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是春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寓意。
年是家的相聚,家是年的味道。跨越東南西北,縱有千百種年味,不能少了家的這一味!
農曆己亥豬年臘月三十,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佳節——除夕
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各家各戶都在為年夜飯做準備!
那麼我們安徽各地過年都吃什麼呢? 帶你一起盤點那些安徽人過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合肥
合肥作為安徽的省會,年夜飯匯聚了東西南北的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包羅永珍,又自成特色。
“從肥東到肥西,買了一隻老母雞。”
“肥西老母雞湯”是合肥的傳統經典名菜,其湯鮮肉美,營養價值高。
合肥人傳統年夜飯有幾道菜不可少
和氣菜、安樂菜、八寶菜、蛋皮餃子……
其中第一道上的就是和氣菜,“和氣菜”做法簡單,豆腐果切絲,再加肉絲、黃花菜、木耳等一起炒,寓意和和美美,一團和氣。
蕪湖
蕪湖自古享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以風味美食聞名。
蕪湖本地餐飲體現的是沿江菜系的特色,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講究刀工,注重形、色,善用糖調味。
無為板鴨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是安徽無為地區著名特產。以麻鴨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約30種中藥和調料先燻後滷,製作而成。早在清道光年間已聞名,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
上榜《舌尖上的中國2》的蝦籽面,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期就享有盛名。
蝦籽面採取寬湯窄面之法,煮沸的蝦籽面,色白、湯清、味濃。
蚌埠
蚌埠山水相連,四季分明,素有“珍珠城”的美譽。加上蚌埠是連線民國天南海北的津浦線的樞紐,所以大量的小吃與移民匯聚,各種食材,吃法習慣都在蚌埠深根,在當時被沿線地區稱做食城。
蚌埠地區有一個習俗,過年了家家蒸大饃,蒸好了放在盛糧食的笆斗裡,年前蒸饃時各家都會蒸上一個一尺方圓的餅,當地人叫團圓餅。餅一般連續摞三四層,上面用麵粉做一對小龍,預示著子女都能成龍成鳳,配上蓮子、紅棗等點綴有早生貴子、紅紅火火之意蒸好後,要放在自家的糧囤上也有慶豐收的意思。
炸圓子是安徽很多地區過年桌上必備的一道菜,對於很多安徽人來說,炸圓子的味道就是過年的味道一個個金燦燦、圓溜溜的炸圓子,寓祝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生活美滿。
淮南
淮南市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濱,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稱,歷來就以盛產“一黑一白”而著稱。
八公山豆腐晶瑩光澤,潔白細膩稜角分明、不散不碎清爽滑利、鮮嫩味美歷史上曾為貢品。
淮南牛肉湯安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湯濃醇鮮,香辣適口,原料豐富味足味厚,令人回味無窮。
馬鞍山
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所在地。
安徽是豆腐的故鄉,用豆腐製作的茶幹更是花樣繁多,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馬鞍山的採石茶幹了!
採石茶幹色、香、味具全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
霍里羊糕擁有百餘年的歷史,主要分佈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霍里鎮霍里老街,清末民初時期過年吃羊糕已成為當地的風俗,“霍里羊糕”晶瑩剔透、入口即化酥而不碎、鮮而不膩香而不羶、口齒留香是原汁原味的民間美食。
淮北
淮北是安徽省東北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能源城市,淮北還是運河故里、 能源之都、中國酒鄉
雙堆面魚並不是魚,是安徽皖北地區的一種傳統麵食小吃。因為撥到鍋裡的一個個面魚兒十分均勻,樣子都是一頭尖,確有幾分像小魚兒,所以人們以其形似便把這種麵食稱作“面魚”。
水烙饃(luǒ mō)是河南、蘇北、皖北的一種特色傳統麵食,類似煎餅又和煎餅不同,烙饃作為一種源自中原的麵食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