雕鴞當時體重只有1.3公斤,左翼尺、橈骨骨折,重度營養不良,有人為飼養的痕跡。也就是說,它很有可能先是被盜獵者的弓弩一類器械打傷,後來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籠養,最終被遺棄。”經過他們的精心照料,這隻雕鴞幸運地存活下來,可不幸的是,它再也無法重歸山林,而是隻能留在救助中心,被飼養起來,成為“受害者”的“標本”。
這隻雕鴞已經在救助中心生活了七年
在胡海磊看來,猛禽自由自在、充滿野性,這些屬於藍天的生命,不應當淪為獵物或玩物,為人類的一己私慾所摧毀。而今,救助中心擁有2名專職救助員、1名兼職救助員、2名兼職執業獸醫師,5個人的小團隊,撐起了猛禽們的“避難所”。儘管資金週轉不易,但胡海磊會把猛禽救助事業堅持下去:“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看見、被尊重、被保護,我們應該永遠保持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